公众号的运营和涨粉之前,请原谅我

2023-12-16
来源:网络整理

我们都明白做生意的道理:产品质量好、新颖、宣传好,才能赚钱。

公众账号的运营也遵循这个原则。 只有高质量的内容输出、丰富的内容创意和比较新颖的内容呈现方式,以及良好的推广,才能获得流量。 毕竟,在这个【互联网+】或者【物联网】时代,流量就相当于真金白银。 只有获得流量,转化为私域,才能谈长期的流量变现。

移动新媒体已成为社交娱乐主流

—————————

不过在说公众号的运营和粉丝增长之前,请原谅我给各位新人泼了一盆冷水:

都说:“一步追不上,每一步都追不上”。

不得不说,公众号的热潮已经逐渐退去。 从公众账户中获得收益并不容易。

从官方角度来看,小程序的出现分散了公众号的运营权重,功能体验和内容输出各有侧重。 微信公众号在功能迭代更新方面基本停滞。 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积累粉丝、输出品牌内容。

而且从2018年开始,新注册的公众号将不再有消息功能,互动性和趣味性受到很大影响。 运营商本身也比较难以掌控粉丝群体的口味偏好,调整自己的平台运营策略。 本来就缺乏推荐机制的公众账号变得更加封闭。

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公众号的运营会非常困难。 没有赛事刺激和渠道推广,初期的粉丝积累也会是一个大问题,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

公众号不利于新作者的进入

—————————

来说说这个平台比较麻烦的问题:

微信公众平台虽然背靠微信APP庞大的用户资源池,但平台本身缺乏一定程度的开放性,相对封闭。 因此,需要一个开放平台来导流,将粉丝流量聚集到微信公众号进行沉淀。 言外之意是,公众号前期很难扩大粉丝,仅靠一个公众号很难实现“转身”的操作。

因此,如果仅考虑公众号的话,发展空间很小,而且操作方法也比较简单,发展速度也比较慢。 如果不依靠线上流量和线下活动,前期扩大粉丝会更加困难。

而如果主题是主题自己做的,那就应该是订阅号。

与服务账号相比,订阅账号的劣势更为明显。 第一种是推送呈现方式:服务账号直接在最近联系人列表中呈现推送通知,而订阅账号则与其他订阅账号挤在一个对话窗口中进行列表展示,变相降低了推送文章的打开率。

其次,在后续的流量变现阶段,订阅账号的方式明显单一。 订阅号的功能端口不如服务号丰富。 微商城的建立在功能实现上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障碍。 而且微信支付功能激活,订阅号的通过率更低,变现难度很大。

艰难的运营决策的十字路口

—————————

前面的内容都是泼冷水。 我没有其他意思。 我只是想告诉题主,公众号的运营永远不会一帆风顺。 几个月来没有太大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我们必须做好长期消耗战的准备。

我对所谓运营的理解就是:运筹帷幄,一步步打理一切。

找到自己的运营方向和基本运营策略,并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和丰富。 如果没有主动资金的注入,那就多花时间去打理。

在讲推广之前,我们需要先讲一下公众号本身的内容输出。 优质的内容不会直接带来流量,但可以提高每次促销的粉丝转化率。 如果内容不够吸引人,你讲再多的推广策略也是没有用的,因为到了别人手里就只是一杯水,喝了之后也尝不到令人印象深刻的味道。

我们先来说说主题。 主题的选择无非以下几点:

A. 公众偏好

如果想要得到尽可能多的人的认可,最重要的是迎合大众群体的需求。 只有人们喜欢看的、想看的、能够触动别人共鸣或者痛点的东西,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因此,让我们考虑一下公众喜欢什么类型的内容,或者他们正在关注什么。

例如,与食物相关的主题。 都说民以食为天,大多数人都无法抗拒美食的诱惑。 他们对品尝美味、探索美味、或者烹饪美味有着极大的兴趣。

或者从服饰、文化娱乐、情感心理、职场百科、怀旧等角度,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或者击中他们的兴趣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B、用户画像

想要有好的内容,你需要学会分析你周围的基础用户水平。 毕竟,你的朋友、同事、同学、家人都是运营新平台的基本粉丝。 他们的口味也决定了第一批粉丝能否裂变。

学会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对其进行操作。

例如,让我们组合两个项目 AB。 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选题呢?

美食+职场人群:快手营养早餐、探索商圈附近好餐厅、办公室下午茶、办公室必备零食、轻食盒饭、低热量晚餐等。

美食+学生人群:网红餐厅、周末约作业首选地点、奶茶等饮品、零食等。

饮食+中老年人:健康三餐、创意新菜、烹饪技巧等。

抓住基础用户的用户画像,确定你的大方向,一步步进行微调。

综合以上,就是:【独立而随波逐流】。

其实就是在迎合大众口味的同时,做出一些有自己特色的东西。 举几个不太恰当的例子:

我们都喝过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最初是碳酸饮料的领导者。 我们没想到有一天它的碳酸饮料会遭受如此大的损失。

百事可乐的配方比可口可乐的含糖量更高,所以味道更适合刚喝可乐的人接受。 在人们热衷于接受可口可乐的情况下,百事可乐凭借这一点独特性,获得了与碳酸饮料巨头平起平坐的机会。

在适应时代的同时,我们也要找到自己独特的优势。

抖音宠物账号KOL:大G。大多数宠物账号输出内容的方式都是展示狗的可爱、乖巧、技能,但大G选择用宠物自己的视角来讲述它所知道的事情。 世界,取得了成功。

大多数人都在开玩笑。 抖音娱乐KOL:冯文浩找到了一个新奇又刁钻、能引起大多数年轻用户兴趣的角度:如果90后变成了爷爷奶奶怎么办? 短时间内,他就成为了拥有数百万粉丝的大V用户。

寻找新的切入点很重要。

内容决策

—————————

然后我们来谈谈选题和写作。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确保你有高度的创作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对写作有抵触情绪,就很难写出高质量的内容。

除了我对写作的热情之外,我想剩下的无非是以下几点:

A. 你努力让自己变得知识渊博吗?

我的朋友甚至我的老板都问过我这个问题:新媒体人喜欢什么? 我的回答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 我的回答是,新媒体人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垂直的,一类是水平的。

前者善于写有深度的长文,扎根某一领域,深入腹地,写出对行业有深度的好文章。 后者看得见的东西很多,看得很广,但可能不是很深入,甚至可能只是雨后地湿了。 但好在范围广,想法多,角度多,花样多。

毕业后我换过工作,接触过很多行业。 这既是我的优点,也是我的缺点。

我也习惯阅读更多的东西,写更多有趣的内容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我有幸读到了太宰治先生的精彩著作《人间失格》,也尝到了纳兰性德的优美文字,畅游了鸟山十岩的《八气夜行》,深深陷入了石川拓朴的《物之滋味》。 “,我尝得太早了。” 深深的爱上了那句话:

孤独的是,因为我的眼睛不熟悉颜色,所以我请人买红色的花。

我也喜欢读《七霸说》,听里面的笑话、逻辑、辩证法,感受逻辑的分裂与重组,以及金句频出给我带来的人生感悟。

伟大的诞生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阴影。

什么是博物馆? 它是我们人类文明的诺亚方舟。

心里有很多苦涩的人,只要一点点甜蜜就可以填满。

如果你失去了方向,那么从四面八方吹来的风都是逆风。

错误就像锁,有时我们无法用宽恕打开它,因为合理的责备和惩罚才是钥匙。

所以,努力让自己多一些知识,对创作是有利的。

太宰治《人间失格》

B、你注重观察生活吗?

我们一直在问,什么样的话语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人类是具有同理心的动物。 当你看到别人悲伤的时候,你也会或多或少地感到悲伤。 当你看到别人开心的时候,你也会不经意间抹掉自己心中的一些阴霾。

我们来看看热门文章是如何利用生活中的套路来引发我们的共情的。

我们都以“早上”为例,以“早上”为中心圈出话题。 你会写什么?

很多人可能会写:

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早餐对一个人的健康的重要性

早上刷牙、洗手时要注意什么?

推荐优质营养快捷早餐

这些问题都可以,但是缺少了一个东西,叫做同理心。 如果加上这个条件,我们选题的角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当代年轻人,冬天起床最佳行为奖

一个每天只给你发早安晚安的人,到底是想做什么?

迷茫中醒来,把穿的衣服反着穿是什么感觉?

光是看角度就会变得更有趣。 是什么原因? 事实是:这些都是你在日常生活中每天经历的事情。 我们可以在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中加入平实的话题,往往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情感共鸣

C. 你愿意积累和发散吗?

艺术圈的工作者基本上都会有自己的小库存:音乐创作者会有自己的音频素材库,平面设计师会有自己收藏的优质图片和免费素材,文案从业​​者自然也会有,类似于黄金。 句子、题库等

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灵感不会一直降临,但总会有一道光芒在不经意间照射到你的头上。 因此,养成随身携带小笔记本和笔的好习惯。 一旦你有了一个好主意、一个好主题、一个好的文本呈现方式,就把它记录下来,并利用你的空闲时间将其整理到你自己的文案素材库中。

当你遇到问题时,打开自己的素材库就可以轻松解决问题。 在寻找灵感的时候,还应该善于衍生和发散性思维。 我们仍然以“早上”为例。 当我们面对这个话题时,我们能想到哪些基本的分项呢?

早餐,起床,洗漱

然后我们进一步分出子项:

安利早餐、自制早餐Vlog、唤醒气、床单及床上用品4件套、洗漱用品、护理常识、口腔健康等。

可积累可发散,选题取之不尽,更何况时不时的热点新闻,总能给你一些写作的刁钻角度和犀利思路。

随时随地与你一起积累素材

—————————

教案的公众号_微信公众号制作教案_优秀教案公众号

有了高质量的内容,现在就该说说推广了:

首先,你需要先弄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弄清楚你的公众号对应的受众群体,以及现有粉丝的公众号使用习惯。 毕竟,很多运营商会发现,当他们推送内容时,他们会失去关注者。

毕竟,在我们认为的主推时期,我们碰巧遇到了一些障碍:

早上7:00丨谁,难得睡个懒觉! 我对这个小小的推动很恼火,所以我可以取消它。

中午12:00丨你和朋友一边聊天一边吃饭。 你感到震惊,看了一眼。 当你看到这是推送时,你向左滑动将其删除。

18:00 PM丨地铁里人头攒动。 你拿出手机,却被绊倒了。 一看是推送消息,你就骂了一句。

21:30 PM丨手机震动。 你高兴地接起来。 见自己没有在等人,便淡定地关上了屏幕。

半夜23:00,当我们情绪脆弱、无法入睡时,一条通知打扰了我们清晰的梦境,从此我们就忘记了彼此。

这些都是你以前做过的事情,从操作的角度来看,这是可以理解的。 粉丝的持续流失是运营策略上的失误,但间接的粉丝流失只是他遇见我的时候,嘴角少了一丝弧度。 间接脱粉是正常现象,但如果长期这样,就需要考虑现有的粉丝画像,研究他们的品味。

用户画像

—————————

然后我们就可以正式谈论促销了。 有几种方法可以实现,仅供参考:

A、充分利用亲友资源

有一个词叫:六度分割理论或者六维空间理论(六的)

这个理论的诞生是基于一个更有趣的实验:

20世纪60年代,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设计了一个连锁信实验。 他随机向居住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的 160 人发送了一组连锁信。 他在信中写下了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名字,并要求每个收件人将这组信件发送给他们认为的人。 离股票经纪人比较近的朋友。 朋友收到信后也会这样做。 最终,大多数信件都会经过五六个步骤才到达股票经纪人。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想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基本上都可以通过与6个人的关系来认识他。 每个传播你的公众号的人总会遇到对这个账号所产生的内容感兴趣的人。 从身边的亲朋好友做起,扩大公众号第一批基础粉丝。

B. 社会推广

作为运营专家,大家可能都知道所谓的【群体供暖】,有很多个供热群体,相互促进,相互关联。 当然,更好的办法是找到一个自己公众号生产的内容和想要获取的目标粉丝类型相对集中的社区。 由于提问者没有说他的公众号产生什么样的内容,我们就以食物内容的账号为例。

零食种植、烹饪指导、地域饮食文化、探店一直是美食爱好者最喜爱的内容。 所以,如果不是地域性的,绝对可以找一些美食话题的交流群进行内容投放和推广。 由于这类社区对某一主题的兴趣相对集中,因此很容易吸引新用户。

C、多渠道分流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本身封闭,缺乏开源的流量流入,因此需要借助流量相对开放的平台来实现流量导流。 例如:知乎、头条号、搜狐号、百度百家号、大鱼号、一点号等。头条号等平台对新用户的支持度比较高,也能为作者带来一定的收入。

通过与其他平台的合作,可以帮助相对封闭的微信公众平台实现流量聚合,进一步形成自己的私域流量池,为下一步的流量变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D. 活动转移

结合订阅号产出的内容和账号本身的风格,开展接近风格的活动。 以活动奖品作为激励,吸引读者积极转发、传播。 从用户心理角度来看,实物奖品远比优惠券等虚拟产品奖励更具吸引力。

E.KOL投放

将您的优质文章提交给与您自己的公众号生产的内容相关的KOL。 通过KOL粉丝的传播,可以变相提高公众号的关注度和流量。

—————————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创作不易,敬请关注~如果您对新媒体运营感兴趣,欢迎关注公众号:七之冷。

上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