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自动抢红包软件暗含侵权风险这不知识产权法院审结

2023-12-18
来源:网络整理

大家都喜欢在微信群里抢红包

不仅传达了感情

现场气氛再次热闹起来

但有些人对抢红包的随意性并不满意

我只是想给自己一个“钩子”

使用自动抢红包软件

抢红包先人一步

导致抢红包

“比手速、斗气”的娱乐方式

味道瞬间变了

更认真地

这款自动抢红包软件

事实上,存在隐含的侵权风险

这不是

免费微信全自动抢红包_微信红包永久免费自动抢_红包抢微信免费自动扣款

微信知识产权法庭

近日一审已结束

与“自动抢红包”相关

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

案件简介

该事件源于微信掌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掌视”)开发并运营一款名为“微信自动抢红包”的APP,该APP允许用户在微信运行时自动抢红包。的背景。 微信红包,并配备了“开启防屏蔽保护”功能来应对微信的治理措施,也就是俗称的“红包插件”。

2024年4月,腾讯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将掌上视觉诉至微信知识产权法院。 值得一提的是,安卓应用豌豆甲的开发商卓易讯昌公司也因豌豆甲推出掌上视觉的“自动抢微信红包”APP而被腾讯列为第二被告。

这也是首例涉及自动抢红包的不正当竞争纠纷。

据“IP微信”公众号介绍,“微信自动抢红包”APP的使用时间从2016年1月持续至本案审理时止。 它持续时间较长,有大量的下载量和用户。

该APP在OPPO软件商店、PP助手、豌豆荚、华为应用市场、百度手机助手、酷派应用商店等累计下载量超过6747.6万次,掌上视觉曾宣传称该软件“已累计用户数达2000万,荣获“中国开发者应用百强”称号。

此外,这款APP还将推广自动抢红包作为核心功能。 在介绍中强调其支持语音红包提醒“红包来了”、微信加速秒抢红包、自动回复感谢语等功能,还支持微信红包、QQ红包红包、QQ空间红包、支付宝红包等主流红包还支持红包锁屏、红包提醒、即时红包雨等形式。

法官推理道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产业规模逐年扩大,互联网领域创新十分活跃,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行业内部竞争激烈。行业也异常激烈,自然带来了很多新的竞争法问题。

2017年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对网络环境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专门规定,俗称“互联网专条”。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 经营者利用互联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本法的规定。

运营商不得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者其他方式实施下列阻碍、扰乱其他运营商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

(一)未经其他经营者同意,在其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中插入链接或者强制目标跳转的;

(2)误导、欺骗或者强迫用户修改、关闭、卸载其他运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

(三)恶意制作不兼容其他运营商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的;

(四)其他妨碍、扰乱其他运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

本案被投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属于本条第二款前三项明确列举的行为,但是否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四项安全条款和第二项原则条款的范围?反不正当竞争法应根据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经营者利用互联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与其他经营者是否存在竞争关系;

2、运营者是否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等方式,阻碍、扰乱其他运营商合法提供网络产品或者服务的正常运行;

3、该行为是否属于扰乱互联网环境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不正当行为;

4、行为是否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

微信红包永久免费自动抢_红包抢微信免费自动扣款_免费微信全自动抢红包

首先,两原告掌视公司、卓易讯昌公司均是利用互联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者,存在市场竞争关系。

其次,涉案软件利用技术手段扰乱“微信”软件的正常运行,侵犯了第二原告的合法权益。

“微信红包”功能是两原告为了提高“微信”软件用户的社交体验和活跃度,从而增强用户的使用时长和用户粘性而精心设计、推出和维护的功能。微信”。 性是微信应用竞争优势的一个组成部分。

涉案软件通过技术手段,直接改变了“微信红包”功能的正常操作流程,以自动抢红包取代了手动抢红包,剥夺了“微信红包”功能的娱乐性和社交性。并损坏了“微信”。 软件的竞争优势和用户体验。 未使用过涉案软件的普通用户可能会对微信服务不满意,损害“微信”服务的商誉。 这可能会反过来降低微信用户使用“微信”的粘性和时间,减少“微信”流量,削弱第二原告“微信”流量变现的能力,从根本上破坏第二原告经营“微信”盈利的正常商业模式。 ”,直接阻碍和破坏“微信”软件的正常运行。 另外,批量化、自动化的操作方式必然会增加“微信”软件操作的数据量和数据流量,增加“微信”服务器的运行负担。

第三,涉案软件不当利用“微信”软件的运营资源和竞争优势,扰乱互联网环境下的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了软件用户的利益。

涉案软件的商业模式是通过软件下载聚集用户获取流量,利用广告将流量引向有需要的商家,按照流量划分流量,实现流量变现。 但涉案软件的功能针对“微信”软件的操作流程进行了专门修改。 没有“微信”软件就没有其他运营价值,且未经第二原告许可,未承担“微信”软件的任何运营费用,对“微信”软件进行不当利用。 微信软件的运营资源和竞争优势吸引微信软件用户下载涉案软件,为自己的广告吸引流量,破坏了竞争机制,扰乱了互联网环境下的市场秩序。

此外,涉案软件还损害了软件用户的利益。 涉案软件相关页面显示其具有“加速抢红包”、“抢大红包”等功能,但实际上涉案软件并未开发相应功能。 点击“加速抢红包”,其他功能会显示“正在优化”。 “优化完成”后会弹出广告信息。 这种诱导性的页面设置欺骗了消费者,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同时,对于没有使用过涉案软件的用户来说,由于手动操作理论上落后于系统自动操作,因此他们不会有公平的机会获得礼物和红包。

最后,掌视公司实施被诉行为的恶意明显,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

涉案软件具有“开启反账号封禁保护”功能,并有专门页面详细介绍反账号封禁说明和技巧。 可见,掌视公司并未按照商业道德寻求与“微信”软件运营者的授权或合作,而是在明知两原告对涉案软件持否定态度的前提下,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运营涉案软件。针对第二原告的管理措施,其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表现出明显的主观恶意。

判断

基于上述事实和理由,微信知识产权法院最终认定掌上视觉构成不正当竞争,判令掌上视觉赔偿两原告经济损失450万元及合理费用约25.4万元。

双方均未提出上诉,案件现已生效。

来源|IP微信(ID:)、红星新闻

编辑|曲阳、李进、茹枫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