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万网红的,为何没有缺斤短两?

2023-12-18
来源:网络整理

河南微信火爆抖音,胖东来变成商场,三元水上巴士穿过荷花深处,在网友心中激起涟漪,防伪网红B泰三进微信,啥都没有错了。 这条微信视频立刻在抖音界炸开了锅。 这段获得近350万点赞的视频被置顶在这个2000万网红的主页顶部。

来百度APP欣赏高清图片

然而,如果你问微信人,微信到底代表什么。 也许最流行的答案是:“假发”。

微信上的阿姨可能从来没有出过县城,但她可以告诉你:“你知道米歇尔,她是美国前第一夫人,她戴的假发来自我们这里。”

微信确实是假发之都。 全球十分之六的假发都来自微信。 每天可出口假发四万套。 仅具有进出口资质的假发企业就有400多家。 微信假发远销美洲、非洲、欧洲等120多个国家,年产值超过200亿。

微信人与假发有着密切的联系。 每15人中就有1人从事假发工作。 最鼎盛时期,微信上有超过5000家大大小小的假发作坊,全球有超过2万名微信人收到了假发。 就连遥远的非洲大陆,常年驻扎着五六百名微信人,以假发为生。

抖音郑有趣学姐恐怖音乐_郑有全抖音号_抖音郑有况

如果你看过热播剧《鸡毛飞上天》,你就会对微信人的发家史特别熟悉。 这位街头发家的微信假发企业家,与陈江河的故事如出一辙。

微信上假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德国商人来微信收头发。 泉店村村民白喜和嗅到了商机,创办了一家头发批发商。 他组织村民走遍全国收集头发,然后打包卖给外国人。

外国人对这里优质廉价的劳动力感到震惊。 后来,德国商人开始为当地人提供木梳、叉子、格栅等工具,并教村民如何制作光滑的假发。 全店人加工的假发质量一流,色泽光滑,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越来越多的外商涌入微信,很多村庄的家家户户都开始涉足假发。 男人出去做头发,女人在家做假发。 “女主内、男主外”的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抖音郑有况_郑有全抖音号_抖音郑有趣学姐恐怖音乐

《微信县志》中有一段专门记录了假发交易的盛况:“1982年以前,全店街两旁都是买卖头发的人,街上从事头发交易的家庭有二三百户。街上,也有做生意的。猪鬃、马尾等等。”

目前世界假发领军企业丽贝卡的创始人郑友全,是众多国人的缩影。 改革开放后,郑友全等年轻人跟随父母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用针、线、砍刀等物换头发。

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假发的单价在千元以上,但微信假发从业者赚取的利润却微乎其微。

当时的微信还是一个家庭小作坊,他们的技术和理念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他们只能将粗加工的半成品销往韩国,成为韩国假发蓬勃发展背后的廉价劳动力。

直到1990年10月,事情才出现转机。 郑有全成为第一个尝试新事物的人。 他开始建厂,带领30多名技术人员研究假发制作工艺,并高薪聘请了一位退休的韩国师傅,试验了20年。 多次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创“三联机”,打破韩国技术垄断。

郑有全的野心还不止于此。 他开始创建自己的品牌,后来“借船出海”,与国外公司合作,占领了全球市场。 利用互联网在世界各地立足。

在亚马逊、eBay等国外购物网站上,微信的假发销量可以与电子产品相媲美,常年稳居榜单前三。

然而,他们现在已经感受到了新的商机。 过去他们主要瞄准海外市场,但现在他们的国内市场份额正在逐渐增加。

中国有2.6亿人患有脱发,不少年轻人开始尝试用假发来点缀自己的美丽。 京东超市数据显示,假发消费中,26岁至45岁人群是假发的主要购买者,占比超过60%。 女性假发消费者比例较高,达到60%。

从交换一根顶针到在海外推出品牌,微信人在自强不息中一次次上演“假发飞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