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我们收获丰收。 一片红薯地里,曾淑英正在用手机直播。 她坐在小板凳上,手机放在田野上。 她面前的塑料篮子上放着刚挖出来的红薯。 这批红薯在曾淑英和网友的注视下,可以说已经“长大”了。 从育苗到种植再到收获,曾淑英用视频记录了红薯生长的每个阶段并分享。
曾淑英手里拿着红薯,面向屏幕,开始流利地“带货”:“谢谢朋友们进入我们的直播间,让我给你们看看我们自己种的红薯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她把镜头转到一边,几个农村妇女正在用锄头挖红薯。 “阿姨们现在正在挖,我带大家走近看看。” 这是一场带着“土味”的直播。
曾淑英是一位“85后”微信女孩,大家都叫她“英子”。 正如她的网名“乡村英子”一样,曾淑英的大部分视频和直播都在乡村。 工作之余,她与大家分享了农村生活、创业的细节。 没有任何修饰和美化,但她却很受网友欢迎。 在抖音和西瓜视频上,她各拥有33万粉丝。 在粉丝眼中,努力是她的标志,自信是她的资本,微笑是她的标签。
“网红”
曾淑英变了。 同学、朋友们都发现,以前那个皮肤白皙、瘦弱的英子不见了。 如今,她体重增加、晒黑,变得“越来越土”。
整日在田里忙碌,曾淑英很少化妆,穿得十分随意。 鞋子和衣服上以及指甲下经常会发现泥土。 一位老同学打电话给她,问她生活好起来了,为什么还是这么累,劝她对自己好一点。
谁都看得出曾淑英很累。 自从从事媒体工作以来,除了生病的时候,她几乎从来没有在凌晨1点之前入睡过。 尤其是今年,曾淑英开始在抖音上做电商销售,曾淑英开始日夜直播。
曾淑英在直播
前段时间,家里种的八亩红薯收获了。 曾淑英每天在抖音直播10多个小时。 一般是早上八九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两三点。 休息几个小时,晚上再玩两三个小时。 付出就有收获。 短短两天时间,她就卖掉了6000公斤红薯。
因为直播时间太长,她的手机备有三四个充电宝。 而且由于说话时间长,她的声音常常沙哑,脓毒性咽喉炎也一直没有好转。
曾淑英个子不高,微胖,扎着马尾辫,习惯穿深色衣服。 虽然她有时会怀念自己体重刚过90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时光,但她还是更喜欢现在的生活——身体累,心不累。 “不要和别人比较自己的生活,追求不同的追求,活出自己的样子。” 或许是因为脸颊上的梨形酒窝,她看上去整天开朗,给人一种亲切感。 大家都夸她不仅做的好,视频也拍得好,而且还很擅长通过直播带货。
远近的人都知道,遂川县左安镇东光村有一个“网红”,名叫英子。 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央视新闻客户端进行了主题为“我们丰收了”的大型直播。 直播现场之一的遂川展现了“千亩梯田稻香飘香,农民忙收割”的盛大收割场景。 其中有英子穿着格子衬衫,卷起裤腿,在稻田里弯腰割稻的场景。
这并不是曾淑英第一次出现在电视上。 此前,江西卫视通过自媒体报道了她回家乡推销农产品的故事。
曾淑英的农产品店里人来人往
遂川县从未通过火车。 曾淑英所在的左安镇距遂川县城约一个小时车程,交通并不便利。 但每隔几天,就会有网友来到曾淑英的农产品店参观学习。 有的直接从周边县城开车过来,有的乘坐微信公交车,还有的特地从千里之外乘高铁而来。 曾淑英是客家人,她常说:“你们来我们客家,都是客人。” 她和她的家人会热情接待访客。
出路
在村子里,像曾淑英这样年轻的女人留在家里是很少见的。
今年是曾淑英回到东光村的第四年。 她是左安镇联合村人,2006年嫁到东光村。迫于生计,大多数年轻人都离开了农村。 曾淑英高二辍学后外出打工。 我在外面呆了十多年。 这些年来,她和丈夫朱喜燕曾在微信、微信、微信等地工作过,还在浙江微信群岛经营过民宿三年。
曾淑英一直问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如今,她的理想生活很明确:参与孩子的健康成长,陪伴父母安详地变老。 尤其是,她不想让自己的两个孩子再成为“留守儿童”。
回到农村生活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回到农村我们能做什么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曾淑英与丈夫朱显艳直播并拍摄视频
面对短视频的发展势头,曾淑英和朱喜艳在农村找到了新的出路。 一个负责直播,一个负责拍摄和剪辑。 他们要创造自己的“网红”生活。
2018年6月,曾淑英开始在西瓜视频平台发布视频。 大部分视频时长约5分钟,目前已发布超过300条。 10月,一段有关江西客家人婚礼习俗的视频观看量达323.1万次,使曾淑英的粉丝突破10万。
曾淑英西瓜视频首页截图
曾淑英被西瓜视频认证为“三农领域优秀创作者”。 她的视频涵盖了农村生活的一切。 制作酿豆腐、蒸米酒等客家美食,到集市卖菜,办婚宴,铺设水管引山泉水,划竹筏钓鱼,搭鸡舍,周边菜园,卖小猪,自建房屋-在农村建房子……这些视频都会让人怀念那些发人深省的农村时光。
曾淑英声音好听,颇有文艺范。 她视频中的文字都是她自己写的,或者是和丈夫一起写的。 朴实真挚的话语,配合她自然柔和的声音,让视频更加感人。 有粉丝在视频下方留言:“英子的表达能力很好,语速控制得很好,你上大学了吗?” “最好的主播!” “英子,我想向你学习。”
她的镜头经常聚焦于她周围有故事可讲的人。 村里的老手艺人——竹编工匠、理发师、因事故失去右腿从事乡村电商的年轻人、回乡摆摊卖豆腐的夫妇,还有家喻户晓的江西网红“华农兄弟”都去过。 出现在曾淑英的视频中。
受到她视频的启发,一些人也找到了出路。 在她的影响下,一些网友下定决心要告别上班的日子。 “我现在已经回农村创业了,有你这样的榜样真是太好了!”
生根
曾淑英的家很容易认出来。 她家的房子是一栋三层小洋房。 由于她忙于工作和直播,花了三年时间搭建,至今仍未完工。 红砖还裸露在外面。
回到农村后,曾淑英和朱显艳都想注册自己的品牌,做自己的产品。 两人可以说是从零开始。 他们努力创业,买车,建房,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理想生活。 “生活给了我们一个低起点,我们必须努力奋斗,漂亮地反击,努力成为生活的坚强者。” 曾淑英说道。
红薯收获
今年,夫妻俩租了30亩地,大部分种植水稻,8亩试种红薯。 当地还没有如此大规模的红薯种植。 没想到,他们第一次自己种红薯,就大受欢迎。 看到红薯品质不错,几家厂家都主动联系她。 湖南桂东的一位红薯深加工老板看完她的直播后,开车过来给她买红薯。
曾淑英还记得,小时候,妈妈经常在街上卖菜。 有一次印象深刻,妈妈在街上坐了一整天,只卖了7块钱的菜。 现在,她正在改变这种被动状态,通过视频、直播展示农业特产,扩大销售。 这也是她回农村扎根的初衷之一:希望将家乡的一些优质农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
曾淑英在农产品店整理货架
今年4月,曾淑英和丈夫在左安镇开了一家农产品店——“鲜叶营子农产品直播电商运营中心”。 70平米的店铺里陈列着数十种当地农产品,包括茶叶、盐水鸭、山茶油、笋干等,其中很多都是当地农民送来让她帮忙销售的。
曾淑英已成为当地知名的农产品推广带头人。 除了本地带货外,她还受邀在微信安源、福建微信等地做直播。 一些商家还给她寄来样品,让她帮忙提货。 不久前,左岸镇一位身患癌症的果农因为脐橙卖不出去,找到曾淑英。 曾淑英很乐意帮忙,帮他宣传,找水果商介绍进货。
农民在田间劳作
曾淑英还荣获西瓜视频“扶贫人才群体优秀成员”称号。 她经常请村里无事可做的阿姨们干活。 她每天给这些阿姨每人100元钱,并提供免费午餐。 明年销量稳定时,她还想鼓励周边村民大规模种植红薯。 在她看来,红薯利润高,有了轮作油菜的能力,土地就能得到充分利用,大家一起就能实现高产增收。
农村地区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通过努力、直播、扶贫助农,曾淑英坚信,努力就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