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微信群名命名有何规律?带“家”的网友又怎样取名?

2023-12-18
来源:网络整理

春节回国后,在外的学生、上班族与“家”的联系更加紧密。 在微信时代,即使家人相距遥远,也可以通过微信群随时在一起交谈、聊天。 在这样的空间里,如何命名家庭微信群又是一个新知识。 我们对163位网友进行了调查,只有5位网友表示家里没有微信群,或者有群但没有名字。

在剩下的158个答案中,我们发现微信群名其实有一些非常相似的规律。 例如,组名称中出现最频繁的“home”元素。 107名网友使用“木累”、“家”、“家”等词语组成群名,占三分之二,其中6人。 微信群名只有一个“家”字。

家庭微信群命名规则是什么? 带“家”的微信群名是不是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想法? 没有“家”元素的网友们如何取名呢? 微信群名中最常使用哪个数字?

规则一:“一”、“三”、“临”

看看这些微信群名,我们得到一个规律:大多数家庭的微信群名既强调内部的统一和统一,又强调外部的区分和特殊。

一个非常主流的命名法是“姓氏+家族+”调查显示,符合姓氏规则的姓氏有25个,如“郑家大院”、“乔家”、“方家过年”、“ “周家”、“刘家姐妹”、“李家”。这或许反映出“姓”成为一个家庭团结起来、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最重要的特征。男权社会,很多时候即使是核心家庭,女主人也被纳入夫姓,当然,也有女主人不愿意完全被夫家所接受,所以不得不强调另一个概念,即“娘家”。因此,有网友选择了非常明确的“武当娘家”和“我娘的娘家”。还有需要转折但仍表达娘家概念的“奶奶家” 。

不过,其中也有姓氏的成分。 大部分网友选择保守稳重的“姓+家”。 还有一些团名非常可爱有趣,想法独特,比如“彭霸天家园举报团”,似乎通过团名就能看出来。 彭家好友,在父母的宠爱下就像“恶魔的化身”。 又如“老陈家人发红包”。 希望这位网友能把群二维码贴出来,让更多陈姓网友进群抢几个红包。

通过姓氏的融合,一个家族在外部得以区分。 在内部,许多家庭都追求团结和完整。 因此,“一”是团体名称中最常见的数字。 其中“一”的群名有45个,占28.7%,如“家人”、“我们是一家人”、“家人聊天”、“一家人”、“孩子”,6个家庭不约而同地使用“一家人”。 ”。

除了“一”之外,“三”也是团体名称中最常用的数字,如“一家三口”、“一家三口”、两个家庭共同选择“三件吉祥宝”等。 或许这个数字反映了伴随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中国社会催生了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核心家庭。 虽然都是“三”,但其中有两个“三”具有重大的文化意义。 一首是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一首是杨绛的代表作《我们三个》。

然而,一个家庭光有和睦、团结是不够的。 微信群名往往标榜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与友爱。 据统计,团体名中含有“爱”字的家庭有15个,团体名中含有“爱”字的家庭有12个。 家人(重叠),于是,在“一”、“家人”、“爱”、“爱”的复杂诉求中,“相亲相爱,家人”这个团名应运而生。 共有5位网友为自己的家选择了这个名字。 。

规则2:“新”和“旧”

家庭微信群名的第二条规则是:参考传统概念,或者用英文展现潮流,两者兼而有之。

传统比较观念的第一个表现是,族名多采用古代王朝的豪门名号,如“窑门”、“立府”、“新贵氏”等。 最霸气的就是一家人的微信群。 称为“皇亲国戚”。 光看团体名,似乎这些家族的成员都非常热衷于古装剧。

传统比较观念的第二个表现是运用古代谚语、古代戒律、古代传说。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古代关于家庭观念的一条重要箴言——“和睦则万事兴”。 此外,还有一些改编,如“上梁不直下梁歪”、“上梁不直下梁歪”、“三个人一起走,都是我的”。 《老师》、《七仙女》等

与这些富有中国传统韵味的名字相比,其他微信群的名字显得极其“洋气”,多为英文或英文同音字。 不过,普通的国外款式和高级的国外款式也有区别。 比较常见的,用“家”、“”、“”,也有用“砍柴累了”、“我爱米饭”或者中英文的“我们砍柴累了”。 统计显示,有4个家庭选择了“我们厌倦了伐木”,2个家庭选择了“我们厌倦了伐木”。

在高级风格上,一些家庭选择参考外国文化产品,例如《美少女战士》、《三剑客》、《辛普森一家》和《维基百科》。

规则三:吃饭和就餐

微信群名还有一个大规则,就是以吃饭或食物、家庭所在地来命名。

这类群名也比较常见,比如俗语“大家都喜欢萝卜白菜”。 由于每个人的口味和饮食喜好不同,即使各家都以“吃”的元素命名,也不会有重叠。 比如“红烧回锅肉”、“贪吃蛇”等,其中最离奇的是一位四川网友贡献的“筒瓦子是厨师”。 据介绍,“筒瓦子”是我表弟的当地方言名字,但这位表弟不会做饭。

除了“吃”之外,还有一群网友喜欢以地名命名,比如“高家板桥”、“202*204”、“307”、“邱家二楼”等。 作者表示,非常羡慕这个回家只需要爬一层楼梯的网友。

规则4:没有规则

《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请张无忌学太极拳。 学了一套拳法后,他问无极忘记了多少。 当无忌忘记一切的时候,老人心里高兴了。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武侠世界里,没有套路。 这是最精彩的例行公事。 家人微信群名也包含类似的原则。 最高级的群名,都是让人无法掌握规则的。 这些名字主要来自于三分之一不含有“家”元素的网友。

在这群网友中,有一个群体,虽然没有出现“家”、“一”、“三”、“亲爱的”等高频词,但其实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表达方式是改变了。 例如,在描述家庭时,有人选择用“巢”或“梦想的港湾”; 有网友在描述一家三口时,用“爸爸、妈妈、小乖”或者表情酷的三个人; 在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爱情时,有用“妈妈田”还包括“团结友好的亲戚和富有的人”、“紧密团结在家委会周围”和“冬天多穿衣服”; 也有非常务实的家庭,使用“购房团”等名称; 还有自嘲的,比如《犯两个错误的一家人》。

还有一些实行“霸道”方针的群名,如“人大代表”、“学习神学主导组”、“高智商组”、“无敌XX内容组”,有种优于其他人。 视觉感。

其他组名使用了一些情态助词,但不同的情态助词也带有不同的情感色彩。 “啊啊啊啊啊呜”让人感觉这家人有狼血统,进而推测可能全家人都喜欢吃肉。 为了。 另一个例子是“Oh”,作为组名,它似乎是一个非常冷酷的情态粒子。 不知道这一家人之间的问答是不是常常很冷淡。 也有很接地气的家庭,只在群里发红包,所以就叫他们“扔红包”。

最后的团名最有想象力,比如“吃土委员会”、“风吹的油墩子”、“芝麻开花”、“叽叽喳喳”、“窝头的”、“在你身边”、“哈哈队”很好奇这些名字的动机。

一般来说,由于家庭微信群名中包含了不同代际的亲戚,必然存在代沟。 因此,除了个别情况外,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一个更加平和、友好的团体名称。 曾经有一个朋友告诉我,她有一个群,叫“女须依”,意思是女性之间虚假的友谊。 虽然这可能符合一些家庭中嫂子和嫂子之间的真实关系,但长辈们不会接受这样的名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