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妇女报/锋网记者 李丹
微信很受欢迎,很多人喜欢在微信圈子里炫耀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都说“我的地盘我说了算”,但由于同事、领导都在微信“圈子”里,很多人都会感到后背发凉,所以你会有意无意地选择屏蔽某些人。
当然,屏蔽只是一项简单的技术任务,但如果你屏蔽了你的老板怎么办? 很多时候,领导者无意中发现自己被屏蔽了,这会带来很多微妙的后果……
被封的领导被发现在通知中受到批评
李峰和男友都在农业银行工作,而且在同一支行工作。 他们之前关系很好,后来发展成了情侣。 然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为同事所知,李峰故意不让同事发现。 然而李峰的领导却是一个非常八卦的人,喜欢打听下属的私生活,这让李峰很无语。
有一次,李峰和男朋友出去玩。 玩得特别开心的时候,两人忍不住发微信,却被领导的“火眼金睛”发现了。 “其实我们真的特别注意不要发布相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地点拍照发布。” 回来后,领导问李峰有没有结婚生子的打算。 尽管李峰极力解释,但领导还是不停地提问,同事们也开始过来询问。 这让李峰很无奈,从此他就拉黑了领导和其他同事。
屏蔽,从表面上看,似乎消除了任何后顾之忧,也不用担心发布的内容会被老板知道。 然而,有一次,李峰告诉老板,他家里有急事,需要回去陪正在休年假的男朋友几天。 玩的时候,李峰发了一条状态信息,点击显示地址。 “我本来不想发的,但我觉得反正我的老板和同事也不会知道,所以我就心痒痒了。” 让李峰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老板在电话里很生气:“你不是在家里这么说吗?有事吗?你怎么跑到微信上去玩了!”
回来后,李峰被通报批评。 后来她从同事那里得知,领导知道自己可能会被下属屏蔽,所以会时不时的查看一下下属的个人界面。 如果有什么消息,下属肯定会莫名其妙地被领导“找麻烦”。
“哎哟,真是烦人啊。 微信虽好,但公事私事确实很难区分。 有时候心情来袭,很想说点什么跟朋友分享,却又要担心老板看到会怎么想。 ”
领导怎么看?
近日,今日妇女报/风网记者就员工包庇领导的话题采访了部分公司领导。 湖南天天绿色果蔬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罗茂表示:“我不介意员工自我保护,他们的行为可以理解,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生活,如果我是一个下属,我当然不会,希望我的任何身份都能被领导知道。” 在罗茂看来,领导者也要学会尊重员工。 这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容易。 总会有一些抱怨、发泄或者快乐的事情想要与“圈子”里的人分享。 如果他们不想被老板看到,这是人的本性。 湖南飞艺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强也表示,“我一点也不介意”。
尽管老板们给出的答案是不介意,但《中国青年报》还是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预计会让老板们失望。 在接受采访的2503人中,除了“陌生人”之外,“领导”是被屏蔽最多的人,近30%的人在朋友圈屏蔽了领导。
如果你发现自己被客户或同事拉黑了,你会怎么想? 微信国储电脑城负责销售的李鹏告诉今日妇女报/风网记者,被顾客拉黑还是会让人感觉不舒服,因为你感觉自己被拉黑了。 不被信任。 “甲方”酒店采购经理王华萌表示,如果能及时看到顾客的最新状态,哪怕是一些负面情绪,这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互动和沟通方式,会无形中改善顾客的健康。 印象奖励积分。 微信上的白领李女士说:“被同事屏蔽肯定会有一些想法,至少说明她不把我当朋友,对我不够信任。”
不要想太多,这是出于隐私考虑
在很多人看来,微信朋友圈是一个相对私密的小空间,里面肯定有一些与隐私相关的部分是你不想让老板或者同事看到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沟通理论和原则,堵领导的现象确实很常见。
许多人无法接受被屏蔽,认为这是一个潜在的不友好和不信任的信号。 当然,如果发现自己被别人屏蔽了,大多数人都会做出相对负面的心理预测。 其实你也不需要想太多,因为毕竟微信好友的定义和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是不一样的。 这是一个公共场所,但具有一定程度的个人隐私。 因此,屏蔽并不意味着您不被视为朋友。 这是出于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所以我们应该给予一定程度的尊重。 人与人之间更需要相互尊重,尤其是在职场中。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信任和友谊。 所以不用担心。
当然,有更好的方法来避免这种误解。 微信朋友圈有分组功能,可以将朋友圈中的人分组。 因此,我们在发送微信消息时,可以根据发送的内容来选择可见范围。 这样就避免了尴尬,保护了自己的隐私,也照顾了对方的感受。
——智联招聘职业顾问 杨曦
朋友圈分组方法介绍
1.首先对你的朋友圈进行分组。 当您选择要分享的照片后,进入发布页面。 在此页面上,您可以看到“可见范围”。 点击进入,您将看到“编辑我的组”。 点击进去后,最下面一行是“新建”操作。 单击按钮,您可以选择不同的联系人加入新创建的群组,确认后可以为群组命名。
2、分组设置好后,以后发送照片时可以在“可见范围”中选择。
3、以后您在朋友圈发布并选择该群组时,只有该群组内的人才能看到您的朋友圈信息。
时刻被屏蔽的 10 个原因
1工作狂:在艺术界发展览、在文学界发作品、在公关界发活动……
2 生活直播:一天发N条朋友圈,把一日三餐吃的东西都拍下来,走路的时候拍下我的脚步和头顶的树叶……我还腻吗?我每天走路的时候看到它吗?
3、长时间发布宝宝和宠物:有些宝宝和宠物很可爱很漂亮,但被屏蔽了; 有些婴儿和宠物又丑又调皮。 微信有删除记忆功能吗?
4、正能量丰富:有些人总是很积极,价值观特别积极,情绪长期兴奋,读书压力很大,总觉得自己的人生观相比之下太过消极。 被封杀后,他们的幸福指数瞬间飙升。
5、只点赞不说话:有些人自己从来不点赞,也不发朋友圈,这让你感觉自己被监视了。
6、诈骗:经常转发一些未经证实的乱七八糟的八卦,或者各种阴谋论,迷惑人心。 我被骗了很多次,也很尴尬,所以干脆屏蔽了。
7个假公共知识分子:支持同性婚姻、保护动物福利、反对愤青、呼吁献血……除了口头上,他什么也没做。 如果真的让他去献血,他会立刻变脸,冒充公共知识分子,冒充圣母玛利亚。
8、他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他化了很多妆,但他每天都说“不化妆真舒服”; 或者他说:“XXX确实不错,也不贵XX万,但是如果有XXX的颜色和款式,我就买。” “……拜托,你以为别人都是傻子吗?
9 对自己说:像自己一样,故意不“回复”,而是用“评论”,让大家看到你的高意见,所以我经常在他发的朋友圈下看到一长串他对自己说的话。
10 存在是错误的:很多时候,没有理由去阻止一个人。 可能只是他或她觉得与你“不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