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模式”参差不齐用心与敷衍并存“敷衍”

2023-12-20
来源:网络整理

“什么,快乐星球?” 让在海南某大学学前师范专业实习的查一感到惊讶的是,几乎每个幼儿园的孩子都对不久前经常出现在短视频中的这句话感到困惑。 流行的说法是“触手可及”。 “我还问过一个孩子,他是从哪里听说《快乐星球》的。孩子明确表示,是在一个短视频中。”

不久前,“未成年人短视频青少年使用模式研究”课题组发布了《未成年人短视频青少年使用模式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70.8%的受访未成年人使用过短视频/直播软件。 多数未成年人认为短视频/直播给自己带来了积极影响,但有31.8%的受访未成年人表示自己的时间管理变得更差。

自2024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正式实施。 其中,单独设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一章,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形成合力,培养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近年来,短视频给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长带来了很多便利,但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也困扰着一些家长。 一些短视频、直播平台推出青春模式、防沉迷系统等功能,防止青少年过度使用。 这些平台的“防沉”效果如何? 近日,中国青学传媒邀请118名大学生对抖音、哔哩哔哩、快手、微信视频号等多个视频平台的防沉迷系统进行评测。 在评估过程中,大学生从多方面进行了评价,如找到视频平台青少年模式入口的难易程度、孩子自行关闭该入口的难度、青少年接触不良信息的程度、类型等。内容的丰富程度,能否有效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 。

“青春模式”参差不齐,有意与敷衍并存

“敷衍”是大三学生彭树新完成青春模式考核后最深的感受。 在他看来,一些平台推出的青春模式功能并不完善,甚至是“为了满足相关要求而设置的,无法有效预防网瘾”。

评测结果显示,青少年常用的8个视频平台中,已推出青春模式,但不同平台对该功能的使用时长、使用指导、亲子账号绑定、每日首次打开弹窗等都有限制提醒、搜索功能。 是否保留、是否取消发布、直播、评论、打赏、私信等存在一定差异。

在评价了8个平台后,查一对抖音和哔哩哔哩的青春模式点赞。 查一认为,抖音设立的亲子平台提供了设置年龄的功能,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模式设置,告别了“一刀切”的做法。 在查一看来,抖音和哔哩哔哩都拥有大量的青少年用户,因此建立有效的防沉迷模式很重要。 同时,查毅还表示,一些软件的防沉迷系统有待完善,“有些设置入口不太好找”。

中国青学传媒的一项调查发现,八家视频平台中,寻找青春模式入口的难易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找到青年模式入口的难度进行了评分(满分 5 分)。 B站得分最高,为4.01分; 抖音紧随其后,4分; 快手排名第三; 微信视频号得分最低,为2.21分。

抖音、哔哩哔哩、快手、好看视频、斗鱼、虎牙直播六大平台每天第一次打开时都会自动弹出“青少年模式”提醒。 小红书和微信视频号均未弹出相关提醒,只能通过主动搜索进行模式设置。

山东某大学的王晓宇发现,与其他视频平台的“青春模式”不同,微信视频号这一功能的设置“似乎更加自由”。 在评测过程中,她发现“即使开启青春模式,微信视频号弹出的窗口页面仍然可以将观看范围设置为‘不可访问’、‘我关注的’和‘全部’,用户可以无限制地来回切换。” 王晓雨认为,这一步的设置并没有起到规范内容的作用。 “既然未成年人可以自主调节,那么青少年模式还有什么意义呢?”

在评测过程中,王小雨发现视频账号中自媒体账号推送的视频内容鱼龙混杂,年轻人的心智尚未成熟。 一些暴力、血腥的场面难免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引导。 “我开启青春模式后,当我滚动到第五个视频时,这是一个电影解说号的短视频,名为《恶习》。封面上明确写着,“日本早期的坏习惯,父母70岁了。 “我快要被扔进山里了”,但10秒之内,木乃伊和骷髅的非马赛克镜头再次出现。 王小雨对这种现象感到担忧,“首先,短视频的‘快剪宽’会影响影片深层意义的传达,仅仅为了吸引眼球的标题和图片,势必会导致孩子们对影片产生负面影响。”对历史和现实的误解。”

教育专业的王大仁觉得,虽然感受到一些视频平台的“诚意”,但还是觉得一些平台的青春模式存在漏洞。 “我很快就通过清除数据并卸载的方式关闭了青少年模式,而青少年模式下仍然存在不适合未成年人的视频。”

“强制上网,无漏网之鱼”

“我发现一些青少年的网瘾问题远比我想象的严重。” 王大仁在实习后表达了这样的感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他发现一些学生的言论、行为深受网络平台的影响。 “我偶尔会遇到一些学生利用网络上的一些低俗‘表情包’扰乱课堂秩序。” 在他看来,大多数青少年不具备成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模仿流行的东西,而流行的东西如果不好的话,就会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与之前遇到的问题相比,王大仁觉得近年来互联网对年轻人的影响更加多元化。

青少年保护法视频_青少年保护法抖音_抖音青少年保护模式

查一除了担任两个多月的幼儿园老师外,还给十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当了一个学期的辅导老师。 “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都喜欢看手机、看视频。” 基于这样的现实,查一觉得有必要为视频平台配置青春模式。

在彭树新看来,年轻人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世界观。 网络平台上不良信息泛滥,很容易导致他们盲目跟风,甚至被不法分子操纵和利用。 ”

作为一名与青少年密切接触的志愿者教师,刘映雪也发现了青少年使用视频平台的问题。 不过,她认为视频平台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青少年培养审美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平台。 “一些视频内容会帮助青少年丰富知识,青少年模式可以充当‘中间人’,减少这些平台的负面影响,使效益最大化。”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儿童研究所所长孙红艳表示:“青少年模式应该强制上线,不能有‘漏网之鱼’。”

“让有趣的事情变得有意义,让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趣。”

《未成年人短视频青少年模式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在使用过青少年模式的未成年人中,77.0%的受访未成年人认为短视频“限制使用时间和登录时间”功能青少年模式有用,46.5%的受访未成年人认为“限制充值、打赏等消费行为”功能有用,排在前两位。 报告还显示,大多数未成年人认为青少年模式需要改进,比例达到81.8%。 还有42.4%的受访未成年人担心青少年模式会影响上网体验,表示“开启青少年模式会让他们上网不开心”。

面对各平台青春模特参差不齐的现状,参与评测的大学生也有自己的看法。 在刚毕业一年的95后教师姜伟看来,一些软件的青少年模式推荐的内容不能满足青少年的兴趣。 “好看视频给我推荐的视频都是动画片,我教的高中生兴趣不大。小红书青春模式的入口有点难找,找到后给我推荐的内容都是与考研相关的内容,不适合未成年人,据说可读性不高;斗鱼、虎牙等直播平台大多含有游戏内容,几乎大部分内容都会被屏蔽在青少年模式了,我相信任何一个用过这两款软件的青少年都不会愿意使用青少年模式。 不过,他却给了抖音和哔哩哔哩很高的评价。 “除了与兴趣相关的内容外,这两个软件推送的内容还有一些名师的课程,符合青少年的兴趣。”

青少年保护法抖音_青少年保护法视频_抖音青少年保护模式

同时,姜伟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各App运营公司可以考虑根据使用时间等限制,将大数据筛选应用于青少年模式,为青少年提供的内容可以匹配他们的年龄和需求,以便防止他们利用青年模式。”

和姜伟一样,在王大仁看来,青少年模式下的平台内容应该针对青少年进行定制和优化,营造自主学习、开阔视野的氛围,让视频平台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扩展和补充。

王小雨希望视频平台能够进一步优化“青春模式”的设置,在视频推荐机制上多下工夫。 “我不同意‘一刀切’的设定模式。我建议细化年龄段,同时加大对自媒体账号推送视频的审核力度。”

中国青学传媒调查发现,83.05%参与评价的大学生建议丰富青春模式的内容产品,避免过于单一; 79.66%不同意“一刀切”的做法,认为应设置年龄分级; 78.81%建议增加利息选项; 61.02%建议设定更严格的注册门槛,防止青少年注册为成人; 59.32%建议在防止青少年过度社交的基础上增加亲子互动功能; 32.20%的人建议设置较短的日常使用时间。

此外,孙红艳在此前的调查中发现,超过40%的未成年人表示,使用青春模式让他们失去了上网的乐趣。 “我觉得这应该算是目前青春模式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她坦言,目前青春模式提供的内容存在同质化、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等问题。 “青少年会觉得这种模式没有成人那么好玩。”

孙红艳建议,首先,青少年模式的内容生产要符合青少年的认知特征、心理接受特征、教育需求、休闲娱乐需求等,打造专属内容池。 其次,家长和老师作为成年人,应该承担起监护责任,引导青少年使用青少年模式。 第三点,平台要利用自身强大的推荐机制,聚合优质丰富的内容,向年轻人推送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 第四点是国家要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

“如果青少年模式比成人模式更好玩、更有趣,青少年肯定会愿意使用。让有趣的事情变得有意义,让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趣,应该是我们的目标。” 孙红艳说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