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您对于华为P40系列的售价有何感受?
尽管华为常年发布P系列、Mate系列、nova系列等机型,但说到手机影像,“P系列”才是华为在影像方面的王牌!
毫无疑问,10倍光学变焦的华为P40 Pro+绝对是一款顶级拍照手机。 对于手机摄影爱好者来说,很难不被华为P40 Pro+的配置所折服。 有点遗憾的是,由于华为P40 Pro+要到6月份才会发布,所以我这次拿到的评测样机是华为P40 Pro。
华为P40 Pro和华为P40 Pro+在成像上的主要区别在于长焦。 前者有5倍光学镜头,后者有3倍光学镜头+10倍光学镜头。 超广角和主摄像头都是一样的。
好了,咱们进入正题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根据华为P40 Pro的一些新的拍照功能,以及从一个手机摄影爱好者的角度谈谈我对华为P40 Pro的看法。
夜视仪2.0,夜晚不再是白天
夜景拍摄一直是手机摄影的痛点。 一方面,夜间由于光照条件复杂,拍摄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受到手机软硬件配置的限制。 导致手机在拍摄夜景时,要么暗部细节缺乏,要么被迫将噪点调亮。 许多。
2024年开始,各大手机品牌的旗舰手机将陆续推出“超级夜景功能”。
其中,华为P30 Pro首创RYYB滤色阵列技术。 同时,手机利用软件算法对暗部区域进行强烈曝光。 华为似乎油门踩得太猛了,夸大了一些本应黑暗的场景的亮度,把手机夜拍变成了黑暗中的“夜视仪”。
对于手机摄影来说,我们不希望手机成为“夜视仪”。 从摄影角度来说,我们希望手机的夜景照片有更好的明暗过渡、更细节的清晰度、动态范围等。
一年过去了,华为P40继续坚持RYYB技术的先进性和各种新算法的加持。 这次是夜视2.0版本!
▲夜景模式
◆ 软实力被低估
华为P40 Pro夜视仪2.0,使用时的第一感受就是手机对暗曝光的控制更加严密!
在明暗过渡、细节清晰度、动态范围等重要夜景指标上,华为P40 Pro相比华为P30 Pro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照片整体表现会更接近真实场景,而不是之前夸张的提亮。 。
虽然没有任何相机能够100%还原现实,但在我看来,一款能够还原更接近现实场景的手机远比把夜晚变成“白天”更有意义。
▲主摄影师拍摄的原图
除了控制明暗之外,另一个重要的点是:如何让夜景照片看起来更纯粹?
而且我们都知道,不仅是手机,一些专业相机在夜景照片中也会产生一些噪点,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但解决它也不是不可能的。 我的操作习惯是:架起三脚架,降低ISO,增加快门时间,后期再进行适当调整,以获得更纯净的夜景照片。
我拿到华为P40 Pro后,也根据之前的“经验”拍摄了夜景,但事实是我发现的体验操作都是多余的。
普通模式下,只需点击对焦点,手机即可自动生成一张纯净度好的夜景照片。 查看照片后,ISO达到了700,但肉眼几乎看不到噪点。
▲主摄影师拍摄的原图
针对夜景降噪是“夜视2.0”的一大特色,将为普通用户在拍摄体验上带来更多便利。 即使您不知道如何使用专业模式,您仍然可以使用普通模式进行拍摄。 效果不错。
手机通过降噪来提高肉眼的感知,这太棒了! 然而,降噪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涂抹感。 如果放大看,再好的手机也会有一种“涂抹”的感觉。 不过,如果不将照片放大数百倍进行评测,在华为P40 Pro上基本看不到。 !
▲主摄影师原片
◆基础厚就是硬实力
无论是明暗的控制还是降噪处理,都体现了软件算法的重要性。 华为P40在夜景中可以有这样的表现。 除了算法的优化,更重要的是硬件的升级!
主摄像头采用“1/1.28英寸”大底。 更大的传感器面积带来更多的光线,从而提高图像质量。 这应该不难理解。
但一开始我不太明白的是,为什么华为P40主摄像头光圈从f/1.7缩小到f/1.9?
熟悉摄影的朋友应该知道,光圈越大,进入相机的光线就越多,成像质量就越好! 因此,手机进入“超级夜景”赛道后,包括华为在内的不少手机厂商纷纷加大光圈,以增加照片的进光量。
华为P40 Pro这次反其道而行之,缩小了光圈。 难道只是为了炫耀自己的个性吗?
▲主摄影师原片
一开始我不知道华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但当我拿起手机拍了一些中远景后,我明白了!
每一个微小的改变都是有原因的!
大光圈虽然可以让更多的光线进入,但也存在景深浅、边缘画质下降的问题。
相反,缩小光圈会相对提高照片的边缘质量,同时使照片的焦点主体具有更好的细节清晰度,尤其是在拍摄中长场景时,这一点会明显感受到。
▲主相机拍摄/开启HDR
至于缩小光圈会减少进光量的问题,我认为华为P40主摄已经拥有业界最大的传感器面积,并且有RYYB技术支持。 牺牲部分光圈来提高细节清晰度也未尝不可!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问,缩小光圈会影响景深,拍摄半身人像时背景虚化效果会不会很差?
别忘了,华为P40还有一个拍摄人像的特殊模式。 它依靠TOF镜头(3D传感器相机)更准确地切出人物轮廓,然后通过算法模拟更自然的散景。
因此,如果你是拍摄半身人像,我的建议是直接用人像模式拍摄。 从背景虚化效果来看,比直接用主摄拍摄要好很多。
原作主片
肖像模式
后期调色
没有优先权。 超广角和长焦不再是配角。
过去,主摄像头的硬件配置和软件技术是所有相机中最高的,但为了降低成本,超广角和长焦的配置往往相差很大。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切换到超广角和长焦拍摄时,照片的画质、色彩等各方面相比主摄都会出现断崖式下降!
至于华为P40 Pro,超广角和长焦摄像头与主摄在配置上仍然存在差距,但这种差距似乎正在逐渐缩小。
▲超广角拍摄
▲长焦拍摄
过去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硬件升级会给新的数字产品带来自豪感。 不过,与主摄通过硬件堆叠带来华丽参数不同,华为 P40 Pro 长焦和超广角表面参数并没有太大变化。
长焦:与华为P30 Pro相比,具有相同的5倍光学镜头和相同的光圈f/3.4。 不同的是,华为P40 Pro的像素提升至1200万像素;
超广角:与Pro相比,同样有4000万像素,同样的光圈f/1.8,但不同的是P40 Pro(1/1.54英寸)的底座更大。
从表面上看,参数几乎没有太大变化,但在使用中却带来了一些惊喜。
◆ 惊喜一:长焦也能拍夜景!
这里有的朋友可能要问了,用以前的长焦拍摄不可以吗?
能! 但长焦受到感光元件、光圈等硬件限制。 进光量不足,图像质量不是很好。
大家还记得,以往手机发布会上展示长焦样张的时候,都是白天的场景吗? 为什么没有夜景? 我不会在这里详细讨论(含义已经很明显了)。
华为P40 Pro的长焦镜头这次采用了华为独创的RYYB技术,可以进一步增加镜头的进光量。 在华为P40发布会上,余承东还展示了多张用长焦拍摄的夜景照片。 看来华为对新涂装的“望远镜”充满了信心。
长焦可以压缩空间、简化构图,这一点我们在之前的相关文章中已经说过无数次了。
但对我来说,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带有“夜视功能”的长焦镜头能用来拍摄夜景吗?
最近微信一直下雨,连续几天都是阴天。 白天很难拍出色彩好的照片,所以我总是在晚上拍照!
雨后地面上有美丽的倒影。 如果没有长焦镜头,就很难找到合适的拍摄角度。
长焦不仅可以丰富拍摄主题,华为P40 Pro在动态范围方面也有一些惊喜。 即使在弱光环境下,长焦拍摄的照片依然能够呈现出不错的照片质量。
这在以前的手机拍照中是很难实现的。
▲原创长焦胶片
色彩还原度不亚于主摄,在10倍混合变焦模式下也有不错的色彩范围。
然而,它并不完美!
当遇到光线比较复杂的环境时,比如下面这个场景,我把焦距切换到5倍后,手机还是5倍数码变焦模式,10倍里翻了5次!
但在同样的天气环境下,如果换个场景,这种汽车侧翻的现象就不再存在。 关于这个问题,之前在评测OPPO Find x2 Pro的时候也出现过。 不知道后续软件升级后这个问题是否会得到相应解决?
◆ 惊喜二:超广角比主摄更好用!
随着短视频的爆发,用手机拍摄视频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去年华为产品发布时,就有了电影镜头(超广角镜头)的说法。
超广角已经从配角变成了主角。 当我为本文挑选样张时,肉眼很难分辨哪些是主摄拍摄的,哪些是超广角拍摄的?
▲超广角/夜景模式
▲超广角/普通模式
是的,超广角越来越好了。 在我使用P40期间,我用超广角拍摄的照片远远多于主摄像头。
由于超广角由近及远的透视原理,在一些风景摄影中会带来更好的图像冲击力,以往超广角成像质量较差的问题得到了优化。
首先是华为P40 Pro的超广角比华为Pro的超广角感光元件面积更大。
此外,华为P40 Pro的超广角还搭载了华为首创的16合1像素技术,可以提升单个像素的成像质量。
在16合1技术和4000万像素的加持下,拍摄建筑物时,建筑物的线条和轮廓会显得更加立体。
OS 4相机是一个系统
由于主、长焦、超广角摄像头的硬件参数不同,很难保持三颗摄像头白平衡的一致性,因此各种旗舰手机都开始配备独立的色温传感器。
华为P40 Pro镜头下方还配备了独立色温传感器。 它的主要作用是统一三个摄像头的白平衡。
为了让镜头在切换时看起来更像“同一个镜头”,手机的白平衡是必须攻克的难题,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加料”。
▲超广角拍摄
其实,每次看华为发布会,让我兴奋的并不是“硬件加成”。
与三星等全球各大厂商相比,外包装盒上的参数并不如国产机。 你说它的硬件是挤牙膏的,但是这个牙膏好像永远不会被挤出来,而且它挤出来的每一点都还很受欢迎!
是的,软件也是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色无味,无法体现在具体参数上。 只有上手之后你才能明白。
手机摄影也称为算法摄影。 手机变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光学变焦,而是算法变焦。
因此,我也比较兴奋地看到国内厂商开始加大软件开发的研发投入,比如华为P40的XD技术:通过多个摄像头同时拍摄,然后将照片合并为一张照片。
这和我们熟知的混合变焦原理基本相同,但会拥有更好的画质和拍摄体验。 我不知道如何用具体参数来解释。
以下示例照片不是在固定光圈焦距下拍摄的。 它们都是使用混合变焦拍摄的。 与固定焦距相比,混合变焦在拍摄上会有更大的自由度。
但说实话,切换镜头时,通过刻度上下调节的方式还是有点不适应。
当切换到混合焦距并想切换回光学焦距时,需要1-2秒的时间进行调整。
你可能觉得我吹毛求疵,但对于相当一部分用户来说,这1-2秒的使用体验可能直接决定了用户对一款手机的直观印象。
希望在软硬件不断完善的同时,华为也能在UI设计上,尤其是拍摄界面上,投入更多的心思,听取更多用户的意见。
至于大家比较关心的AI高亮、反光消除、路人消除功能,这些功能都是在昨晚手机升级后才可以使用的。 具体的体验我们会在后面的文章中讲到。
总结
华为P40看起来既熟悉又新颖。 没有什么“鸡肋镜头”能够打动人心。 每种镜头配置都有其作用。 相机之王的称号当之无愧。
每项技术都在按照计划一步步向前推进。 比如,没有华为P30主摄的RYYB,就没有华为P40的长焦夜景; 没有华为P30的潜望式长焦,就没有华为P40的10倍光学变焦诞生; 没有华为的电影镜头,就没有华为P40的16合1技术的诞生。
但如果你问我华为P40是不是一款性价比手机,我的答案是:不是!
它并不是一款廉价高性价比的手机,而且它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长焦夜景的切换、操作界面的UI设计等。
但从功能多样性、画质表现、整体体验来看,还是自研的麒麟芯片、吃力不讨好的10倍光学变焦,以及RYYB、16合1等软件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鸿蒙未来要推出的系统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赢了。
好了,今天关于华为P40 Pro的一些体验就到这里了。 如果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