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单露娟 摄
晚饭后,在椒江工作的白领莉莉拿出手机开始刷抖音。
突然,手机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带着美颜效果的女子歌声。 仔细一看,莉莉认出了这是她的母亲。 她忍不住笑道:“这个小老太太倒是挺时尚的。”
她点开抖音账号,发现妈妈已经发布了300多条视频,粉丝超过2000人,点赞数超过8万。 她很惊讶:“没想到在我面前一向严肃的妈妈,网上还有这一面,现在的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追潮流。”
莉莉的妈妈也不例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能够上网。 他们像年轻人一样活跃在互联网上娱乐和社交。 抖音、哔哩哔哩等平台涌现出不少老年网红。 他们注重自己的外表和衣着,并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或个人技能。
近日,记者在微信上走访了一些老年人,了解他们使用抖音的情况。
社交娱乐新工具
曾几何时,60岁的马玉芬“不喜欢”抖音。 “几年前,抖音刚兴起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软件,我儿子儿媳每天在家用,声音吵,让我头疼。” 家人鼓励她下载一个,但马玉芬以不知道怎么用为由拒绝了。 ,“当时我周围的同龄人用得不多,我也没有兴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姐姐们开始成为抖音和的会员。 马玉芬发现,玩抖音不仅成为一种时尚符号,更是一种融入社会的方式。
“每次聚会,朋友都会问我有没有抖音,说是想互相关注。有时候,他们还会要求我给他们的视频点赞、评论。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玩抖音,你不能关注你的朋友。我们互相互动,我不知道他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什么,所以很难参与。” 为了不与社交圈失去联系,去年春节期间,马玉芬在儿媳妇的指导下下载了抖音。
让马玉芬没想到的是,浏览了一段时间后,她就被这些视频吸引了。 “上面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娱乐新闻、时事新闻,还有朋友发的视频。而且抖音的视频编辑操作简单,功能也很多。分享很简单,老年人很难操作它。灾难。”
下载了抖音后,马玉芬平凡的生活不再无聊。
“以前吃完晚饭就在家看电视剧,或者坐着发呆。现在闲着没事就刷抖音,不仅了解最近社会发生的事情,还了解了一些事情。”我还学到了很多健康知识和烹饪技巧,她还向情感专家学习了一些处理婆媳关系的方法。 当她看到有趣的内容时,她会转发给家人和朋友,“第一,我希望大家一起玩得开心;第二,有互动话题,可以拉近你和孩子们的距离。”
去年,家住微信城河头镇的徐国栋也在女儿的帮助下下载了抖音。
徐国栋今年65岁。 他的妻子早逝,只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微信。 由于担心父亲无聊,女儿徐丹给父亲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供他娱乐。
不幸的是,我的父亲年纪大了,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他一直无法使用他的智能手机。 “除了接听日常电话外,他不知道如何使用手机上的大部分软件,所以他的智能手机没有任何用处。”
怎样才能让爸爸玩得更开心呢? 徐丹想了很多。 “后来我去婆婆家,看到她在用抖音,她告诉我,现在老人家很喜欢这个软件,动动手指就能得到很多信息。”
于是,当徐丹回家探望父亲时,他在父亲的手机上下载了抖音软件。 简单的解释后,父亲很快就开始了。
如今,抖音已经成为生活在农村的父亲及时获取时事新闻的一个途径。 “以前,他吃完饭就坐着发呆。现在,他刷刷抖音,和邻居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消息,这让他的生活变得丰富了一些。”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抖音。
年近70岁的刘平是抖音的忠实用户。 她每天使用抖音的时间远远超过其他APP。 每次看到有趣的内容,她都会动动手指点赞、留言。 每次她收到抖音好友的通知,她也会点进去看看。 她绝不会错过私信、群聊的内容。
“在没有抖音之前,我的社交圈很单调,只有几个年龄相仿的老人邻居。有了抖音之后,我感觉我的社交圈突然变宽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都可以和我聊天。”她笑道。 表达。
为什么老年人喜欢抖音?
去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与抖音联合发布了《中老年人短视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中老年人中,超过60%的人认为短视频为他们“增加了生活乐趣”,约50%的人认为短视频帮助他们“跟上时代潮流”。新闻”,近 25% 的人认为短视频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最新新闻”。 这让他们更容易“关注朋友并与朋友互动”和“增强与孩子的沟通”,约20%的人认为他们可以从短视频中“学习新知识”和“学习一些技能”。
记录美好生活瞬间
除了观看别人拍摄的视频外,抖音也是一个不错的录音工具。
10月7日是阴天,但丝毫没有影响陈新平外出的心情。 一早,她就约了几个老姐妹去微信游览令湖风景区。 大家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一边用手机记录下美好的时光。
陈新平几年前退休后,她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只要有时间,她就会和闺蜜一起去各地旅游。 她的足迹遍布中国各地。
“以前我拍照片发朋友圈,后来抖音火了,为了不落后,我也开始拍短视频上传。” 渐渐地,抖音取代了微信,成为陈新平首选的社交媒体。 工具。
如今,抖音已经成为陈欣萍记录生活的朋友圈。 拍完漂亮的照片后,她配上音乐上传; 吃完美味的食物后,她将它们制作成视频并上传; 当她看到美丽的风景时,她拍下了照片并上传......
为了让视频更加美观,陈新平还学会了如何使用剪辑工具。 “抖音上有博主教你如何制作视频,所以我就跟着他们一步步学习。 即使太难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我可以删除场景、添加特效等。”
自从接触抖音以来,陈新平已经拍摄了256部作品,收获了426名粉丝。 “这些都是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照片,记录下来的时候我很开心,以后再回顾它们我也会很开心。”
和陈新平一样,1955年出生的郭丽华也喜欢用抖音记录生活。
“我去年才接触抖音,周围的朋友都在玩,所以我就下载了。” 郭丽华说,她一开始并没有拍照,只是看了别人发的视频。 “看多了之后,我就萌生了自己拍照的想法。”
郭丽华拍摄的第一条视频是在微信上的卫星城。
“那里有一片花海,非常漂亮,那天我看到之后,就拿起抖音拍了一个简单的视频。” 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个短视频居然得到了很多评论和点赞。 这让郭丽华有了继续拍戏的信心。
此后,每当出去玩,看到美丽的风景,郭丽华就会拿起手机拍张照片,编辑一下,上传到抖音。 “除了我认识的朋友,一些不认识的网友看到好内容也会评论、点赞。我每次上传视频,都会时不时打开抖音看看,互动一下每个人。”
打开抖音浏览一下,可以看到有很多老年博主。 他们拍摄的内容包括分享自己的生活、展示自己的才华、教授烹饪技巧,以及一些自己设计的笑话。 家住椒江的梅子就是其中之一。
梅子今年60岁,擅长跳舞,是社区排舞队的成员。 她喜欢在抖音上分享自己的日常舞蹈。
“每天早上5点,我就会起床跳舞,架起三脚架,打开手机录音录制。录制完成后,编辑、设置音乐,上传到抖音。” 梅子说道。
她的视频总是有很多点赞和评论。 “网友的鼓励是我做视频的动力。” 衣着时尚的老人笑着说道:“感谢抖音这个平台,让我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
短视频让一些老年人上瘾
当老人沉浸在的世界里时,孩子们开始担心——如果沉迷于怎么办?
“我上学的时候,父母总是叮嘱我不要盯着电脑和手机。 现在情况正好相反。 他们可以整天在家看短视频,不做家务,也不出去散步。 有时他们甚至熬夜到深夜。 两点钟之前别睡觉。”在椒江工作的小王去年春节给父母换了新的智能手机,他想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却发现父母沉迷于短视频,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尤其是我妈妈,手机从来不离开。她不是在刷抖音,就是在抖音上和网友聊天。有时她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很长时间,就是为了拍抖音。” 小王很苦恼,暗自以为我提醒了妈妈几句,可她根本不听。
最近,微信上的周子阳老是听妈妈咕哝,看不清楚。 她原本以为是老花眼,就带着妈妈去眼镜店配了一副老花镜。 验光结果显示,老人是近视眼。 这让她震惊。
“我想我开始使用抖音了。” 回忆起母亲总是坐在沙发上拿着手机看短视频的场景,周子阳说:“我母亲沉迷于抖音,白天晚上都会用,有时我们也会用抖音。”饭桌上做。老年人听力不好,用抖音的时候声音总是很大。有时我爸爸也和她一起做,两部手机上的声音此起彼伏,就像在菜市场里。”
周子阳对此很苦恼。 她劝妈妈减少刷抖音的频率,但她不听。 她也考虑过让父母戴耳机,但认为老一辈人没有这个习惯,长时间戴耳机会损伤听力,所以只好放弃。
“其实,我更担心他们的健康。一动不动地坐着,一直刷抖音,对他们的健康有害。” 周子阳无奈地叹了口气。
像小王、周子阳这样的问题儿童还有很多。
国庆假期,家住临渭新区的小赵抽出时间去乡下看望奶奶。 她发现,老人一坐下,就会拿出手机刷抖音。 “我奶奶70多岁了,一个字也看不懂,以前她用的是老年人手机,去年我给她换成了智能手机,现在每次回去都看到她拿着手机打电话、看短视频,声音开得很大,声音很大,整个屋子都能听到。”
看着奶奶沉迷抖音,她不禁担心起来。 “总是坐着刷手机,会加速她身体机能的退化,影响她以后的正常生活。”
对于老年人沉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雷翔有一些看法。
在她看来,老年人沉迷和青少年沉迷游戏背后的成瘾机制与微信不同。
“一般来说,老年人沉迷或看直播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兴趣爱好较少,二是需要情感寄托。现在是网络时代,年轻人不能放假回来,除了刚到家时和父母聊一会儿话外,更多的时间就是坐在沙发上玩手机。 “就是和父母的情感互动少了,没有爱好的老人也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虚拟现实上。在这个世界上,抖音已经成为了老人的情感寄托。”
如果想让老人少花点抖音的时间,雷翔建议孩子们应该多关心一下父母。 “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尽量多和他们聊天。即使孩子对他们谈论的话题不感兴趣,也要尽量给他们一些积极的反馈。这样,父母就会感到被喜欢和被需要。” ”。
另外,孩子还可以引导家长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 “比如多带家长出去散步、鼓励家长读高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