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中有实时位置分享功能。 在某些场合,比如约好朋友在陌生的地方见面,双方可以同时开启此功能,以便尽快找到对方。
但如果这种位置和行动轨迹的分享成为一种日常,你愿意吗?
这两天,某地图应用推出了类似功能的“家人地图”,网友们顿时疯了。 有人说,如果家里有老年痴呆症老人,那就很有用; 另一些人则认为“即使是家庭成员也需要隐私和自己的空间,不需要时刻被人注意”。
实时分享地址位置
以及手机电池等信息
打开这个地图应用,使用“我的-家庭地图”找到这个功能。
第一次使用时,首先会出现一个选择界面:“创建我的家庭地图”,或者输入亲友给出的密码加入他们创建的地图(最多12人)。 在这个界面的漫画上,还有两句话:“妈妈刚刚离开家”和“爸爸距离我有18公里”。
点击“创建我的家庭地图”,弹出“家庭地图服务协议”。 之后,将App提供的密码发送给您想要加入的家庭成员。 对方同意后,“家族地图”就被激活。
我请一位同事尝试一下。 创建成功后,我们双方的手机界面上都出现了对方的头像,并且显示了对方的具体地址和距离,以及手机电量(具体定位略有偏差,可能与室内信号)。
手机显示同事距离我53米,手机电量39%。
然后,选择“关闭家庭地图”,弹出“确认解散当前家庭地图”询问框后,“家庭地图”就会立即解散,相当方便。
据官方介绍,“家庭地图”功能还可以为家庭成员设置“亲友位置提醒”。 即设置以某个地理位置为半径150-2000米的提醒。 当家人到达或离开安全半径时,都会收到消息提醒。 “家史轨迹记录”可以准确记录对方最近72小时的行踪,追溯其去过的地方。 用户还可以在家庭详情页面添加家庭成员的电话号码,发现问题时一键拨打电话。
“检查帖子”的新工具?
在创建或接收加入“家人地图”的密码之前,App会弹出“家人地图服务协议”。 协议条款包括,例如,激活服务后,“××将记录您与家人的关系,实时定位您当前的位置,并与每位家庭成员分享您的位置信息。” “我们非常重视未成年人。 个人信息保护,如果您是14周岁以下的儿童,使用本服务前需要征得监护人的同意。” “使用本服务时,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秩序和良好习惯,并尊重家庭成员的个人隐私。”...
也就是说,该功能已告知用户相关隐私规定,同时用户必须确认授权后才能使用。
此外,加入 Maps 的用户可以选择不共享其位置。
即便如此,“家人地图”功能自前两天上线以来,还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很多人点赞:“我个人觉得这个功能非常好,对于老人和小孩的定位非常好。” “这对于处理失踪人员和绑架事件非常有效。”...
也有不少网友提出质疑。 主要关注的是:这个功能会不会侵犯个人隐私? 甚至成为夫妻之间的“检查”,或者老板用来监督员工的“新工具”。
“家人之间再亲密,还是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就像你不能随便浏览伴侣的手机,也不能随便进入孩子的房间一样。” “一个可以让你随时查看家人在哪里、去过哪里的功能,真的可以帮助家人联系更频繁吗?”……
“家庭地图”的产品经理,一位90后的女孩,写了一封“让监护人看到”的信,解释了推出该功能的初衷。
她表示,《家庭地图》准备已久。 其初衷是为了家人共享一个地图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可以随时看到家人的位置和轨迹,家人也可以进行更多的虚拟互动。
她坦言,“这是一个探索性的产品。” 根据该功能上线前的调查,用户的反馈有两种:欢迎和犹豫。 前者占70%,主要是60后、70后、80后;犹豫者占30%,主要是90后、00后。
“年轻人对这个产品的抵触情绪更大,这是意料之中的,也是合理的。”她说。
类似的位置功能和应用程序已经存在
事实上,在这张“家人地图”出现之前,手机定位功能和应用就已经存在。
除了前面提到的微信之外,苹果还内置了适用于 、iPad、iPod 等的“查找”应用,通过该应用,用户可以快速定位不同的设备,并与家人和朋友分享位置。 iOS自带的地图应用还支持“共享到达时间”,这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与地址簿中的任何人共享自己的位置、路线和目的地。
在各大移动应用商店中,有很多被贴上“定位神器”标签的应用。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个人隐私的泄露也变得越来越容易。
有人认为这种定位功能本身可能并没有错(它只是一个工具)。 就像《家人地图》的产品经理出发点很好,要看实际使用的人的目的。
但也有人认为,个人信息属于个人,各大互联网公司不应该总想把个人信息做成“产品”。
在争议中,不少网友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例如,有人问:“是否可以从产品设计上限制用户?这样可以保证在特定情况下使用,避免对家庭成员的保护变成非自愿监控。”
你怎么认为?
网友热议:
@zh:如果您有恶意,请不要使用任何东西。
@:如果你可以选择确保它不被泄露,我认为你在家里分享它就可以了。 只是怕公司上班时用它来检查。
@利安:这个功能是一个导致冲突和倒退的工具。 恐怕微信上找不到。 如果我找不到,那是因为对方不想让你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