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第十二届“傲骨幽香”蜡梅迎春文化展开幕

2023-12-26
来源:网络整理

中新网微信1月18日电(徐静)制作福字、画梅花、摆兔灯……18日,颐和园第十二届“傲香”梅花腊梅迎春文化展在推出。 百余盆梅花、腊梅等十多个品种的植物盆景,香气四溢。 大年初一至初五,结合展览开展寓教于乐的青少年科普活动,为游客带来农历兔年的春天。 的祝福。

图为游客在颐和园参观第十二届“傲香”梅花腊梅迎春文化展。徐静 摄

梅花是中国传统花卉,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乾隆皇帝修建清漪园(颐和园前身)时,在万寿山、玉兰殿、乐寿殿等处放置了盆梅花、蜡梅,并亲笔题词“金盆香透老梅花”。 ”和“盆里梅梅白玉”。 《奋发图》等咏梅诗。

此次开幕的“傲香”梅花梅花文化展位于长官塘景区。 展出梅花、腊梅树桩盆景等植物百余盆,十多个品种。 红李子、白李子、粉李子看起来像星星。 梅花盆景中还展示了古桩盆蜡梅盆景。 鹅黄色的蜡梅花给游客带来春天的温暖感觉。

图为孩子们参加与本次展览同期举办的科普活动。徐静 摄

展览由两个展厅组成。 展厅以清代《朱伯轩梅书》为主要背景素材。 还以历代书法家书写的“梅”字和历代梅花名画为背景,衬托梅花、蜡梅的雍容华贵。 魅力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展出的梅花、蜡梅盆景,与岩石、苔藓、枯树搭配,呈现出“地缩一寸”与“日行万里”的巧妙对比,给人以深刻的知性意境。过去与现在,一朵花。

18日下午,在长官塘景区西配堂,今年上二年级的香香在纸上盖上了梅花形状的印章,然后用画笔勾勒出树干和树枝。 另一边,工作人员正在教两个女孩制作兔子形状的布袋。

据了解,大年初一至初五,长官塘景区西配殿将开展寓教于乐的青少年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分为“妙手美香”和“瑞图迎福”两个系列。 其中,“妙梅花香”活动有科普讲师带领孩子们了解梅花、赏梅、吟诵梅花诗。 孩子们还可以参与印梅花袋、画梅花笔记等; “瑞兔迎福”系列用DIY手工作品带领孩子了解生肖文化。

颐和园副院长王树标表示,值此春节之际,为了让游客在游览颐和园时获得更丰富的文化获得感和满足感,颐和园持续打造“骄傲”和香”春节文化展,通过现代文化展示传统园林文化。 这种形式服务大众,直达人心,让鲜花迎春的文化传统为首都市民和游客的春节文化生活赋能、增添色彩。

图为游客在颐和园参观第十二届“傲香”梅花腊梅迎春文化展。徐静 摄

春节期间,颐和园为游园游客准备了“新年游园大礼包”。 有体现古典文化的文物特展、《园论四——此景此园》、《傲然香》梅花、梅花文化展; 有适合亲子参与的昆明湖冰雪文化活动; 还有教育活动、趣味青少年科普活动,让游客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过节。

“傲香”梅花腊梅迎春文化展由颐和园管理办公室、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 这是2024年“海之春”新年文化季系列活动之一。 展览为期12天,即1月18日至1月29日。 (超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