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化老师奔着让学生“考清华考北大”

2023-12-26
来源:网络整理

“它们每个人都承载着一个小宇宙,触摸时似乎会产生火花。”

有人这样形容开设在线课程的名师。

来自知名教育机构的数理化老师致力于帮助学生“考上清华北大”。 “传授知识,解惑。

疫情下的在线教育行业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但这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艰辛:比如,长时间、夜以继日的工作; 比如,行业标准越来越严格,而且一次又一次转型。 那本事,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远不是“天赐粮食”那么简单。

著名物理老师,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

“系好安全带,老司机要发动车了。” “如果刺激的话就来666吧!”

一堂高中生最害怕的物理知识点《磁场中的圆周运动问题》,在《有道精品课》名师李楠的网课上,似乎并没有那么难。 ”。 一个半小时仿佛“嗖”的一声就过去了。

李楠有着典型的男性工程气质,脸型瘦削,发型和衣着整齐,戴着金丝眼镜,说话清清楚楚。 他的高中物理课在网上很受欢迎。 每天至少有1万到2万人观看在线直播。 疫情期间,观众翻倍,有学生,也有同事。

控制场面的节奏并不容易。 李楠在课堂上“卖萌”只是为了给学生一些学习物理的信心,而核心竞争力并不靠这些。 以“磁场中圆周运动问题”为例。 这门课他已经讲了三四百遍了,讲解学生会如何反应,哪些知识点需要放慢速度,以及递进关系是什么。 ,他就算闭着眼睛也已经知道了。

但每次直播都是“新”的。 每节课前,团队中的其他老师都会帮助收集学生的数据。 李楠根据参与者的地域和学习基础调整策略、改变节奏。 他自信地告诉记者:“每一堂课都是量身定做的,我可以保证80%的学生都会有很多收获。” 为了得到在线学生的反馈,他会在直播过程中时不时停下来问:“你明白了吗?” 你明白吗? 懂就回复1,不懂就回复0。”

李楠上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爱上物理和这门学科的逻辑思维方式。 他告诉记者,很多学生线上表现不佳,但线下课堂表现不佳的学生总有“被遗忘”的感觉,不敢提问、不敢发言,但线上可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表达。 他希望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被关心。 在“爱上物理”的过程中,有的同学从不及格到及格,从“课本第二”到“一流”,从“双一流”到“清北”,真是令人兴奋。

他本人是一位学术大师,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航空航天系统工程师。 后来他成为“有道”的全职物理老师,专注于直播课。

没有人能轻易成功。 这位“名师”至今仍保持着每天15小时以上的工作节奏:8点起床,坐在电脑前备课、研究、讨论、取长补短。 他通常晚上10点开始直播,下课后继续在线回答问题。 。

疫情发生以来,李楠比以前更加忙碌。 除了常规的收费课程外,他还开设许多公益课程,为湖北学生免费上课。 他觉得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成绩。

他曾经计算过,一个重点中学的优秀教师,三年内培养一个不到200名学生的班级,而他整个教学生涯最多培养3000名学生。 而他自己在一堂课上就超过了这个数字。 “它的传播力很强,非常鼓舞人心。 这也迫使我提高教学质量。”

疫情发生以来,李楠“焕发了活力”。 在线教育行业蓬勃发展,用户需求更加强劲,家长认可度也不断提高。 这让他更有信心在这条赛道上“继续跑”。

记者问:“老师们跑去当主播,会抢走你的工作吗?” 李楠觉得“线上名师”和“线下优秀教师”是完全不同的定位,他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做到极致,尽最大努力扩大知识传递的受众。

那么如何解决“在线教育无法真正掌控学生”的问题呢? 李楠也觉得这不是问题:现在,他已经开始尝试技术手段,让学生拿着智能笔,在课堂上互动。 他还给学生留了作业,增加粘性、巩固教学效果,并通过大数据收集学生信息。 “不用看脸”,根据人的需要来教人。

组织在选人时变得越来越重要

网课名师的崛起,也让教育机构更加挑剔,选拔教师的标准也变得更加“苛刻”——首先,不一定是师范毕业,但必须知识渊博,尖子生; 还要有个性,有独特的招数,有自己的能量场; 最后一个优点是它具有最好的外观。

严格标准之一,最有可能“出圈”的就是数理化老师,因为他们拥有实用知识,最有考试准备。 学而思网校数学老师朱涛就是其中之一。 有些人甚至偷偷录制他的课程并在网上出售。

“涛哥”的教导可以说是“可圈可点”。 他带领的学生高比例考入重点中学高中,其中不少是竞赛优胜专业人才。 此外,他也愿意在群里和家长交流,或者直接帮忙解答问题,讨论教学方法。

也许像李楠、涛哥这样的人,是所有教育机构都趋之若鹜的——你不需要是演讲高手,但一定是成绩提升高手; 必须有与家长沟通的能力,有较强的客户服务意识,能够识别学生的痛点并开出合适的药物。 融入产品开发。

“唯教育”曾为“名师”设定公开标准:零投诉、续课率80%以上、教研能力突出。 所谓“持续率”是针对K12辅导教育,要求老师有持续吸粉的能力。 在许多机构中,这通常与工资直接相关。

在“猿辅导”总部,一排5平米的直播教室里,每个隔间都有一面色彩缤纷的墙。 学生们透过屏幕看到的是一个风格各异、精美的直播背景。 老师们无论男女,都盛装打扮,给小孩子们授课。 他们还戴着装饰性头带,看起来像儿童节目主持人。

为了培养师资,这所教育机构使出了浑身解数。 每个学科都挑选成熟的教师作为培训师,为新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复习,解决各种细节问题。 通过试炼PK比赛后,终于可以登场了。

“中作邦”有一套“魔鬼选拔标准”,老师的招聘率一直很低。 所有在职教师从师资培训阶段到后期备课都有标准化的输出流程。

“童子军”是很多培训机构的专业人士。 他们去各个院校寻找尖子生,早早锁定这些人,一毕业就签约,培养他们成为导师。

一些机构还利用培养明星的方式进行“师资培训”。 分析提炼每个老师的特点,定制适合自己的表演方法。 比如语文老师喜欢武侠小说,可以融入到课程设计中; 英语老师习惯了世界名著,在课堂上也能引用,这些效果都很好。

有趣的是,名师们都觉得“上课就像一场表演”——这大概就是在线教育体力要求高、难度大的原因:面对空荡荡的房间和镜头,整个过程都要保持激情,思考问题所在。对面的。 房间里坐满了学生。 与此同时,核心要求——提高分数——并没有改变。 难怪很多名师也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当老师越来越难了。 不仅需要强大的专业知识储备、严谨的逻辑表达能力,还需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演讲能力,以及演员的镜头感。 ”

短视频网站,网红“个体户”在营业

还有一批不隶属于机构,在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短视频网站“个体户”,另辟蹊径。

一位教英语的老师最近在抖音上有点火。 他能说一口纯正口音的英语和西班牙语。 他长得不是很好看,但是是一个很棒的博主,语言能力也很在线。 他能模仿《红色警戒》中的俄语英语,表达出俄语“”音的精髓; 他解释了抖音神曲中一些奇怪的英语发音,它们是由口语简化而来的。 同学们看完后,过目不忘; 他地道的外语和带有浓重口音的普通话莫名地增添了欢乐。

大神是谁? 1992年出生,祖籍四川。 他的“工厂背景”是机械工程,他最初是一名海员。 当了14个月的船员后,他决定离开大海。 随后他辗转微信和成都,做跨境电商和外贸销售。 2016年,他回到成都,到线下机构做英语培训。

现在,他全职在家工作,在抖音上教授英语口语。

另一位抖音教学大师名叫勇格。 正如他的个人简介中所说:“集八块腹肌和书法于一体的笑话老师。” 此外,他还专门解决高考数学最后一道大题。 听过他课的学生都说,他能解决各种难题,就像厨师解决牛一样。 他可以在一分钟的短视频中解决柯西不等式、同质化和三元平均不等式。 说清楚。 评论区“井井有条”,前排是“班代表”,后排是问题讨论。

他自创的《高考数学秘诀精选》价格低廉,已售出3000多册。 有人有了“意外收获”:他的字写得很漂亮,即使看不懂内容,也能感受到数学和科学的美。

这些垂直于教学领域的老师,淹没在大量的娱乐内容中,并不为公众所知。 他们也被更多人看到了疫情下在线教育行业的“风景”。 像何勇师兄这样性格鲜明、风格突出的老师越来越多。 15秒的短视频看似创作门槛不高,但却是一项考验精简能力的技术活。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抖音老师多为个人或工作室团队,包括中小型培训机构的老师、在职教师、教育自媒体从业者等。 一些领先院校的教师尚未大量进入。

我们到底爱网红老师什么? 可能是择校、留学时的分析的轻松,可能是讲解四维空间、成长理论时的理性与智慧,也可能是讲情境时的深入讲解。 ..

总之,以人为核心,人的魅力显现,知识与疑惑的传授变得更加顺畅。 因为他们的缺点无法通过屏幕感受到,所以大家都将他们视为精神偶像。 在人格魅力的弧线下,知识变得特别容易吸收。

记者手记

互联网让知识传播没有围墙

栾引智

疫情之下,关于在线教育的争议声音颇多。 有人认为机会难得,有人则抗拒。 然而,这种形式让一批“名师”名声大噪却是不争的事实。

他们或许很年轻,个人风格突出,或许有点不守规矩,但他们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习变得有趣、平易近人,不再让学生感到害怕。 他们在教导学生、解惑方面的工作值得赞扬。

采访中,多位在线教育老师告诉我,他们最近给湖北的孩子和边远地区的孩子们上课。 有些地方可能没有优质的学校和优质的师资,学习条件远不如北上广深的孩子。 但只要他们有电脑、有手机、有网线,就可以享受和我们一样的教育,有平等的机会。

从这个角度来看,得益于互联网,知识的传递不再存在围墙,让更多的人有幸沐浴在知识的阳光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