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 全市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18起,抓获352人。 其中,疫情相关期间,全市公安机关共抓获涉疫情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131名(外地协助抓获28名); 年内,推出“假网购”、“网恋投资诈骗”等三个“飓风”系列集群。 专项行动共捣毁犯罪窝点2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50名,破获案件116起。
✔在市反诈骗中心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累计预警劝阻次数已间接避免公众损失约4.6亿元; 已查询涉案电话号码; 共查询7951个银行账户,260个涉案账户已被停止支付。 缴纳赃款2058.9万余元; 成功返还被骗受害人177.2万余元。
因为银行卡、电话号码、网站信息都是假的。
办案民警与骗子斗智斗勇的程度,
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因此,为了避免上当受骗,
最重要的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每当涉及转账和汇款时,请务必小心。
这些诈骗“套路”必须“杜绝”!
套路一丨代理信用卡、贷款诈骗
骗子通过微信群、QQ群等媒体发送信息,提高信用卡额度、套现信用卡、申请大额信用卡或申请大额低息贷款。 他们冒充“银行短信”、“银行电话”,邀请持卡人增加信用额度,诱导其增加信用额度。 持卡人按照其要求进行操作,骗取用户信息; 发布信用卡套现广告、骗取信用卡密码、透支卡内资金的; 以大额低息贷款为诱饵,通过收取中介费、预付利息、押金等方式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
任何不需要签订合同的贷款都是不可能的。 选择正规融资渠道; 通过正规渠道申请信用卡,不要相信所谓的“信用卡机构或人员”; 不要告诉他人动态验证码、银行卡号、有效期、信用卡信息。 背面签名行末尾有一个三位数的验证码以及其他重要的银行卡信息。
套路2丨打工诈骗
很多兼职信息都发布在各种QQ群、微信群里。 大部分工作内容都是网上订餐。 发帖者声称“回报率高”、“工资按天发”、“不占用时间”。 骗子利用高额佣金作为诱饵来吸引当事人。 ,要求他通过刷单兼职,并承诺提现。 当诈骗订单金额较大时,会以系统卡单、系统错误、账户激活等为由,要求当事人继续伪造订单或汇出押金,骗取金额。
警方提示
在通过网络平台找工作或兼职时,不要盲目被高薪所吸引,不要抱有“乘小利”、“轻松赚钱”的心态,更不要“贪小便宜”。不要随意点击不熟悉的链接; 找兼职时,应到正规公司或中介机构,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对方要求预付押金等费用时,一定要保留注重风险意识; 网络订单诈骗属于违法行为,应避免参与此类工作,遇到诈骗应立即报警,并将对方的QQ、微信聊天记录、电话号码等保存给警方,以便警方解决。案件。
套路三丨冒充网购客服退款诈骗
骗子通过黑市购买受害人的个人订单信息,冒充购物平台客服或快递公司,以“退款、退货、赔偿”等利益刺激受害人进行相应操作。 或者冒充平台客服说:“您已经加入平台,不取消就扣会员费”。 他们利用受害者对借贷平台不熟悉的情况,或者利用钓鱼链接、恶意二维码等方式将钱打入自己的账户。 。
警方提示
当您接到自称卖家的电话称需要退款或还款时,必须亲自登录官方购物网站查询。 不要点击所谓商店提供的网址,也不要在这些网页上填写相关信息; 在使用各种购物平台APP时,客服人员不会要求用户提供个人银行卡信息或转账。 切记不要将钱转入陌生人的银行账户或第三方支付公司账户; 当网购出现质量问题或订单错误,要求退款或退货时,请通过正规渠道核实官网交易信息或获取官方电话验证; 银行发送的验证码必须妥善保存,不得轻易泄露。
套路四丨冒充熟人进行电话诈骗
冒充领导或老板的伎俩是“猜我是谁”的升级版。 骗子直呼其名:“明天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受害者问道:“那是总统吗?” 骗子的回答是肯定的。 第二天,骗子再次打来电话,告知正在开会。 他找借口要求给客人现金。 随后,骗子会要求将钱转入某个账户,骗子会多次重复诈骗,直到受害人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警方提示
如果遇到以上情况,一定要仔细核实。 对于此类身份诈骗,需要进一步核实后才能得到结果。 1、如果亲戚、朋友、同事、领导等突然在社交软件上提出借钱、汇款等请求,特别是请求向第三方陌生人账户转账或直接付款,请务必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线下确认:电话或其他方式。 2、如果对方表示不方便打电话,可以提出私人问题,以核实对方身份。 3、如您转账后发现自己被骗,应尽快拨打“110”报警,准确提供转账金额、转账时间、对方账户名称等信息,并配合警方处理止损并收集证据。
套路五:网恋诱发赌博、投资诈骗
骗子在佳缘、百合网、珍爱网等交友网站或普通社交软件上结识了人,包括在漂流瓶、摇一摇等上认识的人,并发展了恋爱关系。 骗子在取得受害人信任后,通过让受害人参与赌博或购买彩票等方式骗取受害人钱财。
警方提示
网上交友时要小心。 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互联网是虚拟的。 通过网络交友,一定比在现实社会交友更加谨慎。 如果遇到异常热情、接触时间短的情况,就主动要求建立关系。 正在恋爱中的人更要提高警惕; 对于深度交友,尤其是交友网站、社交网站、交友软件上的交友,一定要了解清楚。 准备深度约会时,一定要核实信息,防止对方利用虚拟身份进行诈骗,不要轻信网上发的图片、视频,谨防甜言蜜语背后的陷阱; 与网友接触时,不要贪婪,不要随意转账、汇款。 当素未谋面的网友突然提及房产时,要提高警惕,不要被糖衣炮弹冲昏了头脑。 。
套路6丨QQ(微信)冒充老板(亲友)诈骗
骗子盗取QQ、微信号码,冒充留学生向家长要钱,或者冒充公司老板要求财务人员将巨额资金转入指定账户。 有的情况下,骗子将财务人员拉入所谓的“公司高管群”,多名“领导”轮流下达转账指令,迷惑财务人员。
警方提示
添加好友需谨慎; 如果QQ、微信被盗,请立即通知亲友,防止冒用您的名义进行诈骗; 财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工作流程办理财务事项,不得因特殊原因违规操作; 请勿使用QQ、微信在线办理财务事宜,所有涉及资金转账的事项均须当面或通过电话核实。
套路7丨假冒购物诈骗
诈骗者通过虚假网站和社交媒体发布虚假信息,以低价为诱饵,吸引受害者完成付款或提供商品,导致自己的资金损失。
警方提示
选择正规的网购平台进行交易,购物过程中不要直接向对方转账; 选择正规的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收到货并确认无误后才向对方转账; 切勿将钱转给另一方。 如果你贪图便宜,尤其是在网购时发现一些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的商品时,你一定要提高警惕。
套路八:冒充检察官诈骗
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官进行诈骗,一般是指以涉嫌违法犯罪为由,要求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的方式。 为了显示真实性,骗子甚至会制作虚假的逮捕令,以达到操纵受害人的目的。
警方提示
注意来电号码。 这些犯罪嫌疑人的电话大部分是通过GOIP设备和软件从海外拨打的。 如果出现此类异常,基本可以判定为诈骗者。 犯罪嫌疑人大多以团伙作案,来自南方省份。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说话带有南方口音。 当来电者不遵循共同的语言习惯时,你就应该怀疑; 检察官和执法人员绝不会通过电话通知您涉案或要求您将钱转入其他账户,更不会让您浏览互联网。 您自己的通缉令或逮捕令,或将此类材料邮寄给个人。 凡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要求转账、汇款操作的,均属诈骗行为。 切记不要相信或者转账; 如果实在无法辨别真伪,可拨打110核实了解情况。 如果不清楚对方的电话号码,请务必拨打对方号码当地的110进行核实。
套路9丨投资理财造假
诈骗分子以高回报、快钱为诱饵,诱骗受害人下载理财APP软件,在线投资理财。 受害人提前投入少量资金后,骗子首先让受害人获利并获得信任。 受害者投入大量资金后,会发现无法提取现金,软件也无法打开。 最终,一切都是徒劳。
警方提示
投资者对超高收益投资应保持警惕,不要被一时的高利率所迷惑,不要相信只赚钱不赔钱的“交易”; 不要相信陌生人发来的“盈利图表”。 如果你不加入,你就会成为陌生人。 人们的“投资团”不要相信“营业执照”,不要做“国际贸易”; 不要将资金转移到不明的个人账户。 向平台注入资金时,需多方验证是否合法、正规。 一旦遇到欺诈,请保留您发送或转账的资金。 并立即报警。
套路十:虚假网站和链接诈骗
犯罪分子制作赌博网站、优惠充值网站、返现APP、提高信用卡额度等虚假网站,然后通过短信、QQ群、微信群进行推广,引诱受害人点击虚假网址和链接,诱导受害人输入自己的银行账号、手机号码、验证码等信息进行诈骗。
警方提示
不要被低价、折扣所诱惑,尽量登录知名、可信、安全的网站,并仔细检查网站网址,防止登录假冒网站; 上网时,不要点击或扫描非聊天工具发送的链接。 二维码。
上述“十大最常见的互联网电信诈骗类型”,
都是血汗钱堆积起来的案例。
请大家赶紧查看一下吧!
但…
如果你身边的亲人或朋友遭遇不幸
遇到“电信诈骗”怎么办?
这份《避险指南》速get√
全国打击诈骗!
牢记“三不超过一”的原则,
保留我们的“钱袋”:
不要点击未知链接。
不要相信给你打电话的陌生人;
个人信息不会被泄露,
请核实转账、汇款情况。
如果您遇到电信网络诈骗,请拨打110报警!
数据来源:微信市公安局
莫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