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青少年”的烦恼
常涛中信经纬
时针指向凌晨两点,许放还没有睡意。 她原本打算十一点睡觉,结果因为刷抖音笑话,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三个小时。 许放虽然只玩了两天,但已经深深投入其中。
相比之下,秦雷算是抖音老用户了。 他也和许放一样经历过一段网瘾期,但最近,他打算卸载抖音。 “我就是不想看了,刷多了就无聊了。”
资料图中,新经纬常涛摄
“抖音很受欢迎,但我打算卸载它。”
“小猪佩奇是怎么成为社会人的?” 当我看到答案茶、海底捞抖音套装、土耳其冰淇淋、小猪佩奇手表等越来越多的抖音笑话在朋友圈充斥屏幕时,在互联网公司做营销的我徐芳也想下载抖音体验一下。 “我当然不能落后。”
抖音于2016年9月上线,最初是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 用户可以拍摄15秒的视频并使用该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创建特效并选择配乐以形成原创作品。
2018年3月19日,抖音的由“崇拜从这里开始”改为“记录美好生活”,这与竞争对手快手的短视频“记录世界,记录你”非常相似。
借助社交平台、口碑和铺天盖地的广告,抖音用户数量快速增长。 在 (艾媒咨询)2018年2月短视频平台排名中,快手、秒拍、抖音分别以2亿、1亿、9653万用户位列前三。 但从用户增速来看,抖音以76%的增速位列第一,快手的增速仅为10%,秒拍则跌至5%。
“抖音这么火,我的大部分朋友都是抖音的粉丝,朋友聚会的时候都在抖音上讲笑话,不追都难,不追都难。”秦雷说。
这一个月来,“刷抖音”已经成为秦雷最常做的事情之一。 他在乘坐地铁、吃饭时、睡觉前、有时走路时都会这样做。 “它有一个15秒的视频,节奏快,能够不断呈现新的内容,而且内容很搞笑。而且,抖音的短视频播放是竖排全屏的,不显示时间。时间会在你不注意的情况下通过。无法停止。”
郭卫峰是一位在抖音平台上拥有数千粉丝的专家。 一年前,他从直播平台转向抖音。 郭卫峰也认为“抖音确实挺让人上瘾的”。 在他们的“圈内人”眼中,抖音与其他短视频平台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视频版的微博,或者是视频版的QQ空间。
“打开抖音最有趣的方式就是边看视频边看评论,每一条评论都很有趣。也许一个视频在你看来很平常,但当你点开评论的时候,你会恍然大悟,被戳中到了笑点。得益于此,它与粉丝的粘性和互动度很高。另外,这就是抖音的社交属性,你可以像微信、微博一样@抖音平台上的好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秦雷开始反思自己对抖音的沉迷。 “如果你花太多时间在抖音上,你首先会感到很焦虑。无法控制自己却一无所获的感觉不好。看太多也会产生一些审美疲劳。大约两周后,你就会你会发现抖音的内容非常同质化,一些最初的舞蹈内容逐渐变成了搞笑段子,没有任何营养。” 秦雷说,“虽然抖音仍然很受欢迎,但我决定卸载它。”
郭卫锋对中新经纬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大多数用户对抖音的态度先快速上升,然后慢慢下降。前两周你会疯狂地滚动,但慢慢地你会发现滚动后相同的表情包仍然存在。有时你只是看到开头就猜测……到最后,很容易就累了。”
此外,据相关媒体报道,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抖音平台上的短视频内容开始“变味”:“一男子模仿抖音偷车牌被抓”、“ “父亲模仿抖音失败,致婴儿脊髓损伤”、“用户在抖音上发布假冒化妆品”等案例不断涌现。
4月2日,抖音短视频上线风险预警系统。 抖音产品负责人表示,该系统会对网站上可能存在风险、引起不适的视频内容进行标记和提示,防止用户盲目模仿。
4月10日,抖音防沉迷系统正式上线。 据官方介绍,防沉迷系统会根据用户的单次使用时间或累计使用时间,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提醒、强打断等警告,帮助用户关注自己的使用时间。
流量变现的紧迫性与品牌的观望态度
用户容易疲劳、停留时间短给抖音带来了流量不足的危机,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抖音商业化的步伐。
事实上,早在2017年9月,抖音就开始了商业化之路。 当时距上线仅一年时间。
当时,抖音产品负责人王小伟在谈到抖音商业化思路时表示,抖音商业化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并不是突然发生的。 对于今日头条是否有变现压力,王小伟表示,他当然会努力争取更好的收入,但公司内部没有硬性目标。
具体来说,他认为是因为抖音的产品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拥有良好的数据和社区氛围。 而且品牌广告的模式此前已经得到多方验证,这种优质内容的营销广告效果非常好。
与此同时,抖音开始了商业化,这对于明星变现甚至成名来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最重要的是,很多品牌都看到了抖音的成长和调性,因此他们的需求也逐渐跟随着。 不过,这种形式才刚刚开始,如何从广告主那里获得更多的预算可能仍然是一个问题。
尽管第三方数据服务商的数据显示,2018年2月抖音月活跃用户数已达1.47亿,但资深互联网视频从业者刘燕飞表示,但抖音考虑流量变现、考虑流量变现,仍然不合时宜。一种盈利模式。 早晨。
“一般来说,日均活跃寿命在30到4000万、月活跃寿命在1亿以上的平台还不足以称为庞大的生态系统,议价能力较弱。如果抖音的月活跃用户能够达到3亿左右,我觉得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时候考虑盈利模式了。
现在张一鸣急于将抖音商业化,因为他烧钱太多了,需要平衡现金流。 当然,今日头条商业上的成功也给了他信心。 ”他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说道。
对于一些中小品牌来说,对于是否在抖音投放广告仍持观望态度。
4月10日,生产旅游产品的李强收到了抖音营销人员的广告报价。 “对方告诉了我三种可以配合的广告形式:第一种是广告性质的短视频,1000次观看20元;第二种是跳转广告,每个2-3元。跳转;第三种比较复杂,视频中会引导用户填写一份反馈表,这张表会被发送回公司后台,填写一张表的费用约为200元。 他说。
李强表示,抖音营销人员向他列出了抖音的几大优势。 “首先是日活跃度高,潜台词是抖音流量很大。另外就是今日头条做了这么久,数据信息非常充足,可以对接借助抖音平台,给用户精准的标签,可以很好地定位营销。”
李强认为,“抖音的变现需求还是很强烈的,毕竟前期他们在广告上花了那么多钱,我对比过抖音平台的广告报价比微信、微博要高。”
李强表示,对于他这样的小品牌来说,最关心的就是流量转化。 “我们目前没有这么大的预算来吸引这么海量的流量,我们想要的是更精准的流量,或者吸引来的流量可以直接转化为交易,然后平台可以根据交易的数量来分钱”。
在他看来,抖音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吸引平台,但流量变现能力稍差。 “跟抖音合作并不能直接促成交易,这样的话,你所有的流量都可能含有水分。”
水流中有湿气,这其实是李强最大的担心。 “我注册了一个账号,上传了两个视频。两天后,我看到账号下有一些评论,它们读起来不像真人说的,而是像机器说的。”
郭卫峰更明白这一点。 他告诉中新经纬,在抖音平台上,用户只能看到每个短视频的评论数和点赞数,而看不到观看数。 “如果你随机上传一个视频,你会发现观看次数是以100为基础的。
比如,只有3、5个人看这个短视频,但它的观看次数就会变成200、300。另外,评论数和点赞数也可以刷。 ”
在视频自媒体“药都学长”运营者季嘉鹏看来,传统的广告模式并不是在抖音平台做营销的最佳方式。 “简单粗暴的信息流广告并不是好的广告体验,建议在接近抖音发起定制挑战或寻求专家、大V合作之前先检查一下口袋里的预算。” 季嘉鹏表示,根据他的观察,目前在抖音上传播得好的营销仍然是品牌或用户传播的。
李强表示,抖音营销人员向他展示的《抖音短视频社交平台营销指南》是由今日头条全国营销中心制作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表明抖音商业化有意复制今日头条模式。 。
刘燕飞表示,抖音本质上是一个创业创意平台,其商业模式不应照搬今日头条。 “抖音应该扮演投资者的角色,支持平台上的一些好想法,这样平台才能可持续发展,”他说。
监管来了,对手就“补”
正当抖音磨刀霍霍,准备在商业化道路上加速时,短视频行业集体迎来监管整顿。
随着今日头条下架三周,内函段子被永久关闭,抖音也从4月11日开始关闭评论和直播功能。对于外界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 另一个坏消息是,微信朋友圈也于4月12日开始屏蔽抖音、微视、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视频连接。
然而,让抖音“颤抖”的远不止监管整顿。 竞争对手适时的“最后一击”也让这场短视频争夺战变得扑朔迷离。
抖音最大的对手一直是快手。 然而,近日,抖音遭到了腾讯微视的强力“封杀”。
4月2日晚,腾讯短视频应用微视迎来2018年首次重大更新,正式复活。 其新推出的4.0版本推出了视频追踪、歌词字幕、AI(人工智能)整形等功能,并接入了QQ曲库。 随后,一张截图开始在各个微信群和朋友圈流传,腾讯微视开始通过大额补贴批量引进优质短视频内容创作者。
截图信息显示,腾讯将加大内容建设投入,并通过现金补贴的方式引进优质人才入驻,补贴期为今年4月至8月,总额高达30亿。 具体来说,微视的补贴分为三个级别。 S级补贴标准为1500元/件,A级补贴标准为500元/件,B级补贴标准为140元/件。
腾讯并未回应截图的真实性,但在公告中表达了企鹅对微视的支持。
郭卫峰向中新经纬提到,微视提供的补贴超出了圈内人士的预期,他的很多朋友已经做好了转用微视的准备。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徐放、秦雷、郭卫峰、李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