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请投票给我的宝宝。 每个微信账号每天只能投票一次。” 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不少市民发现微信群变成了投票群,朋友圈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请求。 帮助您投票的信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种现象让不少市民感到非常厌倦,甚至对微信投票有些抵触。 但由于人性善良,往往很难拒绝,所以他们不得不添加投票微信公众号来帮助投票,然后在投票活动结束后退出。
微信拉票“刷屏”现象引发公众反感
近日,市民黄女士收到多条朋友的“求助”信息:在微信朋友圈或微信群里发送链接,点名要求她帮忙投票。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让我投票给她阿姨,说是选最漂亮的老师,过程很繁琐。” 黄女士告诉记者,投票前一定要关注公众号,投票时一定要填写投票人的姓名和姓名。 身份证号、手机号,如果关注公众号,投票后无法立即取消关注。 这让黄女士非常尴尬。 她认为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参与这样的投票需要填写这么详细的信息,个人隐私得不到保障。 最终,碍于老同学的好意,黄女士还是帮忙投票。
市民林先生也向记者抱怨,现在朋友圈里,投票活动多如牛毛,从先进人物、形象宝贝的评选,到各企业、单位的评选,再到孩子们的评选,写作、绘画、作文比赛等投票活动。 实在是太伤脑筋了。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一些官方微信群和家长群中经常充斥着投票链接。 对此,接受采访的市民更是反感。 他们认为,加入官方群或者家长群是为了方便大家交流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孩子的成长。 他们一看到信息就会打开浏览。 这种拉票行为实在是浪费时间。
究其原因,商家追求“增加粉丝”,市民追求奖品。
微信拉票会给别人带来很大的困扰,那么为什么微信投票活动似乎越来越受欢迎呢? 记者走访多地,了解微信拉票风潮的由来。 大多数微信公众号之所以热衷于进行投票活动,只是为了增加关注度。
记者浏览了市民提供的多个投票链接,发现大部分都是企业设立的公众账号。 选民在投票前往往必须关注公众账号。 从事电商工作的孙先生告诉记者,投票活动之所以越来越多,是商家加大宣传力度,为自己的公众号“吸粉”。
孙先生透露,微信投票对于商家来说往往是一种低成本的宣传方式。 它提供一些奖品和奖金来吸引公民参与。 为了获得奖品和奖金,公民会不惜利用社会力量拉票,这样很容易提高商家公众账号的关注度。 有利于他们快速“增粉”,从而吸引商家在公众号上投放广告。
多位参与过投票活动的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参加此类投票活动的人只是少数,只是为了提高知名度,大多数人主要是被主办方提供的奖品吸引。
毛妮拉票催生收费“刷票”生意
近日,林先生不得不为一位参加医生形象大赛的亲戚“买票”。 当时有亲戚找他帮忙拉票,他只好不断在朋友圈转发信息,但亲戚的得票数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参赛者。
“其实,这很可能是花钱收购‘刷票’生意的事情,看到我亲戚的对手的票数增长得很快,我就知道这里面一定有猫腻。” 尽管他把实情告诉了亲戚,但他还是没办法,只能寻求帮助。 急于获胜的林先生无奈,只好在淘宝上搜索“投票”,找到一个微信账号进行转账,请对方帮他“买票”。 “一张票0.8元,我一共给他买了2000张票,花了1000多块钱,最后我没有获得第一名,估计其他选手也在买票。” 林先生告诉记者,虽然他觉得这种行为毫无意义,但实在无法拒绝,因为他们是“熟人”。
根据林先生提供的信息,记者在淘宝搜索关键词“投票”显示,从事此类业务的商户有8909家。 有的商家头像图片上直接写着“夺冠”、“我是冠军”等,价格大多为1元/张。
对于这种“买票”行为,有法律界人士表示,根据我国法律,拉票本身并不构成犯罪。 我国法律对网络机票诈骗行为没有明确规定,但如果恶意进行机票诈骗,情节严重的将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涉及奖励或金钱利益,恶意刷票以获得更高排名可能涉嫌欺诈。作为选民,应该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公平投票,参与竞争。不应该有‘投票’。” “刷牙等行为都是一种作弊行为。”该人士提醒道。
微信群里充斥着拉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