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真的来了。 今天,我就带大家看看小米汽车的“真面目”。 那我就梳理一下产业链,看看谁生产小米汽车。 最后我们来谈谈汽车产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小米汽车成功的机会有多大?
主要内容:
1.小米汽车长这样
2、产业链布局——小米的朋友圈
3、小米汽车的机遇与挑战。 车企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1.小米汽车长这样
1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的公告》(第377批)和《享受车船税减征的节能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56批),两款小米纯电动轿车上榜。
自2024年3月雷军宣布“我愿意赌上一生积累的所有成就和声誉来为小米汽车奋斗”,这也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个重大创业项目”。 截止目前,小米汽车已经用了31个月的时间才展现出自己的“真身”。
小米汽车的外观曝光后,网友们议论纷纷。 有些人认为小米汽车看起来像保时捷或保时捷。
小米位于微信亦庄的汽车工厂正在紧张建设中。 第一阶段最早将于2024年4月启动,目前已初具规模。 根据此前产业链调研,小米汽车正处于试生产阶段,每周生产约50辆原型车,未来具备年产15万辆的产能。
如今,小米汽车出现在工信部公开名单中,也宣告小米造车项目正式驶入快车道。 按照小米此前的计划,小米汽车将于明年上半年上市。 拥有1万多部小米手机的小米之家将成为小米汽车重要的渠道协同和来源。 预计公司前期将采用自营渠道体系,与手机渠道形成协同,实现生态、渠道、流量共振。
2、产业链布局——小米的朋友圈
汽车是结构最复杂、精度最高的产品。 传统汽车制造有四大工序,分为冲压、焊装、涂装、总装; 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
发动机被称为汽车的“心脏”,底盘被称为“身体”,车身就好比“骨骼”,电气设备就好比人体的“血液”。 它们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使汽车这个大机器能够正常运转。 一辆完整的车辆由近万个独立部件组成。
小米集团长期布局汽车产业链,主要投资汽车动力电池、制造、车联网服务等相关领域。
造车新势力方面,顺为资本于2014年参与发起蔚来汽车,顺为资本于2016年和2024年两次投资小鹏汽车;
自动驾驶方面,顺为先后投资了自动驾驶公司、 ,并投资了固态激光雷达公司北星光子;
车载智能产品方面,投资车内智能交互、智能语音、车家互联等新技术,并参与车联网公司微信博泰B轮融资。
信息显示,这两款小米车型分别为SU7和/Pro。 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轴距,定位为C级车。 制造商为微信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隶属于北汽集团越野车业务板块。
动力电池方面,SU7搭载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SU7 Max/Pro则搭载微信时代的三元锂电池; 电机方面,SU7的电机来自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驱动电机的峰值功率为0.05kW,因为/Pro搭载的电机来自于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并且有就功率而言,有两种选择。
此外,一些企业已经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等公开场合回应了与小米汽车的合作问题。 例如:
金融天语2024年9月在互动平台表示,已获得小米等新能源车型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配套业务; 亚创电气于2024年9月在互动平台表示,已间接与小米汽车展开业务合作,目前处于小批量阶段; 一汽富维2024年7月在互动平台表示,多家子公司已进入小米汽车采购群。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小米汽车概念股整体利润605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75.7%。 其中,16只概念股净利润同比增长或扭亏为盈。 博郡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翻倍。
未来,随着小米汽车的如期量产,将为小米汽车供应链公司带来大量新订单,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小米汽车产业链概念股受华为汽车概念影响,涨幅不小。 一定要远离那些热门、没有业绩、估值高的所谓概念股。
3、小米汽车的机遇与挑战。 车企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汽车行业是一个高度集成的行业,可以带动包括钢铁、制造、能源、电子软件等在内的所有制造环节。汽车生产过程需要设计研究、各级供应商、零部件匹配、汽车制造等一系列协同作业。总装、下游经销商、零售商及售后服务网络、物流运营服务。 如果没有任何环节,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研发、制造、销售等一系列动作。
想要造一辆好车,需要多年的积累。
因此,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丰田、本田、日产、三菱、马自达、通用、福特等德系、日系、美系汽车在街头随处可见。 因为这三个国家的工业能力是最强的。 德国和美国汽车公司通过数百年的积累才得以在世界汽车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被称为“汽车狂人”的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曾说过: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上两个沙发,焊接在一个铁壳上。 吉利第一批生产的100多辆汽车,由于质量太差,几乎没有卖出去。
即使是普通人也知道制造汽车很复杂。 李书福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打造“中国最便宜的汽车”。
吉利集团可以说是中国最早自主生产汽车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造车企业的一个缩影。 长期以来,我们只能生产低端、低价值的汽车。 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没有足够的积累,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外国人手里。 尽管吉利2010年斥巨资收购沃尔沃汽车震惊世界,但仍被认为是“农村青年娶欧洲公主”。
2024年,比亚迪将销售186.85万辆汽车,今年将再销售300万辆汽车。 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将走向全球,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但你不知道的是,比亚迪从1995年开始研发电池,并于2006年发布锂电池产品。国家从2010年开始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补贴政策、研发经费等措施。 还通过政策激励和国产化零部件吸引了特斯拉等外资品牌的进入。 实施技术。 20多年的企业研究积累,加上10多年的国家政策,造就了如今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发展。
如今的吉利已今非昔比。 我个人认为吉利汽车未来有潜力成为全球第三大新能源汽车。
小米在造车方面确实迈出了一大步,但要达到与手机产品类似的市场地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米造车有三大优势:
1、流量和粉丝基础;
2、广阔的生态系统;
3、雷军的个人魅力。
巨大的粉丝和流量让小米汽车还未上市就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但现实告诉我们,没有十多年、二十年的积累基础,造汽车是完全不够的。 蔚来、理想、小鹏这些造车新势力成立已经快10年了。 截至目前,蔚来和小鹏汽车的表现都不太好。
小米造车从零开始,需要打造自己的制造体系。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当小米汽车真正推出时,他们将要面对比当时魏小莉更多的竞争对手。 我们不仅有比亚迪、特斯拉,还要面对吉利、长城、奇瑞等国内主要厂商的竞争。
尤其是吉利,对高端、高端、低端车型都有布局,而且在电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吉利的技术明显超越了原来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车型。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明年吉利电动汽车销量应该会达到100万辆。
因此,在这种充分竞争的情况下,小米汽车最多只能维持自己的地位。 如果它想成为一家大型汽车公司,十年后就必须拭目以待。
目前看来,只有比亚迪、吉利、长城才是真正的中国车企、真正的民营车企、真正有远见的车企。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学习和积累了20多年。 这些都是竞争。 力量的核心。 如果只是嫁接一些电器设备,找个工厂制造的话,不管是谁,至少十年内都没有什么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