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华为之后,北汽蓝谷或许还要与另一家互联网巨头合作。
8月26日下午,澎湃新闻传出消息称,小米正在与北汽集团洽谈生产电动汽车。
对于这一传闻,虽然北汽蓝谷在会上澄清“目前没有什么可以对外透露的”,而微信汽车作为母公司也回应称“没有听说过此事”,但两家公司的股价没有变化。 没有出现明显下降; 截至8月26日收盘,北汽蓝谷股价仍处于涨停,而在港股上市的微信汽车则大涨14.78%。
作为曾经的新能源巨头,北汽蓝谷早在5年前就已经与华为合作,推出了高端品牌极虎。 然而,5年后的今天,吉虎依然不温不火。 今年上半年,销量只有6000多台。 或许正是因为与华为的合作并不成功,北汽蓝谷与小米联手造车的传闻才显得格外真实。
从财报来看,北汽蓝谷目前的状况并不乐观。 其业绩连续两年遭遇“巨亏”,股价也下跌59.5%。 从周五的股价变化来看,投资者显然对其与小米的合作充满期待。 那么小米选择与北汽蓝谷合作的概率有多大呢? 小米会成为北汽蓝谷的解药吗?
“过时”的新能源巨头
上半年销量仅为1.7万辆。 从惨淡的数据不难看出,如今的北汽蓝谷已经“落伍”了。
不过,虽然北汽蓝谷已不再像当年那样繁荣,但作为国内最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之一,北汽蓝谷也有过辉煌的过去。
北汽蓝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9年,距今已有13年。 背靠北汽集团这棵大树,北汽蓝谷成立不久就成功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成为国内第一家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 是第一家独立运营并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汽车企业。 可以说,它是含着“金钥匙”诞生的。
北汽集团成立后,大力投入三电技术研发。 直到2013年,北汽蓝谷才开始量产新能源汽车。 不过第一年的销量并不高,只有1628辆。
然而从这一年开始,北汽蓝谷的销量开始呈指数级增长,走上了“低开高走”的趋势。
截至2018年,北汽蓝谷销量达到15.8万辆,连续七年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销量冠军”。 2017年,北汽蓝谷销量甚至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
那么,北汽蓝谷销量为何增长如此之快呢? 这其实与其定位B端市场有关。
如上所述,北汽蓝谷是北汽集团旗下子公司,北汽集团是微信打车公司的主要供应商。 此外,北汽集团还拥有自己的出行公司。 正是因为有北汽集团“树”这棵“大树”,所以没有必要把北汽蓝谷的汽车卖给个人。 如果我们把B端市场做好了,我们就能赚很多钱。
2013年推出首款纯电动汽车后,北汽蓝谷在微信上与多家出租车公司签订了供货合同。 通过向多家出租车公司“供货”,北汽蓝谷迅速打开了市场。 据乘联会2017年发布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统计》显示,北汽蓝谷电动汽车占全国纯电动乘用车销量近五分之一。
但随着2024年后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加上B端市场接近饱和以及各大“造车新势力”的崛起,此前专注B端的北汽蓝谷市场,也迅速跌落神坛。 。
数据显示,2018年年销量15.6万辆的北汽蓝谷,到2024年将仅售出2.6万辆。截至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销量仅为1.7万辆,仅处于巅峰状态。 大约十分之一。
深陷亏损
除了销量大幅下滑,北汽蓝谷还面临另一个棘手问题,连续两年巨额亏损。
财报显示,2024年、2024年,北汽蓝谷分别实现营收52.72亿、86.97亿,实现亏损净利润64.82亿、52.44亿,两年合计亏损117.26亿; 如果按扣非净利润计算,截至2024年,北汽蓝谷已连续7年扣非净利润亏损,亏损总额高达138亿元。
从最新数据来看,北汽蓝谷尚未走出亏损泥潭。 截至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再次亏损21.81亿。 仅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北汽蓝谷三年时间就亏损了近140亿。
面对销量下滑和业绩损失,北汽蓝谷一度将希望寄托在华为身上,希望通过与华为的合作解决销量下滑的问题。 早在2016年,尚处于鼎盛时期的北汽蓝谷就成立了新品牌“极虎”; 第二年,极虎开始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并使用华为提供的全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但从目前来看,尽管抱有华为“大大腿”,但北汽蓝谷除了上一轮股价上涨外,实际经营状况并没有好转。
从最新数据来看,截至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今年上半年销量约为1.7万辆,其中极虎销量为6000辆。 平均月销量仅1000辆左右。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家与华为有深度合作的公司。 小康股份与华为合作的文洁系列月销量已突破万台。 两者之间显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受销量改善迟迟影响,北汽蓝谷股价在二级市场持续下跌。 截至8月26日收盘,北汽蓝谷股价报收于8.04元/股。 虽然已从较低点反弹,但与2024年5月最高点19.87元/股相比,北汽蓝谷股价仍为8.04元/股。 暴跌近60%,市值蒸发超500亿。
有传言称,北汽蓝谷正在与小米合作造车。 北汽蓝谷获胜的机会有多大?
由于与华为的合作并未取得太大成果,北汽蓝谷近年来一直在寻找新的机会。
去年6月,北汽蓝谷还与百度展开合作。 两人联合发布了新一代量产共享自动驾驶汽车Moon。 不过,由于技术原因,北汽蓝谷与百度的合作并没有掀起太大风波。
近日,市场传出小米正在与北汽集团洽谈生产电动汽车、北汽蓝谷有望与小米合作造车的消息。 尽管北汽蓝谷和微信汽车均发布澄清,但两家公司股价均大幅上涨。 其中,北汽蓝谷股价已触及涨停,而在港股上市的微信汽车股价则大涨14.96%。
显然,虽然北汽蓝谷与小米的合作尚未落地,但投资者对两者的合作充满了期待。
事实上,北汽蓝谷与小米的合作并非空穴来风。
据媒体报道,8月17日,小米汽车已敲定两家主要电池供应商,分别是微信时代和比亚迪旗下福迪电池。 这也算是小米汽车造车事业的一大步。 。
在确定了电池供应商后,小米的下一步自然就是开始生产汽车。 据媒体报道,由于小米迟迟无法获得自主生产汽车的许可证,小米可以直接购买微信现代拥有汽车生产许可证的第二工厂进行生产。 这也与很多造车新势力采用的方法类似。 。
对于北汽蓝谷来说,由于连续三年巨额亏损,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给小米代工或许是个好主意。 从众多为造车新势力代工的老牌车企来看,为新品牌代工能带来不错的利润,也能大大缓解经营压力。
从各方面来看,如果最终能够与小米合作,北汽蓝谷的经营压力可以得到极大缓解。 不过,两人的合作尚未最终确定。 在消息曝光之前,北汽蓝谷或将继续为“减亏”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