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支付宝里有7万多块钱,微信里有2万多块钱,如果有一天我突然意外去世,这笔钱怎么办(我家人不知道这笔钱)?” 近日,这样一个看似美丽的人提出的这个有些“毫无根据”的问题,吸引了大量网友围观。 许多人留言表示“感到悲伤”并表示深切同情。
记者了解到,现在的年轻人基本都拥有支付宝、余额宝、微信找零、财付通等账户,这些账户直接通向他们的财富仓库。 然而,以这种形式存在的金钱很可能会因为主人的意外而被永远遗忘。 对此,律师认为,随着国人储蓄、用钱方式的多元化,我们必须抛弃“留遗嘱”的旧观念,及早通过各种方式为这笔财富预留“密码”,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损失。
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
如果我“丢了”,我的家人怎么知道我有这笔钱?
“我支付宝里有7万多,微信里有2万多。如果有一天我突然意外去世,而我的家人也不知道这笔钱,这笔钱会怎样?它最终的去向会是什么呢?” 近日,有网友提出这样的问题,立刻引来不少评论。
“哎呀,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想过!” 一位网友留言。
“大多数人在生前都不会告诉家人,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会遇到意外。” 网友“叶太平”说道。
“你以为你把钱存入银行,你意外身亡,他们会通知你的家人你有钱吗?你太天真了!” 网友“熊掌与鱼”说道。
昨天,记者在微信上采访了多位年轻人。 他们几乎都使用手机环游世界,手机上有各种支付应用和存款。
在河西CBD工作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一个人在微信上工作、生活。 由于利率较高,他在支付宝上存了5万多元。 虽然中国人忌讳谈论死亡,但正如网友所说,如果你真的遇到不幸,没有人会知道这笔钱,包括你的父母。 “说实话,我绑定了手机和银行卡,我已经不在了。即使支付宝真的能好心通知我,我的手机要么关机,要么没人接听。那么这个通知有意义吗? ?” 王先生说,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我的家人怎么知道我支付宝上还有钱呢?
在新街口工作的小刘告诉记者,他的妻子知道他在支付宝上有钱,但她不知道密码。 另外,我的微信钱包里经常有几千块钱,但却没有与银行卡关联。 因为红包经常变,所以我根本不把它当成钱。 “虽然说死是忌讳的,但如果真的没了,微信红包里的钱肯定就没了,没人当真,也没办法拿出来。” 小刘说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接受采访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拥有躺在互联网上的财富,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私房钱”性质,并不为所有人所知。 “如果人真的没了,钱也肯定没了。”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家庭将因此遭受损失。
其实根据理财师的建议,也建议大家在投资理财的时候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应该合理配置,比如搭配定期存款,买一些基金、股票、保险等。目前,支付宝、微信钱包、余额宝等新的存款方式不断涌现。 看来,“意外”后的资产处置,还真不是一个空穴来风的问题。
经常被忽视的协议
如果长时间不使用,支付宝会取消,微信会回收。
网友们在讨论时还提到了支付宝、QQ注册等协议。 记者调研发现,根据这些人们平时不仔细阅读的协议,遭遇“意外”的网友家属想要拿回网上遗产仍然困难重重。
例如,《支付宝服务协议》第四部分第五项第三项规定:“为了防止资源占用,如果您未使用支付宝登录名或者支付宝认可的其他方式登录您的会员账户,连续12个月或账户,支付宝将注销该会员号或账户,您将无法再通过支付宝登录名登录本网站或使用相关会员号或账户。对于金融产品,待处理的交易或支付宝将协助您处理余额,请按照支付宝的指示操作。”
与此类似的还有微信、QQ等账号。 例如,《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第七条第二款、第五条规定:“微信账号的所有权属于腾讯公司。用户完成申请注册手续后,仅获得使用权”。微信帐号,使用权仅属于初始申请人和注册人,同时初始申请人和注册人不得赠与、借用、出租、转让、出售微信帐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非初始申请人注册人使用微信帐号。非初始注册人不得通过赠与、继承、租赁、转让或者其他方式使用微信帐号。” “如果用户注册微信账号后长时间不登录该账号,腾讯有权收回该账号,以免造成资源浪费,由此造成的损失将由用户自行承担。”
大家在注册时都点击了本协议的“同意”,但几乎没有人仔细阅读。
可见,如果一个拥有支付宝的用户突然去世,根据协议,里面的钱会被被动冻结在用户的账户里,等待他(她)的亲属来领取,而理论上,支付宝“将协助您处理”。 但在现实生活中,支付宝如何帮助你以及你在世的亲戚如何知道这个丰富的账户仍然是未知的。
同样,作为微信、QQ、微信公众号等工具的“初始注册人”,如果死亡,根据协议,所有权归腾讯所有,“不得赠与、借用、租用、转让或出售”那么,该账号最终会被腾讯回收的话,对应的微信钱包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呢? 也是一个未知数。
银行家的建议
立法应要求定期披露“被遗忘”的账户
一位微信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在银行里,每年都会有一些“休眠账户”,里面或多或少都有资金。 一般来说,有些账户有银行可以联系的第二联系人,或者业主的亲友会用自己的银行卡来查询,这样比较容易解决。 对于网络平台上的财富,您可以提供死亡证明、户口簿、公证或法院判决书,按照银行提款方式提取。
但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这些财富都沉睡在互联网上,他们的亲人根本不知道。 他们如何检查和提取它?
对此,该专业人士表示,根据一些协议的规定,部分账户在长时间不登录后可能会被撤回甚至注销。 所以钱到底去哪儿了,现在确实没有明确的规定。 面对新事物,法律也存在滞后的地方。
“我宁愿建议立法,将其上升到法律层面。对于在一定期限内注销且超过一定金额的账户,平台提供商应主动联系当事人或定期发布公告。” 专业人士解释,瑞士银行一向以严格的保密制度而闻名,但今年上半年,瑞士立法机关修改了有关“遗忘”资金在银行的相关法律规定,瑞士银行家不得不打破“保密”系统并发布到互联网上。 一份约2600人的名单希望找到被遗忘在银行的存款的主人。
“瑞士银行此举不仅是为了寻找失主,也是为了寻找失主的后人,并通过相关法律程序进行继承和接收。” 这位专业人士表示,只要定期公布,就不可能依赖目前众多的沟通渠道和速度。 很难找到失主或亲友。 这也是网络平台取信于民、造福于民的一个途径。
专业意见
公证处:互联网企业须完善管理
由于此事可能涉及继承和民事纠纷,记者咨询了司法和法律界的专业人士。 “文章说的有一定道理,也有值得思考的事情,或者未来可能面临的事情,但没必要太担心。” 微信公证处一位人士表示。
专业人士认为,这个问题有两种情况。 一是支付宝或微信账户持有人突然去世,家人知道账户里有资金。 他们应该做什么? 另一种是账户持有人突然去世,家人并不知道账户里还有大量资金。 他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先说第一种情况。 目前国家对于“虚拟财产”还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法律界也没有最终定论。 主流观点认为,根据《继承法》,具有个人性质的网络继承不能继承,如个人聊天工具QQ、MSN、网络ID等。不具有个人性质的网络继承可以继承,如网上商店、作品版权、游戏币。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算太难。
如果出现第二种情况,微信公证处相关人士认为,这将需要互联网企业不断完善管理和自律。 途径有三种:一是互联网公司针对这种情况设立专门账户进行保管,然后积极寻找账户持有人或家人。 然而,也有缺点。 前提是不能和公司自己的账户混在一起,防止产生新的问题,比如有一天互联网公司倒闭,资产混在一起,导致已故用户账户的资金流失; 二是互联网企业主动联系银监会或中国人民银行第三方互联网金融管理部门; 三是到公证处办理取款、存款公证业务,积极寻找持有人或继承人。
律师:可以用日记或者其他形式写下自己的财富账号
江苏宁联律师事务所的金勇律师认为,年纪轻轻就立遗嘱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所以刻意回避。 事实上,在很多西方国家,很多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律师,很早就写下了一份财富清单。 立遗嘱并不罕见。
他认为,账户持有人可以以日记的形式记下自己的财富账号。 密码不必写。 至少亲戚看到的时候,会想到当事人的钱财在哪里; 他们可以向亲戚坦白。 账户信息、涉及的部分资金、财产金额; 不避讳,直接立遗嘱,写明什么地方,简单明了; 此外,发生意外后,法定继承人还可以主动使用相关证明材料向支付宝、微信等常用网络服务商请求查询账户状态。
领导说,
你点击一个
编辑工资涨了50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