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明年要来了! 现在加入是太晚了还是时机刚刚好?

2024-01-03
来源:网络整理

面对庞大的汽车市场,不仅传统汽车品牌竞相角逐,不少领先的跨界企业也觊觎这块香甜蛋糕,但苦于缺乏机会。 随着新能源汽车这一新细分领域的出现,似乎所有车企都被带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不久之后,出现了一批造车新势力和跨界玩家,而如今仍活跃在汽车市场的寥寥无几。 这也说明汽车市场确实存在壁垒,“用PPT造车”并不可取。

“站在风上,连猪都能飞。” 这是小米创始人兼CEO雷军的话。 当国内智能手机格局还不明朗的时候,他看到了合适的时机,果断入局。 “制造世界上最好的手机,并以一半的价格出售,让每个人都买得起。” 极致的性能和极致的性价比让“为发烧友而生”的小米名声大噪,雷军的“飞猪论”也被世人津津乐道。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2024年3月30日,小米正式宣布造车。 雷军坦言,为小米造车是他人生最后一个重大创业项目。 他愿意赌上一生的名誉,亲自带领团队为小米汽车而战。

此消息一出,网络舆论一片哗然。 此时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已经崛起为王,而威小力等新势力也巩固了自己的市场地位。 作为一个机会主义者,雷军在新能源汽车决战前夕,拿着入场券来到了市场。 驰,这似乎不是一个好的切入点,无疑是与雷军的行为相悖的。

尽管雷军之前确实表现出了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兴趣,但他曾参与蔚来汽车的推出以及通过顺为资本对小鹏汽车的融资。 不过,在2024年小米董事会会议上,王川建议小米进军造车市场。 雷军认为成功几率太低,拒绝了。

然而雷军却提出了2024年造车的想法,令人不解。 谈及现在入市是否太晚,他表示,汽车是百年赛道,只要看好汽车行业,就永远不会太晚。 虽然其他造车新势力在汽车布局上比小米提前6-7年,但小米的优势在于电子技术和用户体验。 那么,距离官宣两年半之后,小米现在在做什么呢?

小米汽车总部_小米汽车公司总部_小米汽车总部

今年年初,据称是小米首款机型MS11的设计渲染图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设计效果图与此前曝光的工程图纸基本一致。 舆论发酵后,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华在微博回应称,这是小米汽车二级供应商的机密设计文件。 随后,该二级供应商及涉密人员被小米举报并进行内部处理。 这一系列动作无疑是对小米首款机型MS11设计效果图真实性的实锤。

造型设计方面,小米MS11整体轮廓圆润动感,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设计,这也是时下流行的电动化设计元素。 圆润的大灯造型和独特的下格栅样式带来了良好的车型辨识度。 车身侧面采用溜背轿跑车设计,搭配隐藏式门把手和花瓣式轮毂造型,增添年轻运动属性。

近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曝光了其一项“显示总成及整车”专利,申请号为CN2.5。 据了解,该专利针对的是一种车载显示组件,可以实现显示屏幕的平移,满足乘员平躺后的使用需求。

智能化时代,车企在屏幕上下了不少心思。 前面是比亚迪的旋转屏,后面是深蓝色的向日葵屏。 小米的显示平移技术与极氪X的中控屏类似。在极氪X中,中控屏可以通过电动机构从中控台中央滑动到副驾驶座椅正前方的位置。

小米汽车总部_小米汽车公司总部_小米汽车总部

此外,汽车和电脑也是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华为的鸿蒙系统以及吉利收购魅族后推出的魅族系统。 汽车与手机的连接或许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MIUI系统一直是小米手机的核心,推出MIUI汽车版或许是大概率事件。 此外,小米汽车在自研芯片领域也已经有了布局。 其投资的黑芝麻智能、傲信科技等科技公司涉及自动驾驶芯片、智能座舱芯片等多个领域,为小米汽车走向智能化铺平了道路。 道路。

在小米MS11的设计渲染图中,顶部有一个明显的黑色凸起,很可能是激光雷达设备。 小米也在自动驾驶产业链上有所布局,投资了禾赛科技、速腾钜创等国内激光雷达供应商。 因此,小米MS11车顶的激光雷达很可能是自家产品。 此外,去年11月,禾赛科技正式发布了一款名为禾赛的纯固态短距离盲充激光雷达,这可能是首款实现大规模量产的纯固态激光雷达。 纯固态激光雷达由于在结构上去掉了旋转部件,因此具有视角更大、扫描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的优点,但探测范围较短,适合盲捕。

不久前,一张疑似小米汽车电池组标签的图片在网上曝光。 信息显示,小米配备的电池组额定电压为726.7V,额定容量为,电池组容量为,重量为。 不难看出,小米汽车将支持800V高压快充功能,并匹配电池组的容量,在当前新能源市场中算得上是顶级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有传言小米汽车动力电池已经敲定了两家主要供应商,分别是来自比亚迪的福迪电池和微信时代。 这两家电池企业也是国内动力电池的领军企业。 。 据悉,小米首款车有高低配两个版本。 高配版采用800V电压平台,搭载微信时代的麒麟电池,低配版则采用400V电压平台,采用比亚迪磷酸铁锂刀片电池。

小米汽车总部_小米汽车公司总部_小米汽车总部

今年6月,微信时代推出了第三代CTP(Cell To Pack)无模组电池组技术。 采用该技术的麒麟电池体积利用率超过72%,可将三元电池组的能量密度提升至/kg,同时兼顾4C充电速率和超长续航。 如果传闻属实,那么小米首款机型的快充和长续航能力确实相当吸引人。

早在2024年3月,小米就在财报中宣布,小米汽车首款量产车将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不久前,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在财报中透露,小米汽车首款量产车将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财务电话会议预计,首款车型将于2024年下线并实现量产,时间安排将达到或略超预期。 小米董事长雷军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也在微信群全体会议上表示,小米汽车制造进度超出预期,已顺利完成冬季测试。 预计2024年上半年量产。种种迹象表明,小米首款机型极有可能在2024年上半年量产。

值得一提的是,7月初,网上有消息称,小米汽车已开始筛选配送中心。 内容如下:根据经销商群反馈,小米汽车现已启动配送中心筛选流程,要求候选地点至少拥有120个停车位,建筑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

此外,有消息称,小米汽车将于7月份开始建设10个交付中心。 首批城市包括微信、微信、成都、西安。 同时,还将优先在一线城市建设多家旗舰店,专门展示小米汽车。 目前,已处于选址准备阶段。 位于微信南山区的小米国际总部将成为小米汽车的全球旗舰店。

不可否认,小米在智能手机业务、物联网及消费品业务、互联网服务等方面表现出色,拥有良好的口碑。 但汽车制造则不同,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更复杂的生产流程、更高的技术要求等,打破壁垒非常困难。

当然,从目前泄露的信息来看,小米汽车正在有序推进。 距离首款车型的正式亮相逐渐越来越近,越来越多的相关内容被曝光。 同时还频频登上热搜。 不难看出消费者对其的重视。 相信消费者也期待着小米汽车能够像小米手机一样把车价拉下来。 如今,在新能源市场泛滥的今天,小米汽车又回到了熟悉的竞争节奏,如鱼得水? 或者在陌生的汽车领域跌跌撞撞? 让我们等着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