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络平台上走红的素人无疑是藏族男孩丁真。
凭借着7秒短视频中帅气接地气的外貌和“甜美又狂野”的笑容,他瞬间成为了几乎“靠热搜活着”的百万播放量的“原创”代表。
一度引起当地自媒体、当地官方媒体、央视甚至外媒的关注。 四川理塘丁真父母的搜索量和旅游订单一夜之间增加。 “鼎震”商标被多家企业抢注,有的甚至模仿鼎震。 各种社交平台上彩妆也流行起来……
丁真启发的“纯自然”的“原生态”一词也成为社会热词。 然后,经过巨大的流量和曝光度,他与国企签约,为家乡发声,一定程度上成为当地发展和国家扶贫的代表人物。
此类热门关键词包括:原生态、纯真、阳光,它们已成为区别于当今网红整容、鸡汤、欺诈、黑暗等负面词汇和负能量的正能量代表。
与丁真的走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短视频的流行可以带来资本与流量置换资本之间的博弈。
难能可贵的是,丁真走红后,能够保持自己的初心和质朴,没有被资本绑架、绑架,致力于推动地方发展、推动脱贫攻坚。
丁真爆红的“原生态”的另一面,是目前以“南音北手”为主的直播平台主播们,编造出一个又一个悲情故事,复制粘贴着他生动的文案。以及极具煽动性、引发网友高涨情绪的视频,让他成为了生活在视频直播中的年度最佳男演员。
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国内直播的发展路径。
这些“演员”直播颁奖的套路就跟曾经流行的电视购物直播一样。 他们从20世纪90年代的初衷出发,通过最具影响力的电视促销平台,方便消费者购买各种需要的物品。 它逐渐偏离了轨道,从夸张的宣传到高价低质的产品,导致其走向了生存的终点。
随着十年前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媒体的衰落,那些老套路被微博、微信等新兴网络媒体重新粘贴和复制。 各类中小企业品牌和微商产品开始积极占领“两微”朋友圈。 昔日的“分享美好生活”,已经演变成满屏的微商垃圾和营销广告。
然后四年前,谋印、谋手等短视频迅速崛起,成为引领当下自媒体的第一阵营。 以娱乐为主的W博客和玩得很烂的朋友圈又开始抓住这一趋势。
当第一批短视频用户开始怀念“2018年某音最初的美好模样”时,放眼如今的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直播带货的视频版“朋友圈” 。
打开一段视频,在平台精准的算法和强大的兴趣推送数据库的支持下,每个网友都不再有隐私。 只要你偶尔点赞或者看带货的直播视频,就会源源不断地出现类似甚至相似的模特。 视频只是不同的主播、不同的产品,让你无处可躲。
短视频直播大奖的文案技巧包括但不限于:
1、和家人(一般叫老婆、老公、奶奶、爷爷等)打扫了3个小时后,我鼓起勇气开始直播。 本以为没有人会看,没想到有XX人看,而且还买了X包某些产品。 我的家人幸福。
2、我以为这样的价格会抢购,我以为这样的品质会好评如潮,我以为这么低的价格会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我好累。
3、展会开始已经一个月了,货已经发货7天了。 虽然还是两位数的直播间,但昨天下了单,这让我越来越有信心了。 还没下单的家人快来一起学习吧。
短视频直播大奖作弊策略包括但不限于:
1、主播吃自己的产品,一个人花钱买(根据卖的产品不同,金额从十元到三百元不等),“阿姨,给我买XX产品,XX元。”
卖家将XX产品送到嘴边,然后放回盘子上。 他善意地建议:“姑娘,你想吃的XX产品你能吃吗?我的XX产品连十块钱(或者一百块钱)都用不完……”
然后巴拉巴拉开始介绍和包装,某款产品两包,某款口味两包,某品种两包……最后他补充道,“姑娘,给我一些关注和爱,我就会给你还有两包。” ”
2、直播十天,直播间从来没有10个人。 今天来了50人。 XX订单立即售出。 当我寄出快递时,我发现XX订单是亲戚朋友的地址。
与此内容相对应,人数和销售数字也存在差异,最终发现“XX订单是前同志购买的”。
有网友评论道:“你看看抖音上的东西,视频里的东西是西瓜,但你手里却是芝麻。”
更有搞笑的网友吐槽:“叔叔阿姨,逼你就眨眼吧。”
“这一桌食物你拍了几百集,却连一口都没吃过。”
都说9元9元包邮。 我只想问,这样能赚钱吗? 如何保证这个产品的质量?
还有卖惨之类的文案:
1、感谢平台让老王(老刘老张)有这么多支持的家人。 被家人关心的感觉真好。 老王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2.震惊! 震惊! 62岁男子坚持农产品直播10小时
3、作为90后,曾经离家出走,坚持做衣服,负债500万。 现在我已经回到家乡销售某些产品。 白天在车间工作,晚上直播,希望能够东山再起。
4、直播间里来来往往有3、5个人,但我的妻子/丈夫仍然坚持直播。 她/他说店里没什么生意,直播还能赚点钱。 从意识到到现在,我一直都是懂事、暖心的。
5、我直播已经半年多了。 昨天我第一次卖货。 我卖出了8个订单,赚了10块钱。 我相信,只要我坚持,我就会有所收获。 参与过的朋友可以支持一下。
这些苦命主播一一谈论“家庭”。 他们太恶心了,以至于现在把“家庭”这个词当成了贬义。 当我听到“家人”被假笑地叫“家人”时,我就想把昨天吃的食物吐出来。 。
当然,除了销量不佳,“炫富”文案也是少不了的:
1.我一夜没睡,谢谢爸爸让我(粉丝数和点击数你可以随意编,反正也不违法,只有你自己能看到,点击头像不值得)的名字)看到我,我昨天获得了XX万粉丝,并卖出了XX货万单! 我太兴奋了,所以不要羡慕我。 只要你努力,你也可以做到。
2、近两个月,我在某网站卖出订单(数字随意夸大、捏造),赚取佣金。 我没有背景,从草根到今天的成就也不是一朝一夕取得的。 继续努力。
不知道这些说三道四的主播到底是还没喝酒就醉了,还是喝酒时没吃蔬菜,漏了一盘花生。 反正现实中普通农民工的平均工资不到3000元,高层说有6亿人的工资不到1000元,但在这些直播平台上,人均月薪收入在百万以上。 如果不住别墅,开豪车,就不好意思出去闲逛了。
当你看视频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一个道理:
全世界的网红都是一家人。 他们联手欺骗愚人。 傻子天天吃泡面,给网红送火箭。 网红赚了3000万,傻子还在工地上干活。
最后,持续近一年的疫情并没有压垮普通老百姓。 相反,在这些视频直播中,他们要么被9元包邮的产品逼到破产的边缘,要么天天被忽悠。 当当则不同。
短视频直播大奖的视频片段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故事套路一:四个人一起吃饭。 服务员拿了一张账单,告诉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想要付款。 其中一个女孩/男孩抓起收据并付款,而旁边的女孩/男孩则假装无辜地看着。 ,说:“等我一会儿,我去车上拿点东西。”
然后等收货的人离开后,旁边吃饭的另外两个人(大多是一男一女)就开始调侃收银台收货的人,“你朋友怎么这样了,叫你付帐吗?” 另一个人附和道:“就是啊!我不懂礼貌。”
然后,结账的人就开始解释:“你们不懂……”
镜头转向那个正要拿东西的女孩。 他一边拿出待售产品(这肯定是特写),一边往其中一个产品罐里塞了一百块钱(不多了)。 他拿着几罐产品回到餐厅,分发道:“来来来,我给你尝尝我家生产的某某产品。” 他转身,将装有钱的罐头递给付账的人,说道:“我还有事。” , 现在走吧。” 结束尴尬的表演。
最后一场好戏就留给剩下的三人开始表演了。 一定要拍摄某人吃某种产品的特写,并伴有咀嚼的嘎吱声。 他一边称赞他,一边将自己的一罐送给了另外两人。 那些无耻地吃完食物并抱怨别人不付账的人就是其中之一。 当一个贪图便宜的人拿了一个产品时,镜头拍了一个特写,他假装250问:“这里面怎么有钱?”
挑衅性的音乐响起,镜头转向为产品投入资金的真正主播。 就完美结束了!
故事套路二:买家要价,老板说价格,员工故意报低价,然后买家就好像占了便宜一样,买买买。
虽然内容不同,但套路是一样的。
说实话,当年的《故事俱乐部》和《老友记》根本不可能写出这么蹩脚的故事。 即使是今天的鸡汤小说也比这些故事更励志、更感人。
再加上那些用十级瘦脸、微晶磨皮的网红主播的尴尬表演,让人想吐。 真的,我不知道是谁无聊到在他们的直播间里花上几个小时购买他们的产品,一边称自己是家人,一边不断地收到礼物。
一个更神奇的卖家故事是这样的:
“每天早上,我的洗衣机里都会出现很多零食,条件是我必须在十分钟内吃完它们,否则就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然后是吃产品的特写,图像和画外音中加入男声:“十分钟内吃掉!否则我会毁灭地球!”
拜托,这2024年就要结束了。20年前的美国科幻电影都不敢这样拍? !
点开评论区,几乎都是“我被骗了,一点都不好吃”。 “我刚收到,味道不太好,完全不一样了。”
一位说真话的网友留言:“有一个帖子和你的内容一样,不过是厕所里出来的零食。”
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有。 当你因各种奇怪的行为而获得奖励后,你会发现这些带货的主播似乎是花钱从培训班毕业的。 他们从文案技巧、视频剪辑、欺骗策略、斗争中学习。 这个故事,以及让买家“破产”的九十九美元免费送货的价格,都是一样的。
难怪有网友感叹:“每个卖货的主播,都有一个捏造的悲剧人生!” “每一个带货的主播都是好演员!”
有网友留言:“你们卖东西真无聊。” “现在抖音都是这个套路。” “套路和C销模式一模一样。”
你费尽心思点击“不感兴趣”,第二天就会有这些主播付费购买的热搜推荐,他们卖产品的直播视频会精准推荐给你,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防止。
回顾丁真的走红,其实有两点是缺一不可的:一是反差,二是日趋稀缺的简约。
然而如今的销售主播却走上了一条越来越偏离初衷的道路。 除了缺乏诚信之外,他们还变得越来越傲慢。
如果说站在直播顶端的李佳琪和薇娅可以说是有良心的话,那么最近频频翻车的辛巴辛优智,就成了直播界的毒瘤。
一方面他卖假货、直播割韭菜,另一方面他可以利用慈善扶贫的名义树立一个骗人的人设,不付出生命的代价。
幸运的是,这种癌症已经被治愈了。
就在近日,曾经靠唱歌走红、拥有数百万粉丝的高火火,再次就在直播中销售虚假宣传的旅游卡一事发出视频致歉。
有网友评论:“大网红都是假的,何况小网红。” “这完全涉嫌网络诈骗,而且诈骗数额巨大。如果道歉有用,还需要法律和警察吗?”
然而,还是有那些被短视频榨干的老人,一边痛苦一边继续卖货。
再加上平台的大力支持,只要你有许可证,无论你卖什么产品,无论你卖的东西是否正品正品,无论你什么时候发货,无论你有没有售后——销售服务,不管你骗了多少人,反正平台只需每月按销售额比例提成佣金,收取每年的服务费。
不知道是傻子太多骗子不够多,还是这个世界太疯狂,穷人为富人的GDP贡献着积累财富!
更可怕的是,网络直播对当今青少年的危害越来越大。 每个人都梦想着通过制作几个视频拥有数千万粉丝,然后开直播,直播卖货,每天都能赚钱。 收入过亿,走上人生巅峰。
这种互联网泡沫膨胀所造成的虚假繁荣,很容易让人认为互联网是一个发财神话。 不用工作、不用学习,只要直播卖货,就能成为千万富翁。 最坏的情况下,一个月也能赚几千,所以每个人都趋之若鹜。 进入网络的虚假世界,人们不择手段,欺骗、虚荣,追求一夜暴富。 他们不再踏踏实实地努力致富,而是埋头苦干,想走捷径获得成功。 崩溃的不仅仅是价值观。
捷径总是有的,但成功绝非易事。 这个泡沫一旦破裂,不仅会击碎年轻一代通过脚踏实地努力实现梦想的信念,更是现实冲击下实体经济的残酷打击。 不信,看看现在“BAT”主导的互联网巨头。 在收获了外卖、快递、团购、打车、在线教育等后,他们疯狂涌入“社区卖菜”,开始抢占起早贪黑的低级菜贩靠卖菜的利润。 赚得好。
社会的底线一旦丧失,大厦还能稳固吗? !
易云天,微信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家庭教育导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自闭症治疗师、自媒体主编。 原名徐恒富,兰州人,现居住微信。 关注婚姻家庭、时事热点,影视评论原创作者。 不随波逐流,有知识、有态度、有温度。 新浪微博:易云天; 微信公众号:易云天说(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