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大佬仅持有247张支付牌照

2024-01-04
来源:网络整理

近期网络上关于第三方支付的消息不断,比如“国美斥资7.2亿拿第三方支付牌照”、“12张第三方支付牌照被吊销”等。从消息来看,可见,监管趋严,现有支付牌照将不断减少,而第三方支付牌照价值将不断上升。

本文将对现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牌照持有者及获取趋势的现状进行研究和解读。

1、第三方支付总体情况

1、第三方支付总体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披露的数据显示,央行于2011年5月3日发放了首批27张第三方支付牌照。截至2017年6月26日,有效支付牌照总数为247张。全国各地。 从近年来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情况来看,央行新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步伐逐年下降,2013年以后速度明显下降,目前还没有新发放第三张牌照。 -自2015年3月起获得各方支付牌照。

随着牌照的发放,支付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但在储备、结算、二次清关、编码等方面开始陆续出现问题。 于是,监管层开始对支付行业进行整顿。 浙江一石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因大量非法挪用客户备付金,造成资金链断裂等严重问题,于2015年8月24日被央行吊销牌照。 成为第一家被取消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 从央行吊销牌照的速度来看,自2017年5月15日以来,共有9家企业被吊销。截至目前,共有13家企业的支付牌照被吊销。 可见,2017年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清理整顿力度明显加大。 从注销原因来看,主要有企业合并、严重违法和自愿注销三类。

哪些pos机有支付牌照_pos机支付牌照是什么意思_刷卡机支付牌照

此外,由于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有效期为五年,近期不少支付牌照都面临换证问题。 截至2017年6月26日,央行公布了四批185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牌照换证结果。 其中,10家支付公司不再续约。 其业务类型大多为预付卡发行和受理。

2、第三方支付公司背景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6月26日,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247家公司中,共有141家由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资助,占比57%。 ,其中上市公司直接投资33家; 国有企业直接或间接投资设立的平台37家(已纳入上市背景的企业虽持有国有股,但不再纳入名单),占总数的15%; 此外,有些企业虽然不是直接或间接由上市公司或国企出资,但却是由各行业巨头出资设立的。 例如微信万达集团、三胞集团、海尔集团等都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 可见,大部分第三方支付牌照仍掌握在上市公司和行业巨头手中。 据了解,不少上市公司已宣布有意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进军支付行业,比如国美电器。

此外,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云闪付商务持有数量最多的第三方支付牌照。 云闪付商务通过直接或间接参股方式控制和参股第三方支付公司11家,其中其自身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共12张; 其次是海航集团。 海航集团通过间接参股方式控制参股5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分别是易盛支付、新生支付、国富宝、海南一卡通及持卡人支付。 另据了解,央行公布第三批53张第三方支付牌照换发结果时,要求国付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并海南岛卡支付网络有限公司的支付业务。此前注销的浙江盛聚支付技术有限公司和微信华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业务被海南鑫盛支付和易盛支付合并。

2、第三方支付业务范围

根据央行2010年6月21日发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分类,第三方支付服务主要分为三类:网上支付、发行和受理支付宝。预付卡、银行卡收单。 其中,在线支付包括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17年6月26日,拥有预付卡发行和受理业务的企业数量资质最多,有153家; 其次是互联网支付,拥有此类业务资质的企业有109家; 和 55 家公司。 公司具有银行卡收单支付资质。

据网贷智家研究中心统计,目前拥有预付卡发卡受理、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银行卡收单四类业务“全牌照”的企业仅有10家。 这意味着这些公司可以开展PC端业务。 对于支付、移动支付、POS收单业务,也可以发行预付卡,牌照价值比较高。 同时,其中6家公司拥有基金销售支付结算牌照。 从这10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背景来看,基本掌握在阿里巴巴、中国移动、海航等各行业巨头手中。 拥有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银行卡收单三大最具价值业务资质的企业也有14家。

pos机支付牌照是什么意思_刷卡机支付牌照_哪些pos机有支付牌照

3、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获取

据网贷智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6月26日,全国共发生收购或拟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案件36起。 从收购方背景来看,既有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也有海尔等传统企业。 一般来说,收购方主要是上市公司。 笔者认为,上市公司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央行明确短期内原则上不再批准设立新机构,上市公司只能通过收购进入支付市场; 其次,第三方支付牌照含金量相对较高,而且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支付习惯的改变,第三方支付牌照不仅可以帮助上市公司减轻成本压力,还可以创下大额收益。海量的用户消费行为数据,数据价值高,帮助巨头企业构建生态闭环。

从目前公布的收购或拟收购案例来看,不少企业通过收购第三方支付母公司或股东的股份来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 此外,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价格与业务类型、获取时间以及支付公司的发展有关。 从价格来看,具有互联网支付和银行卡收单业务资质的牌照价格最高,且逐年上涨。 单一营业执照的价值差异较大,发展状况较好的价值更高; 预付卡发卡受理业务资质许可价格较低,价格与业务范围相关,基本在5000万元至1亿元左右。 拥有多项业务资质、业务发展良好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价格较高。 例如,海莉咪达以约30.39亿元收购联华电子91.56%股权,新立金融以23.79亿元收购海科融通。

4. 总结

随着央行明确一段时间内原则上不再批准设立新机构并逐步加大整顿力度,现有支付牌照数量持续减少,第三方支付价值不断下降。许可证持续增加。 各巨头竞相高价获取第三方支付牌照,进军市场。 普通的。 然而,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支付宝、腾讯金融和云闪付商务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82.52%。 2月8日效应越来越明显,逐渐形成寡头垄断局面,预计短期内仍将持续。

网贷之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