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VS快手,有何异同?

2024-01-05
来源:网络整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兴产业涌现。 2013年7月起,“GIF快手”从工具转型为短视频社区,开启了短视频平台新格局。 到了2024年,“北有快手,南有抖音”的说法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但这不仅仅是一个笑话,也体现了国内短视频领域的两种格局。 本文将结合数据,从市场、用户、产品等角度分析短视频平台崛起的原因。

1、市场规模比较

艾瑞数据(2024.06-2024.03)短视频APP使用设备数对比,抖音和快手牢牢占据前二位,成为短视频平台的两大巨头。

2024年3月视频行业APP月度独立设备规模排名中,抖音、快手分别排名第三、第五。 短视频服务已经在视频服务行业占据一席之地。

艾瑞咨询2024年发布的短视频行业报告分析显示,2018年,短视频行业市场规模达467.1亿元,增速744.7%,主要受头部短视频广告变现开放带动平台。 预计2024年短视频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06.5亿元。未来,随着短视频逐渐成为用户不可或缺的在线娱乐方式,短视频平台广告变现等变现方式仍将有较大空间为发展。 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2000亿的市场规模,所以短视频行业的未来是可期的。

2、产品介绍对比 2.1 产品名称:抖音

产品:记录美好生活

产品标志:

产品定位:专注年轻人的音乐短视频社区平台,采用潮流音乐、舞蹈、表演等内容形式,搭配大量原创特效、滤镜、场景切换等,帮助用户打造爆款模范短视频朋友圈

2.2 产品名称:快手

产品:记录世界记录你

产品标志:

产品定位:一个为用户记录和分享生产生活的平台,一个记录和分享每个人真实生活的平台,在这里发现一个真实有趣的世界。

从两款产品及定位可以看出,其产品内容各有侧重点。 抖音的目的是打造明星商品,引起病毒式传播,而快手的目的是给每个人一个记录和展示自己的平台,制造民粹爆发。 品尝。 由于这种差异,影响了用户属性和市场表现的差异。

3. 用户群体比较 3.1 抖音用户性别、年龄、地域

3.2 快手用户性别、年龄、地域

艾瑞数据分析显示,抖音和快手在用户性别上没有本质区别。 男女性别使用比例接近1:1。 抖音女性用户比男性多5.66%,快手男性用户多。 女性增加8.56%; 从用户占比来看,抖音和快手以35岁以下用户居多,均达到80%以上; 从使用地区占比来看,抖音用户主要分布在广东、江浙等沿海地区,除了广东、江苏之外,快手的主要用户群体有很大一部分位于内陆地区,例如:山东、河北、河南。 所以,“北有快手,南有抖音”这句话也不无道理。

笔者认为,造成上述分布的原因如下:

(1)平台定位不同

抖音针对的是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 将名人、网红引入平台,自然会吸引追星的年轻女性。 快手瞄准一线至五线、六线城市的用户,专注于为每个普通人提供一个社交平台。 中国 男性人口较多体现在用户性别比例上。

(二)社交方式的差异

35岁以下的年轻人是UGC的主要生产者。 他们经历了互联网社交平台从人人网、QQ空间到朋友圈的整个发展历程,并完美转型为短视频平台。 每个人都是内容的创造者和内容的消费者。 这些用户创造出更多的优质内容,被足够多的消费者观看,并获得内容消费者的点赞和平台的奖励,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优质内容。 优质内容是消费者更愿意停留的核心内容,从而形成相对良性循环。

(三)区域发展差异

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发展,这与抖音的定位相符。 快手的用户市场低于抖音。 此外,两个平台布局倾斜,导致用户地域分布存在差异。

快手抖音老板详细资料_快手抖音谁创办的_快手抖音创始人是谁

4、产品结构及功能比较 4.1 产品结构图

4.2 产品功能对比

4.2.1 浸没式和瀑布流

抖音的沉浸式体验和快手的瀑布流展示是短视频平台的两大标志性展示方式。 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对内容生产者、内容消费者和平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一)内容制作的差异

抖音的沉浸式体验对内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量的优质内容和内容特色是吸引用户的关键。 制作者需要花时间在内容设计和视频玩法上,为用户创造新颖的体验; 快手的瀑布流展示可以同时展示多种内容类型。 这时,内容的封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制作者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封面设计上才能获得流量。

(二)内容消费差异

沉浸式体验的单次滑动操作会缩短返回时间,因此这种方式会让用户粘性更强,为特殊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但用户容错率较低; 瀑布流赋予用户选择权,不同的内容类型导致用户类型。 范围越宽,用户容错能力越高,但返回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用户粘性不足。

(3) 对平台算法的要求

沉浸式平台对平台算法的精度要求更高。 根据单个视频的停留时长、同类型视频的观看次数等进行推荐,用户使用平台的时间越长,算法越准确,但会造成内容严重同质化。 瀑布流给用户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 平台根据用户的选择确定用户的兴趣并进行内容推荐。 但需求判断不如抖音准确,很容易错过优质内容。

4.2.2 UGC 和 PGC

快手依靠UGC培养了一大批KOL,接地气的形象让用户极具粘性。 这也是快手通过直播变现赚取大量资本的原因。 但抖音依靠PGC优质内容的引入来吸引其他平台的消费者,同时积极发展核心UGC。 双管齐下,抖音迅速抢占短视频市场份额。

(一)内容差异

UGC 内容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普通UGC内容仅在固定社区内传播。 优质的UGC内容往往是由独特风格、团队协作、平台推广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而PGC内容本身已经在其他平台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可以快速导入平台。

快手抖音老板详细资料_快手抖音谁创办的_快手抖音创始人是谁

(2)流量差异

UGC的流量需要用户生产者的创新和平台的曝光支持,运营时间长,但流量形成后用户粘性高; 优质PGC自有流量,只需要平台曝光,运营时间短,可以快速打造品牌效应,助力平台成长。

(3)收入差异

UGC的高粘性带来了高收入转化率。 平台通过以KOL为代表的直播变现、电商变现等方式赚得盆满钵满; PGC的高流量促使平台通过流量曝光、广告导流、销售分发流量等方式赚取利润。

4.2.3 集中与分散

(1) 平台标签的差异

抖音最初的“让崇拜从这里开始!——专注于新生代的音乐短视频社区”注定会将大量流量向KOL顶级用户倾斜。 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对运营流量池的强力介入,逐渐形成了相对的“浪潮”。 “、酷、城市会玩”的平台标签;快手使用的平均推荐流量让大家拍摄的短视频作品更有可能被看到,所以用户群体创作的视频内容相对更接地气,就像其“记录世界、记录你”,也因此被贴上了“low”的标签。

(2)用户粘性差异

快手凭借较低的用户参与门槛,实现了成功的用户有机增长。 用户可以在个人主页上创建群组,与粉丝互动交流。 社区信任关系驱动的快手粉丝忠诚度、粘性和留存率相对较高,这也是快手变现收入大于抖音的原因。抖音依托

(3)用户体验差异

抖音平台流量倾斜的KOL用户粉丝粘性较弱。 因此,以“中心化”流量分配驱动的抖音需要配合强势运营来重拳出击。 在产品功能上,它从前期就注重更多短视频的播放方式,挖掘各种话题和挑战活动,激发用户活跃度,努力提升用户体验。

5. 两条建议 5.1 打造沉浸式广告体验

艾瑞最新研究显示,用户更容易接受沉浸式、原生、对用户体验影响较小的广告类型。 短视频广告直接呈现自身产品的特点,被49.6%的用户接受。 而62.5%的用户认为短视频产品广告应以幽默为主,符合用户对幽默内容的偏好和产品期待。 同时,近一半的用户认为短视频企业品牌广告还应该年轻、活泼、新鲜、艺术。 抖音快手应结合平台优势,打造更具沉浸感的广告,带有幽默、年轻化的标签,让广告变现更加生动、高效。

5.2 注重用户下沉,开拓海外市场

艾瑞最新报告显示,短视频市场下沉特征明显,三四五线城市占比近半。 从城市分布来看,短视频用户正逐渐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渗透。 其中,二线城市用户占总用户的22.37%,TGI指数为99.1。 新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占比也比较接近20%。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红利逐渐消退,下沉市场成为巨头争夺、抢占用户市场的新战场。 与用户份额逐渐下降的趋势相反,三、四、五线城市的TGI指数却一路飙升,分别达到102.5、106.3和107.5。 下沉市场用户特征显着。 未来几年,中国三四线城市将重点争夺短视频市场。 同时,海外投资印尼、印度、非洲国家等发展中国家将加速,用户重点下沉。 庞大的用户群将带来巨大的市场规模。 短视频发展前景可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