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个第三方支付牌照并购分析:20张可交易牌照

2024-01-05
来源:网络整理

2016年8月12日,央行在换发第一批支付牌照时宣布,“一段时间内原则上不再批准设立新机构,重点对现有支付机构进行规范指导和风险化解”。机构”。 这标志着第三方支付牌照(以下简称“牌照”)进入存量时代。

三批换证后,除去已取消的3张牌照和央行要求限期完成合并的11张牌照,市场上还有256张牌照。

争取牌照要花多少钱? 一个牌照的价格真的值5亿甚至更多吗? 过去通过并购完成了多少牌照,哪些公司“获得”了这些牌照? 这场战斗,势必会愈演愈烈。 许可证大战中,还剩多少许可证可供购买? 会遇到哪些变数和风险? 第一消费金融整理了最全的第三方支付牌照资质和续展情况,以及过往的交易案例,为您一一解答。

27起品牌相关并购案 最高价值30亿

根据央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支付机构应当按照《支付业务许可证》批准的业务范围从事业务活动,并不得在批准的范围之外从事业务,不得将业务外包。支付机构不得转让、出租、出借《支付业务许可证》。

违反前述第十七条规定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处3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吊销《支付业务许可证》;涉嫌犯罪的,按照规定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但通过合规、合法的并购方式获得牌照,却是监管层的默许。

京东(纽交所代码:JD)招股说明书披露,2012年10月31日,京东获得网上银行100%的股权,但没有透露为获得牌照花费了多少钱。 这是第一次获得许可证。

截至2017年3月30日,据第一消费金融不完全统计,支付领域相关并购已发生35起。

在涉及支付公司的35起并购中,有27起与支付牌照有关。 上述并购案例涉及的支付牌照中,17张具有全国性互联网支付资质,8张具有全国性手机支付资质,5张具有全国性银行卡收单资质,3张具有全国性预付卡资质。 颁发及受理资格。 此次牌照获取不涉及固网支付、数字电视支付和预付卡受理。

上述17起并购中,价格最高的是海利美达收购联创优势,耗资30亿元; 二是万达集团收购快钱,耗资3.13亿美元; 三是建桥通信收购电白旗,耗资9.45亿元。 人民币。 这些获得牌照所在的机构大多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其业务并不局限于支付。 因此,用牌照所在机构的收购价格来判断牌照的价格是非常不合适的,因为牌照的价值远远小于牌照所在机构创造的价值以及牌照的价值。与支付无关的其他业务线创造的价值。

17起牌照并购中,金额超过5亿元的仅有5起,且涉案牌照具有全国范围的互联网支付或银行卡收单资质(部分同时具备)。 有些牌照具备互联网支付或全国范围代收的资格,“售价”也只有100至3亿之间。

5起上市公司授权交易失败案例

任何需要监管部门批准的事情都可能会失败。 许可证并购也是如此。

2015年2月10日,华控赛格(.SZ)发布公告称,于2月10日与成都支付通信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拟通过股权转让或增资等方式获得成都支付通股权。 目前还没有关于该事件的进一步消息。

2015年6月2日,北亚资源(.HK)宣布终止第一消费金融(注:对应牌照为德实)51%股权的买卖协议,因预计其不会相关计划之前完成。 获得中国相关监管机构的所有必要批准。 公司此前拟以14.28亿元收购。

2015年8月16日,海印股份有限公司(.SZ)发布公告,终止收购微信德丰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其全资子公司微信德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银行卡收单机构(除安徽省、青海省以外地区)资质。 终止收购的原因是双方在持股比例等事项上存在重大分歧,短期内无法达成一致。

2016年3月21日,云南城投(.SH)发布公告称,经慎重考虑,决定放弃收购人民币支付35%股权。 此前,2015年7月13日,云南城投宣布将以本币现金收购35%股权。 人源支付拥有全国互联网支付及云南省预付卡发行受理业务资格。

2016年6月23日,西藏旅游(.SH)发布公告称,“本次交易方案公告后,由于证券市场环境、政策等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各方未能达成交易”符合变更条件的计划。 经过认真研究,为切实维护全体股东利益,各方一致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此次合并被指是拉卡拉借壳上市,最终失败。

牌照并购活动的持续进行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现有牌照的价格。 但现有车牌的价格实际上还是会受到央行政策的影响。

续签影响牌照的“生死”

牌照存量是与央行主导的牌照更新相关的变量。

从目前来看,第三方支付牌照更新一般会带来七个方面的变化。

1、主动增加业务种类。 如云闪付商务有限公司首次续签时新增手机支付业务。

2、主动终止业务类型。 例如,财付通支付技术有限公司在第一次续费时主动终止固网支付业务)。

3、积极拓展业务范围。 向许可证添加新业务类型和范围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支付牌照期限内向央行申请的结果。 例如,已被吊销许可证的微信畅购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于2011年8月29日取得许可证时,其业务类型及业务范围为在江苏微信城发行和受理预付卡省、浙江省; 2014年7月10日央行在有效期内重新颁发该许可证时,微信畅狗的业务类型和范围有所增加。 ,已成为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微信城及全国互联网支付的预付卡发行受理机构。 第二种情况是在续证过程中增加了新的业务类型和范围。

4、主动缩小业务范围。 例如,讯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动终止了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福建省以及微信城以外的银行卡收单业务。

5、被央行处罚缩小业务范围的。 例如,续费期间,易宝支付有限公司被河南省、江西省央行微信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卡专项检查的通知》 2014年收购业务情况》(银发[2014]267号)。 省、微信城、微信城、湖南省、浙江省(不含微信城)开展银行卡收单业务”,缩小易宝支付银行卡收单业务范围。

6. 许可证合并。 如意升支付有限公司吸收合并微信华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支付业务,双方在规定时间前完成相关支付业务承接工作后,央行将办理相关“支付宝”注销、更换事宜。双方营业执照”。 合并前,易盛支付的业务类型和范围为全国范围内的互联网支付和预付卡发行与受理; 微信华视的业务类型及范围为全国银行卡收单。 换证后,牌照合并完成后易盛支付的业务类型和范围将变为全国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互联网支付和银行卡收单。 事实上,续签后,易生支付的业务类型和范围还包括其新申请的全国手机支付。

7. 许可证不得续展。 例如,微信通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被央行拒绝续展,理由是“存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续展工作的通知》第六条规定的不可续展情形”(银发) 〔2015〕385号)”。

对于牌照获取方来说,如果即将获得的牌照被合并或者央行决定不再续展,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变数,在尽职调查时需要特别关注其经营风险(防止牌照被收回)因合规问题被取消)特别关注多个许可证的实际控制人是否存在浪费许可证资源的情况(防止许可证被合并,10个合并许可证中的8个就是这种情况)。

2016年8月11日,央行发布《关于27家非银行支付机构续展的决定》。 由于首批27家非银行支付机构牌照有效期为2011年5月3日至2016年5月2日,首批第三方支付机构无牌照已“裸奔”101天。被更新了。 首次换证的结果是,首批27家支付机构全部换证成功,6家牌照并入首批牌照。

牌照支付公司有风险吗_支付牌照的好处_有支付牌照的公司

2016年8月29日,央行发布《关于12家非银行支付机构续展的决定》。 第二批第三方支付机构牌照有效期为2011年8月29日至2016年8月28日。经过第二次换证,易通支付有限公司、微信福友金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牌照.有限公司被合并,要求合并方于2017年2月28日前完成相关支付业务承接工作,以便央行办理相关事宜。 《支付业务许可证》注销、补发。

2016年12月20日,央行发布《关于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53家非银行支付机构续展的决定》 第三次续展的结果是,微信通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因“存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续展工作的通知》第六条规定的不予续展的情形而被续展(银发[ 2015]第385号)》展览失败。 上述第六条规定“以伪造、变造、隐匿数据等方式故意规避监管要求,或者恶意拒绝、妨碍检查监管的”。 此外,微信智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和海南海岛卡支付网络有限公司的牌照分别被微信智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和国付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吸收合并。

经过三次换发,市场上第三方支付牌照实际上只剩下256张。 然而,如上所述,许可证续签可能会增加许可证的业务类型和范围。 例如,目前存量的互联网支付牌照有109张,其中17张已被并购。 未来,如果其他牌照顺利获得互联网支付资格,互联网支付牌照的存量实际上会增加。

可交易许可证可能只有 20 个

第一消费金融共筛选出具备以下四项资质的牌照:互联网支付; 全国(或近全国)银行卡办理; 全国(或接近全国)预付卡发行和受理; 手机支付。 120 张照片。

在这120个许可证中,有很多许可证非常难获取——云闪付的许可证; 电商巨头(支付宝、财付通、美的支付)牌照; 支付巨头牌照( 、 Pay、Fu...); 持牌金融巨头牌照(平安支付、易生支付、中证支付); 地产巨头牌照(快钱、恒大万通支付); 当地交通系统牌照(山东一卡通、山东高速);通讯巨头牌照(易支付、沃付、宝)。 总之,获得巨头牌照难度较大。 据第一消费金融测算,全国范围内支付服务市场上的可交易牌照可能不超过20个。

附:全国营业执照120个牌照清单

第一消费金融| 未央网

请点击阅读原文:

喜欢这篇文章吗? 请点击下方【+订阅】

∞未央网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创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