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海外拓展,以及国人出境旅游消费热情的不断提升,中国式移动支付在全球的使用场景和体验将迅速拓展和提升。 “无现金”这个词已经走进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在北上广深等移动支付普及率较高的城市,衣食住行等衣食住行都可以用手机“扫一扫”解决。 中国移动支付的便利性和普及程度之高,令纽约、东京等世界级城市望尘莫及。
然而,中国的“无现金”在全球的排名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2017年的统计报告,中国的无现金化程度在全球排名第六,仅次于加拿大、瑞典、英国、法国和美国。 原因在于国情不同。 在中国语境下,“无现金”几乎默认为移动支付(尤其是移动支付)。
事实上,所有非现金支付方式都是“无现金”。 以排名为例,前五名国家的主要支付特征是人均信用卡拥有量较多。 例如,美国人均拥有信用卡2.9张,而中国人均信用卡仅有0.33张。
在当今的中国,从大型商场超市到小型蔬菜水果摊,移动支付随处可见。 图/ic
好消息是,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格夫认为,世界正在走向“无现金”的未来。 在此过程中,中国式的“无现金”,即正在加速海外布局的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很可能成为新的流行领头羊。 麦肯锡2017年12月发布的报告称,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2017年移动支付交易额是美国的11倍。
中国移动支付出海的信号很明显。 2017年12月,中国移动支付巨头抢先拓展海外市场:14日,日本北海道新千岁机场成为全球首个微信支付旗舰机场; 支付宝在澳门的代理机构“澳门通”也几乎与渔人码头签署合作协议的同时在澳门推出。
与此同时,“无现金”趋势在全球持续增长——例如,瑞典四大银行一半以上的银行分行不再接受现金存款或储存现金; 欧洲将于2018年底停止印刷500欧元纸币。 但他们在移动支付方面的进展比中国困难得多、慢得多。
在一些热门的境外旅游购物点和机场,很多国内游客在结账时都能看到熟悉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标识。 图/财经首页
2017年9月,约70家日本银行宣布将联合推出一种虚拟货币,暂定名为“J Coin”。 “J币”的主要功能是为个人和企业提供移动支付和转账服务。 “J币”是银行联盟共同商定的“虚拟货币”,但它不像比特币那样有明显的价格波动。 它相当于日元。 届时,1个“J币”将等于1日元。 日本金融界对此感到非常自豪。 瑞穗金融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佐藤康弘表示:“我认为这种电子货币显然比(信用卡和借记卡)卡更好,因为商店在使用该卡时必须支付费用。”
中国消费者可能会问,这不就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能做到的吗? 是的,但是中国和外国的情况不同。 中国人可以通过手机绑定卡来互相转账。 这背后的支撑就是“云闪付”,这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中国银行卡。 联合组织不需要虚拟且有风险的“J币”作为交换媒介。 此外,中国人习惯使用借记卡,这为移动支付所需的身份认证和即时转账功能提供了基础。 受此影响,移动支付在中国的渗透率迅速提升。
移动支付的兴起,让中国人迈入无现金社会。 图片/
相比之下,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信用卡支付体系非常完善。 日常的大部分消费都可以用一张小卡完成。 人们对移动支付的需求并不迫切。 再加上其银行体系的复杂性,国外在推广移动支付时面临着比中国更复杂的挑战。
日本的“J币”要到2024年东京奥运会才会推出。 中国移动巨头在海外市场的竞争早已按捺不住。 截至2017年底,支付宝及其海外战略移动支付合作伙伴已覆盖全球超过34个国家和地区。
“支付宝在国内有超过6亿用户,在海外有2.8亿支付宝战略合作伙伴,这是支付宝的本土版本。其中,印度有2.5亿,韩国有2000万,泰国有1000万,还有还有香港、台湾、菲律宾的合作伙伴。” 蚂蚁金服国际事业群负责人表示,支付宝很快将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推出本地钱包应用程序。
蚂蚁金服国际事业群负责人表示,支付宝很快将在印尼和马来西亚推出本地钱包应用。 图/cio
“微信支付不仅仅是支付,还帮助海外商户与中国游客有效对接。” 微信支付亚洲运营总监郑红民表示,微信支付跨境业务目前支持接入海外25个国家和地区,支持超过13种币种交易。 “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到店旅游和购物是每个海外商家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他们愿意接入微信支付平台。” 札幌药品株式会社表示,店内使用微信支付的中国游客比例已占到30%左右。
中国移动支付海外扩张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竞争。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大巨头的市场份额高达94.1%。 “流量‘红利’见顶,下半年移动支付与企业服务展开竞争。”
蚂蚁金服国际事业群负责人表示,移动支付领域的龙头企业都拥有数亿用户,几乎覆盖了所有手机用户。 也就是说,当前用户快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已经进入“下半场”。 互联网平台公司陆续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强调企业化服务,积极向海外拓展。
移动支付机构要想成功“走出去”并站稳脚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片/
略显尴尬的是,国外消费者甚至并不急于接受自己国家的移动支付,对中国的移动支付系统更加谨慎。 与信用卡等传统无现金支付方式不同,中国式移动支付的优势在于“支付带来的叠加价值”,即通过信用、理财、保险、征信、营销等多种服务,它可以确定消费者和商家的需求。 平台和生态。
因此,更现实的前景是,中国游客首先在海外使用,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可以用手机支付,然后慢慢普及这种支付习惯——你有没有注意到,中国的海外扩张移动支付 重要场所,几乎与中国人热门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