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微信支付不用实名还能用?

2024-01-06
来源:网络整理

7月10日,微信盈科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王宇佳在新浪微博上实名举报微信支付,并已向央行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提交书面行政报告。

王雨佳在举报材料中表示,微信支付存在五类典型违规行为:1、未依法安排客户签署支付服务协议; 2.未依法对支付账户进行实名认证的; 3. 处理超出法定支付类型和金额限制的交易; 4、可以在不同客户的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之间进行资金转账,无豁免条件; 5、安全验证有效要素不足且超出允许交易金额。

王雨佳发现,开通微信和微信支付无需实名注册,无需身份认证即可使用找零收款功能。 王雨佳测试发现,非实名账户依然可以收款,单日收款限额为3000元。 无需实名账户也可进行支付。 虽然微信支付声称每日限额为1000元,但实际每日限额为2000元,次日仍可继续支付。

《非银行支付办法》还要求,对于使用两种以下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交易,单个客户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不含银行转账)付款账户至客户同名银行账户)。 但王雨佳实测显示,“微信支付”仅以密码作为安全验证的有效因素,单个客户所有微信账户单日累计金额超过1000元。

此外,王雨佳成功实现了一个账户只绑定一张银行卡的小额理财。 根据央行规定,投资理财必须至少通过五个不同渠道验证的三类账户才能进行。

央行7月14日晚对媒体表示,7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收到信中提到的举报材料。 中国人民银行将对收到的支付结算违法违规举报进行调查核实,并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央行表示,高度重视支付服务市场监管,欢迎社会力量对从事支付结算业务的机构进行监管。 2016年4月5日,央行印发《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建立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制度。

针对王雨佳的报道,微信支付相关人员并没有一一解释,只是笼统地回应称,实名认证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用户支付安全,这是整个行业面临的一个发展阶段。 微信支付充分尊重和执行央行相关规定,积极配合监管推进实名认证。

昨天,王宇佳告诉北青报记者,央行和支付清算协会已收到他的举报材料,预计本周将收到正式回执。

看法

实名认证是反洗钱的前提

央行为何强调支付账户实名制? 此前,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支付账户体现了消费者的金融权益。 只有实行实名制,才能更好地保障账户所有者的财务安全,才能从法律体系上明确消费者的财产权和债权债务关系。

其次,账户实名制是经济金融活动和管理的基础。 账户是资金流入和流出的起点和终点。 只有实行支付账户实名制,才能维护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才能有效落实反洗钱、反恐融资要求,预防和遏制违法犯罪活动。

三是坚持账户实名制,有利于支付机构在了解自身客户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客户,为提升和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微信东一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桂林律师告诉北青报记者,《反洗钱法》明确规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不得以身份不明的身份提供服务或者进行交易”。顾客。 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假名账户。”实名认证和账户分类管理的规定也是为了符合反洗钱法的要求。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红艳也表示,客户身份识别,即实名认证,是反洗钱工作的前提。 《办法》明确规定“支付机构应当遵守反洗钱相关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 第三方支付不仅起到结算支付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一些金融机构之间的清算功能。 具有非面对面、隐蔽性、广泛性、资金转移快速等特点。 如果账户实名制不能有效落实,资金来源和去向难以追查,极易成为犯罪分子洗钱的渠道,加大反洗钱难度,助长各类金融犯罪的嚣张气焰。

记者经历

微信非实名账号违规现象多

本月正式实施的《非银行支付办法》实施情况如何? 北青报记者近日测试了微信钱包、支付宝、百度钱包、京东金融的实名认证功能,结果并不理想。

微信钱包

您也可以在没有银行卡的情况下接收和转账资金。

7月13日,北青报记者对微信支付相关功能进行测试发现,微信支付中确实存在多起被律师举报的违规行为。

北青报记者点击微信客户端,点击右下角“我”,再点击页面上的“钱包”二字,进入功能界面,可以选择支付、转账或手机等功能手机充值。 也就是说,微信自动为用户分配一个支付账号,不需要额外注册。 北青报记者选择的微信账号原本是用手机验证码注册的。 没有绑定银行卡,没有上传身份证照片,甚至没有填写身份证号码,完全是一个非实名账户。

随后,北青报记者尝试使用另一个实名微信账户向非实名账户转账1000元。 结果,他成功的收到了消息。 他点了一下屏幕,1000块钱瞬间就被转成了零钱。 随后,北青报记者使用非实名账户向刚才的汇款账户转账1005元,也很快转账成功。

根据央行规定,非实名账户不得具备任何支付和消费功能。 即使考虑到该微信账户是通过手机验证码开设的,勉强算一类账户,其累计限额也不能超过1000元。 据北青报记者测试,已经超过了这个限度。

然而,当北青报记者想用这个非实名账号发红包时,却遇到了阻碍。 无论你是发红包、点击别人发的红包,还是继续接受别人的转账,屏幕上都会弹出这样一个窗口:“根据国家支付服务实名制规定,您需要完善您的身份信息,才可以继续使用微信支付功能。” 但该账户仍可以进行向外转账,也可以进行手机充值。

当北青报记者想要使用微信钱包里的零钱进行理财时,界面上弹出“购买金融产品前请完成实名认证”的对话框。 根据央行规定,此类账户不得用于理财。 微信支付在这一点上是符合要求的。

王宇佳律师昨天告诉北青报记者,7月8日测试时,非实名账户每日收款限额为3000元,对外付款限额为2000元。 他的账户只绑定了一张银行卡,且未上传身份证照片。 它绝对不是 III 类帐户。 但他已经连续多日转账超过10万元,并且还用这个账户上的零钱进行购物。 购买了价值150元的理财产品。北青报记者在王律师几天后进行了测试,当时王律师的报告已经被媒体报道过。 或许北青报记者测试时,微信支付已经进行了小幅整改,但仍不完全合规。

支付宝

如果您的账户没有实名认证,您将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为了测试,北青报记者使用手机验证码注册了支付宝账户。 就像之前的非实名微信账号一样,没有附上银行卡,没有上传身份证照片,也没有输入身份证号码。

北青报记者首先点击“手机充值”,支付方式一栏显示“无可用支付方式”。 向其他账户转账时,提示“无可用支付方式,请添加银行卡”。 最无奈的是,如果使用其他支付宝账户向该账户转账,汇款人界面会显示“对方账户未填写身份信息,无法收款。为了符合监管要求,建议您等对方填写完信息后再重新转账。”。

如果您想开通“余额宝”理财,页面会直接跳转至“身份验证”。 第一步是验证您的银行卡。 总之,没有实名认证,支付宝真的什么都做不了。

百度钱包

非实名账户“只能进不能出”

北青报记者用同样的方法在百度钱包注册了一个非实名账户,然后使用绑定借记卡的百度钱包账户分两次向该非实名账户转账110元,两者都取得了成功。 该账户余额为110元。

然而,当北青报记者想用这笔余额给手机充值、购买活期理财、或者进行对外转账时,却发现无法实现,系统自动跳转到“实名认证”页面。 为了防止110元躺着睡觉,北青报记者似乎只能对该账户进行实名认证。

京东金融

财务管理须上传身份证照片

与支付宝、微信、百度钱包不同,京东金融并不强调支付和转账功能,而是专注于财务管理。 根据央行规定,只有经过五渠道交叉认证的三类账户才能开展投资理财活动。

北青报记者此前的京东金融账户绑定了一个手机号码和两张银行卡,输入了身份证号码,但没有上传身份证照片。 昨天,当北青报记者进入“京东金融”APP点击购买理财产品时,页面很快弹出一个框,要求上传身份证照片,否则就只能“放弃赚钱”。

发现

用户很难知道自己的账户类型

据北青报记者体验,这些产品并没有在用户登录页面首页显眼的地方告诉用户该账户是否进行了实名认证。 一般需要经过两步、三步甚至更多步才能查出账户的实名状态。

两者都没有明确告知用户该账户是I类账户、II类账户还是III类账户。 除支付宝外,其他几款支付工具均未提示用户实名认证限制。 仅支付宝在“余额”下显示当前余额支付金额。 如果是20万/年,就说明是III类账户。

北青报记者随机采访了身边的多位消费者。 大家普遍表示知道实名认证很重要,希望获得更高的信用额度,但不确定自己是否进行了实名认证,认证到了什么级别。 他们常常离它很近。 您下单时系统会提示您,但您当时可能没有要关联的银行卡或身份证。 希望支付平台能够更清楚地告知您。

金融观察

过度的便利很容易牺牲安全

“没有实名认证,我连红包都抢不到,发不了,真的很不方便。” 北青报记者身边一些尚未实名认证的用户抱怨道。 还有人觉得认证过程太麻烦,必须上传身份。 拍身份证照片和验证银行卡非常麻烦。 他们甚至觉得央行此举是小题大做。 在他们看来,一些支付机构没有那么严格,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也省事。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便捷与安全并不能绝对平衡。 加大核查力度,从长远来看对消费者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

在回答“支付账户实名制要求是否会影响便利性?”时,央行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办法》要求支付机构开立支付账户时至少要通过三类、五类支付账户分别为 II 类和 III 类支付账户。 通过外部渠道验证客户身份信息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防止不法分子开立匿名或假名账户从事诈骗、套现、洗钱、恐怖融资等违法活动。 这是对支付机构的监管要求,支付机构负有“了解你的客户”的义务。

在身份验证过程中,客户只需按照支付机构的要求在线填写并上传相关信息即可。 他们不需要去相关部门证明“我就是我”。 相反,支付机构负责与外部数据库或系统进行通信。 连接并验证客户身份信息的真实性。

此外,《办法》还规定,综合评级较高、实名制执行情况较好的支付机构,开立二类、三类支付账户时,可通过三至五个外部渠道验证客户身份。 可以利用各种安全、合法的技术手段,更加灵活地开发其他有效的身份验证方式,经央行评估批准后采用。 这既鼓励创新,又兼顾安全和便利。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教授认为,对于用户来说,如果过于强调便捷性,很容易因为“太容易”而牺牲安全性,造成损失。转钱再后悔就晚了”。 《办法》将个人支付账户分为三类。 一类账户交易量相对较低,变现速度快; 二、三类客户实名验证强度较高,需要经过多层交叉验证。 验证强度越高,转账限额越高。 高,既能满足客户常用小额转账的便利,又为信息和资金安全增添一道防护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