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是怎么来的? 第三方支付的背景
第三方支付采用支付结算方式。 根据支付程序分类,结算方式可分为一次性支付方式和分步支付方式。 前者包括现金结算、票据结算(如支票、本票、银行汇票、承兑汇票)、汇款结算(如电汇、网上支付),后者包括信用证结算、保函结算等。第三方支付结算。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结算属于贸易范畴。 贸易的核心是交换。
交换是交付物品和支付货币这两个对立过程的统一。 自由平等的正常主体之间的交换遵循对等和同步的原则。 同步交换是指交割和支付是互为条件的,是等价交换的保证。 在实际操作中,对于现货对象的面对面交易,很容易实现同步交换;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交易对象的流通和接受所需要的过程(如商品和服务的流动、服务和劳务的转化),商品的流动和资金的流动是异步的,分离的矛盾不可避免,而同步交换往往难以实现。 在异步交换中,先收到对价的一方很可能违反道德和约定,破坏平等交换的原则。 因此,先支付对价的一方往往会受制于人,陷入被动弱势,铤而走险。
异步交换必须伴随信用保护或法律支持才能成功完成。 同步交换可以避免不平等交换的风险,因此要保证平等交换,必须遵循同步交换的原则。 这就要求付款方式应与交付方式相适应。 对于面对面现货交易,应适应即时一步支付方式; 面对面或期货交易应适应程序分步付款方式。 流程化的分步支付方式符合交易对象转让和承兑的流程特点。 从发起付款到所有权转移给对方的整个支付过程并不是一步完成的。 而是在中间增加了一个中间托管环节,将原来的直接支付转账改进为间接汇款。 转型,业务由一步完成转为分步操作,从而形成可监控的流程,并按步骤有条件支付。
这样,货物可以跟随货物路线,支付路线可以相互呼应,同步升降,使资金流适应货物物流过程,达到同步对应的效果,使支付结算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地满足市场需求。 传统的支付方式往往是简单的即时转账和一步支付。 其中,纸币结算和票据结算适合面对面的现货交易,可以实现同步兑换; 结汇中的电汇和网上直接转账也是一次性支付,适合面对面的现货交易。 然而,如果没有信用保护或法律支持,就会导致异步交易所很容易引发非等值交易所风险。 现实中,买家先付款,然后却未能按时按质按量收获目标。 卖方先发货,后未能按时收到全额货款。 延误、折扣或拒绝付款等事件可能会引起经济纠纷。 有时会发生。
在真实的有形市场中,可以在附加信用担保或法律支持的情况下进行异步权利交换,但在虚拟的无形市场中,双方互不相识,不知道基础。 因此,支付问题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之一。 卖家不愿意先发货,因为担心发货后货款无法收回; 买家不愿意先付款是因为担心付款后收不到货或者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博弈的结果是双方都不愿意先冒险,网购无法进行。 为了迎合市场同步兑换的需求,第三方支付应运而生。 第三方是买卖双方在没有信用担保或法律支持的情况下进行资金支付的“中间平台”。 买方将货款支付给买卖双方以外的第三方。 第三方提供安全交易服务。 其运作的本质是代收代付。 人与人之间设立中间过渡账户,实现汇款的可控停顿。 只有双方达成协议才能决定资金的去向。
第三方起到中介托管和监督作用,不承担任何风险。 因此,准确地说,这是一种支付托管行为,通过支付托管实现支付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