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元年?

2024-01-07
来源:网络整理

0">

本文有总字数和预计阅读时间。

互联网金融的代表模式包括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众筹、门户理财等模式。 不同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框架的初步建立,经历了从最初技术的简单应用到2013年互联网金融爆发的过程。经过了这样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最终,不同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在2013年达到了顶峰。 。

2013年之所以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是因为互联网思维已经成为影响和改变传统金融业的冲击力量。 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今年都开始布局。 布局上,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新浪等电商巨头开始呈现出打造互联网领域新产业链的竞争态势。 传统的产业形态正在被颠覆,有的已经被重塑。 因此,2013年被称为当之无愧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元年。

那么,以2013年为限,互联网金融的不同模式实现快速发展经历了多长时间呢?

第三方支付:15年

一般意义上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是指非金融支付机构。 1999年,首易信作为第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出现,最初应用于网关支付。 四年后,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异军突起,其承载的信用中介规模不断扩大。 这四年可以说是信用中介快速发展的阶段。 信用中介的发展催生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向不同行业领域的渗透,如航空业、保险业等行业。

2008年至2009年,第三方支付模式的信用中介功能得到强化,清算服务功能逐渐凸显,融资特征逐渐显现。 这些要素的萌芽,为后续互联网大数据融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直到2011年5月,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才终于成型。

经过15年的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特点是从网关支付阶段向信用中介阶段过渡,信用中介的特征逐渐显露出来,这为第三方支付的拓展创造了条件为不同行业提供支付服务。 而支付牌照的发放,让第三方支付终于成为市场舞台上的生力军。

网贷:7年

2007年,国内首家网贷平台“拍拍贷”成立。 截止到2013年,它已经经历了六年的发展,跌宕起伏。 在这个发展周期中,国内网贷平台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如担保交易模式、债权合同转让模式、无担保及无担保网上撮合模式、小额贷款模式等,不同的运营方式正逐渐应用于网贷平台。 在贷款平台上,竞争已经形成。

与此同时,2013年底,一波网贷平台破产潮也来袭。 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有75家网贷公司遭遇风险事件,此后破产潮愈演愈烈。 2014年国庆初七,就有5家网贷公司破产,整个行业一片混乱。

“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的“三无”因素成为网贷平台模式发展的痛点。 虽然这种互联网金融模式才发展了7年,但其所展现出的风险影响,值得业内人士对整个互联网行业的金融发展进行更多的思考。

众筹:3年

国内众筹模式的发展基本处于起步阶段,也曾被贴上非法集资的标签。 “点名时间”是中国最早的众筹网站。 它成立于2011年,效仿美国。 它的风格几乎是一样的。 众筹的运作依赖于开放的在线社区和公共筛选机制。 网络社区鼓励公众参与企业运营,从而创造了丰富的信息,增加了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概率。

众筹的捐赠赞助模式、预售模式借贷和股权投资模式涉及的金融交易和操作相对复杂,法律监管的可操作性不强。 重重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众筹的发展。 缓慢的原因之一。

门户理财模式:15年+

事实上,严格来说,上述互联网金融模式基本属于门户理财的范畴。 信息不对称的减少必然会促进门户理财渠道的拓展。 因此,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已经消除或部分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所以门户理财的兴起基本上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过程的。 。

但互联网发展初期经历的技术革命和观念创新只能说明门户理财具备了驱动力基础。 随后特定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赋予了门户理财方式巨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以第三方支付为节点,获得了长期的发展周期,而门户理财获得了真正的发展动力,周期应该在15年以上。

不同模式的互联网金融有不同的发展周期。 从不同周期对应的时间段,似乎可以看出各个模型发展的成熟度。 这对于研究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许具有一定的意义。 指导意义。

0">

我们将对上述信息严格保密,报名结果以官方通知为准。 感谢您对未央网的信任与支持!

非常感谢您的注册。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注册。 请点击下面的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讲座课件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