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外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如何?日韩市场反应如何?

2024-01-07
来源:网络整理

不同国家和地区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还存在较大差异。 除我国外,日本、韩国、肯尼亚是全球移动支付发展的典型代表。 日本是移动支付普及率较高的国家。 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已经拥有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 目前,日本市场有超过1亿用户使用移动支付服务。 主流的移动支付技术是日本索尼公司开发的非接触式传感技术。 移动运营商NTT在日本移动支付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在韩国,移动支付行业主要由运营商和银行主导。 主要移动支付品牌有微信、K-、,各占韩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半壁江山。 随着越来越多的移动用户使用手机进行POS支付、购买地铁票、完成手机ATM取款等,韩国的移动支付以移动支付为主。 目前,韩国所有零售银行均可提供手机银行服务。 令人惊讶的是,在非洲国家肯尼亚,目前有2300万人经常使用移动支付服务,占该国成年人的74%。 换句话说,大约四分之三的肯尼亚成年人使用移动支付。

尽管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但从全球范围来看,移动支付得到广泛应用的国家仍然屈指可数。 例如,在高科技最发达的美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十分缓慢。 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2年,只有2%的美国智能手机用户使用NFC支付方式购买商品。美国公司苹果公司从未在其受欢迎的手机中内置NFC芯片。 美国拥有非常成熟的银行体系,美国人的信用卡拥有率也非常高。 美国人已经可以使用信用卡和ATM机方便地满足支付结算需求。 加之购物渠道多元化,美国人对移动支付更加感兴趣。 需求普遍较低。 缺乏明显的用户需求驱动是美国移动支付发展缓慢的最重要原因。

国外手机支付_国外手机支付方式_国外手机支付

因此,我们应该看好移动支付的发展,但不能急于求成。 在中国,虽然移动支付发展非常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从移动支付产业链来看,主要涉及多元利益的博弈和平衡。 移动支付市场各方利益不同。 各方都在努力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因此,短期内难以形成统一协调的发展模式。 。 从移动支付客户的角度来看,移动支付的易用性和安全性之间很难达到完美的平衡。 银行移动支付产品相对安全,但流程相对繁琐,客户体验普遍较差; 第三方支付公司支付产品的客户使用非常方便,符合大众客户的日常习惯。 但规范性和安全性相对不足,冒用、盗窃风险时有发生。

国外手机支付方式_国外手机支付_国外手机支付

为引导和规范我国金融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央行于2012年12月正式发布了我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明确了产品形态、业务模式、网络通用性等方面的系统技术要求。 、安全等方面,建立以“网络通用、安全可信”为目标的技术体系架构,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营造移动各方开放、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完善支付产业链,建立和谐的产业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发展。 支付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过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