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争论的Mini LED与OLED画质技术,海信在CES给出答案

2025-05-10
来源:网络整理

显示技术之争

长期以来,业界对于Mini LED和OLED谁更胜一筹、谁将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引领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早期阶段,索尼、三星等企业就已经加大了在这一领域的研发投入。显示市场持续追求技术创新,旨在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视觉需求,Mini LED与OLED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

RGB-Mini LED技术原理

RGB-Mini LED背光技术的设计独特,它将RGB三种颜色的芯片集成在一个LED模组内。在这个模组中,每个灯珠都由红色、绿色和蓝色三颗芯片组合封装而成。这些灯珠可以分别接收不同的电流,从而实现独立调节,最终分别发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单色光。为了确保显示质量,LED模组内需挑选三个晶片,这些晶片需与液晶玻璃滤光片在波段类型上做到完全吻合。

海信芯片技术突破

平板显示技术_平板显示技术基础pdf王丽娟_平板显示技术基础

海信在LED三色芯片的关键技术方面实现了显著突破。他们自主开发了图形化反射镜面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发光效率,增幅达到了15%。此外,海信还自主研制了复合衬底长晶工艺,这一工艺的应用使得三色芯片的发光角度一致性提升了50%。除此之外,采用窄光谱外延生长技术后,G芯片的光谱半宽度减少了27%,这一变化也使得芯片的整体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色域表现对比

传统LED通过彩色滤光片对白光进行筛选,其光谱的半峰宽度较大,色域相对较小;相比之下,RGB-Mini LED灯珠通过红、绿、蓝三种不同的晶片分别发出各自颜色的光线,其光谱的半峰宽度极为狭窄,色域的表现则更为显著。海信的RGB-Mini LED显示技术,其色域覆盖范围已达到97%的BT.2020标准,色彩体积占比更是高达87%。在色纯度方面,表现尤为出色,分别达到了99%、92%、100%的优异水平。这些关键性能指标,均明显超过了传统LED产品的表现。

亮度与控色精度优势

传统Mini LED技术与色转换膜结合,可以提供背光所需的RGB三原色,但这种方式在将蓝光转化为白光亮度时,效果并不理想。海信的RGB-Mini LED在控色精度方面表现突出,其光源的控色精度甚至能提升至三倍。这种控色技术极为精准,它能够使画面色彩更加纯净、更加精确,从而提升观众的观赏感受,并使产品在高端显示领域具备显著的市场竞争力。

市场前景与技术价值

平板显示技术基础pdf王丽娟_平板显示技术基础_平板显示技术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对电视画质的高标准追求,这其中,色彩的精确度显得尤为关键。尽管市场上已有多种技术能够实现宽广的色彩范围,但其中许多技术仍存在缺陷。海信的RGB-Mini LED技术不仅能达到,甚至超越了主流技术的广色域表现。与QD-OLED电视相比,其色彩控制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而且这种提高超过了20%。这种技术在市场上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你认为海信的RGB-Mini LED技术能否引领显示领域的未来趋势?不妨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和将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