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接入,支付市场又增变局?

2024-01-09
来源:网络整理

另一家清算机构网联也在当天高调发布公告称,自2017年6月30日启动减量以来,截至3月31日,累计资金交易划转清算突破100亿笔。 与此同时,网联近期发布42号文,督促第三方支付机构接入网联通道,明确6月30日前切断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直接连接。此后,银行将不再直接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扣缴渠道。

笔者注意到,早在去年12月,央行发布《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时就明确表示,银行及支付机构开展涉及银行间交易的条码支付业务时,必须通过中国人民银行银行间清算系统或具有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 本规定将于2018年4月1日起由清算机构实施,同时也被视为切断“直连”的“截止日期”条码支付业务。

央行和网联的相继表态,吹响了第三方支付机构“断直连”的号角。 如今,微信支付已分别接入网联和云闪付,其条码清算业务之战已经打响。

和银联两大清算机构相互竞争

网联成立于2017年8月,是央行主导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在线支付清算平台。 主要办理支付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支付业务,提供统一、公开的清算服务,作为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 。 据申霸君介绍,网联由支付宝、财付通等八家支付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扮演“非银行支付机构网上支付业务清算资金”的角色。

银联在线支付下载什么软件_银联在线支付下载安装_银联在线支付下载

去年3月31日,网链平台启动生产环境试运行,首批接入4家银行和3家支付机构。 第一笔交易由腾讯财付通发起,通过微信红包完成。 收款银行和付款银行均为中国银行。 与招商银行。 腾讯财付通也由此成为首家在网联平台成功完成银行间清算交易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另外两家支付机构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和京东旗下的京东金融支付。

截至目前,平台已对接并启动迁移340多家银行、100多家支付机构,完成超过100亿笔资金交易转账和清算,成功交易金额近3万亿元,最高单日交易数量。 处理规模突破亿,“断直连”取得长足进展。

笔者注意到,3月31日,一笔1.88元的微信支付交易由“渤海银行”作为收单方发起,“网联清算有限公司”发起。 参与转让并顺利完成交易。 在联联闪付宣布与微信合作之前,网联首笔条码合规交易的完成,给行业带来了一丝挑战。

据了解,与成立仅8个月的网联相比,国内首家清算机构云闪付“断直连”的速度稍显缓慢。 今年1月29日,联动闪付新一代无卡业务转换清算平台全面上线,正式向各成员机构大规模开展各项业务承载服务。 同时宣布,平台已与全国17家主要商业银行、地区性银行等180余家主要商业银行完成联网,数百家支付机构与云闪付合作。

今年3月,云闪付召开《微信、支付宝条码支付服务接入云闪付平台工作方案》培训会,透露微信支付、支付宝收单业务将接入云闪付,微信将暂时接入云闪付。用于接口对接。 从支付宝现有业态来看,云闪付正在积极推动两大支付巨头的“断链”。

银联在线支付下载什么软件_银联在线支付下载_银联在线支付下载安装

在笔者看来,在“断直连”的期限下,联动闪通和网联两大清算机构正面临着正面竞争。 未来双方的市场份额可能取决于交易安全、处理速度、资金清算效率等各方面的服务水平和能力。

微信支付与支付宝之战将愈演愈烈

易观4月1日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7年第四季度》数据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000万笔。元。 ,环比增长27.91%。 支付宝以54.26%的市场份额位居移动支付市场第一,腾讯金融以38.1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支付宝的市场份额较第三季度增长0.53个百分点,而微信支付背后的腾讯金融则较第三季度下降1.2个百分点。 两大支付机构在潮起潮落过程中相互掌控。 移动支付市场绝对份额超过92%。

笔者注意到,由于微信支付的频繁发力,支付宝的市场份额在2016年第三季度下降至50%左右,引发了业内一片看空的声音。 有分析认为,随着第三季度支付宝继续保持对线下扫码业务的大规模投入,特别是客户需求的不断发展,消费和个人转账业务的交易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进一步提升了支付宝的市场份额。 扩张。

不过,支付宝的好势头并没有持续多久。 近期,支付宝正遭受微信支付发起的“正面攻击”。 3月底,沃尔玛宣布其在中国(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的微信门店暂时停止接受支付宝支付。 该事件一度登上百度实时搜索榜首,引发公众广泛质疑。 继沃尔玛之后,步步高超市也于3月24日宣布,将在其门店内禁止使用支付宝,再次引发各界热议。 随着舆论持续发酵,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同时陷入这场舆论风暴,“二选一”争议再次被摆上台面。

笔者认为,沃尔玛和步步高超市此次“封杀”支付宝是有原因的。 随着2017年底至2018年农历新年前,腾讯频繁投资零售领域,腾讯与阿里巴巴在新零售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新零售成为两家移动支付的主战场。巨人。 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微信支付必须使用上述方法来阻止支付宝进一步扩张,更何况支付宝此前也曾采用同样的方法来打压微信支付。

据了解,2017年,阿里巴巴投资的大润发、新华都、盒马鲜生等线下超市通过门店POS系统改造关闭了微信支付通道,直至数百家门店彻底“封杀”微信支付。 此外,与阿里巴巴密切合作的银泰百货大部分门店已不再支持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互相“封杀”的路上,逐渐渐行渐远。 随着竞争的加剧,2018年移动支付“二选一”的情况可能会频繁出现。对于微信支付来说,这次“封杀事件”或许只是一个前奏。 未来,包括永辉超市、家乐福、海澜之家等在内的“腾讯”企业可能会加入“封杀”支付宝的队列。

随着两大支付巨头的殊死搏斗,外部移动支付环境发生了变化。 4月1日,央行新规规定,“同一支付机构、同一银行单日交易额不得超过500元”,“支付机构不得采用烧钱补贴等手段追求做空”。术语“市场份额”正式实施。 与前者相比,后者对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影响更大,这意味着其依靠线下补贴抢占市场的策略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难以实施。 在这样的变化下,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巩固移动支付城市,也是两大支付巨头面临的难题。

此外,由于微信支付的条码业务与云闪付整合,支付宝可能面临加速与云闪付整合的压力。 届时,两大支付巨头之间的战争将进一步扩大,而这场移动支付之战还远未到拨开云雾见月光的那一天。 让我们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公众号(ID:),或下载钛媒体App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