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普及下智能家居设备安全隐患调查

2025-05-15
来源:万象资讯

智能家居使得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轻松便捷,然而,在数据保护这一环节,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一旦有所疏忽,我们的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就可能面临风险。对此,我们接下来将进行深入的探讨。

2021年,一款智能音箱的安全问题被揭露。黑客可借助蓝牙协议的缺陷,即便设备已关机,仍能远程操控和监听用户。这一事件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揭示了智能家居产品并非完全安全,即便是看似关闭的设备,也可能因漏洞而成为信息泄露的潜在风险。

杨怀玉,这位在大消费领域有着深厚研究背景的分析师,提出了两个观点。他提到,众多智能家居产品或许潜藏着安全隐患。一旦黑客利用这些漏洞,就能远程控制这些设备。这种行为不仅可能导致用户个人信息泄露,还可能对家庭中的设备造成损害。此外,智能家居设备必须依赖互联网进行信息交互。然而,如果网络安全防护不够周全,黑客便可能通过网络实施攻击,损害设备的通讯功能,甚至可能完全控制整个智能家居系统。此外,这些设备中存储了用户大量的个人信息。倘若设备或云端服务的安全防护不够严密,黑客便有机会窃取这些数据,进而可能引发用户隐私泄露,甚至可能造成财产损失。

智能家居安全隐患_智能设备安全漏洞_智能家居安全性

业内专家指出,智能家居设备的安全风险,主要源于非品牌产品接入的不规范平台。360智慧生活集团副总裁孙浩进一步阐述,部分智能家居硬件由于所嵌入的平台性能不佳,导致在网络通信和安全加密方面未能满足标准要求。此外,小型平台在硬件设备、云端通信与管理等方面,同样存在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智能摄像机、智能门锁等品牌产品纷纷问世,其中多数产品内置摄像头,并支持音视频的记录与传输。这种情况无疑对平台的技术能力和运营成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果接入的不是正规云平台,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智能家居设备能够无线连接家庭网络或其他设备,并借助云端处理数据,以此实现远程操控。然而,一些摄像头并未使用端到端加密技术,或是仅设置了基础密码,这使得黑客可能通过强力破解或网络欺骗等手段轻易获取控制权,进而可能暴露用户的隐私资料。尽管面临这些问题,然而,正规的物联网云平台已经配备了相当完备的防护措施;在设备端,它们实施了“一机一密”的安全机制;每个设备的密钥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一来,风险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孙浩指出,特别是在智能摄像机、智能门锁等白牌产品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时,消费者在购买时需格外小心。不能仅仅关注价格,更要挑选那些品质优良、口碑良好的品牌产品。尽管一些白牌产品价格低廉,但在安全性方面却难以让人放心,购买这类产品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智能设备安全漏洞_智能家居安全隐患_智能家居安全性

在使用智能家居设备时,用户需对关联的APP或云服务所赋予的权限进行细致的管控。在设置网络时,定位和联网的权限是必不可少的。但通常情况下,智能家居产品的APP端无需涉及录音、读取联系人信息、查看应用列表等权限。杨怀玉指出,用户需要定期对软件驱动进行更新,并且及时修复已知的漏洞,这样的做法可以显著提升设备的安全性。

使用智能家电时,您是否遇到过可能的安全隐患?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一下您的亲身经历,同时,也请对这篇文章给予点赞,并协助我们进行转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