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斥资20亿巨资收购了快钱,意图进军金融领域,然而现在却不断受到负面信息的困扰,面对这种状况,快钱未来的发展道路又该如何进行选择?
截至2013年,快钱支付的交易额排在支付宝、财付通和银联商务之后。其市场占有率为6.7%,在国内第三方支付行业中位列第四。在支付行业,快钱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吸引了众多企业纷纷将其视为收购目标。
2014年,有消息说百度打算投入20亿资金收购快钱,但结果却是万达拿走了这笔交易。同一年,万达携手百度和腾讯共同创立了万达电商,并计划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投入50亿资金,其中第一年投入10亿,万达持有70%的股份。作为电商的关键部分,电子支付在年底时,刚刚上市的万达通过20亿的战略投资,成功获得了快钱支付的控制权。
万达集团对快钱进行投资,旨在构建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支付系统,并计划拓展至互联网金融市场。2015年,万达金融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旗下汇聚了网络金融、飞凡科技等多家子公司。同年10月,万达金融集团进行了业务拆分,成立了万达网络科技集团,快钱等企业成为了该集团的核心组成部分。到了2017年,万达集团已经完全掌握了快钱的控股权。
2018年初,万达征信实施了大规模的人员裁减,将金融业务调整为投资领域,同时传闻他们有意出售支付牌照。当年万达的业绩报告中,金融业务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及,而网络科技则完全没有被纳入讨论。投入电商的资金未能收回成本,缺乏交易支持的金融业务陷入了困境。在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排名中,快钱公司已不再是前五名。
万达金融主要依靠的是三张网络小贷牌照和四款现金贷产品,如万达普惠旗下的万e贷和快易花等,这些产品各自拥有独立的APP。然而,快钱APP存在不少问题,许多用户对其违规为高利贷APP提供支付途径表示不满,甚至有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扣款的情况发生。
万达设定了将金融收入提升到14.5%的指标,现金贷或许能在短期内助力实现这一目标。但现阶段,监管日益严格,流量资源日益紧张,那些违规的现金贷的高收益时代即将落幕。万达网络科技板块已不复存在,若快钱公司无法成为金融业务收入的核心支撑,那么被出售或许真的会成为一种可能。
面对眼前的重重挑战,我们心生疑问:有没有一种快速赚钱的方法能帮助我们找到摆脱困境的新出路?在此,我们真诚地邀请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同时,还请您为这篇文章点赞,并帮忙予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