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导盲机器狗:解决导盲难题,弥补现有技术不足

2025-05-17
来源:万象资讯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导盲机器狗。

背景技术:

盲人单独外出时,通常依赖导盲犬来探测路障,然而,导盲犬的培育过程既复杂又耗时,导致其价格对多数盲人而言相对较高。加之,动物的本能使得导盲犬在街头上行走时,可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或诱惑。因此,使用机器狗替代传统导盲犬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不仅减少了外界干扰,还省去了导盲犬的训练时间和难度。

现有技术下的导盲设备仅能对前方进行探测并向盲人发出警报,但在人群繁杂且密集的环境中,这些设备却无法对盲人两侧进行有效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局限性,本创新设计推出了一种智能型导盲犬,有效解决了传统导盲设备在保护盲人侧面安全方面的不足。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本创新型实用工具采用以下技术路径进行实现:该智能导盲机器狗由机器狗主体构成,其内部设有可调节的凹槽;机器狗主体的两侧各设有可收缩的凹槽,这些凹槽与调节凹槽之间设有滑动孔;调节凹槽的内壁一侧连接有驱动电机,该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杆固定连接,驱动杆表面设有螺纹,用于连接联动架;联动架上设有两个用于安装的孔,这些孔的内壁一侧连接有伸缩杆;连接轴的一端固定有防护挡板,该挡板内部设有缓冲凹槽,缓冲凹槽的内壁一侧连接有至少两个缓冲弹簧;至少两个缓冲弹簧的一侧连接有缓冲板,该缓冲板从一侧穿过防护挡板延伸至其外部;缓冲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触点连接件,缓冲凹槽的内壁一侧还连接有第二触点连接件;机器狗主体的上方还装有警报设备。

此外,该滑动孔的内部与调节槽及收缩槽的内部实现互通,滑动孔被设计成两组,这两组滑动孔在调节槽的两侧呈现出对称的布局。

此外,该驱动杆的一端与调节槽的内壁实现了转动式连接,同时,驱动杆的表面设计为螺纹形状。

此外,该连接轴的一端深入到联动架内部,并继续向外延伸至联动架外部;同时,该端部通过滑动孔穿过,进而进入收缩槽的内部区域。

此外,该防护挡板安置在收缩槽的内部区域,并且与连接轴呈垂直排列。

更进一步来说,该第一触点连接件与第二触点连接件相互之间能够实现良好的配合。

更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触点连接部件与所述的第二触点连接部件被依次连接,并共同构成了警报设备中的控制线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导盲犬替代技术_智能导盲机器狗_智能机器狗

该智能导盲机器狗内部配置了驱动和伸缩机构,伸缩机构通过伸缩杆与连接轴联动,使防护挡板得以向两侧展开,便于开启和调整。驱动机构中的驱动电机通过驱动杆带动联动架,实现其在驱动杆上的同步移动和调节,便于将展开的防护挡板移至机器狗背部两侧,提供行走路线和侧边的防护。防护挡板上的缓冲板和触点结构,在触碰时能够通过警报装置发出声音,提醒行人避让,防止拥挤的人群从侧面给盲人行走带来不必要的干扰,从而提升盲人行走的安全性。

该智能导盲机器狗借助防护挡板对盲人行走内侧进行保护,确保盲人能够按照规定直线前进,有效防止其行走轨迹偏离机器狗的引导区域。

附图说明

图1展示了本实用新型智能导盲机器狗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示。

图2为图1所示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b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c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防护挡板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展示:机器狗的主体结构、用于调节的槽位、用于收缩的槽位、滑动孔,以及驱动电机、驱动杆、联动架、安装孔、伸缩杆、连接轴、防护挡板、缓冲槽、缓冲弹簧、缓冲板、第一触点连接件、第二触点连接件和警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附的图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内容进行详尽、全面的阐述。显而易见,所阐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众多实施例中的一小部分,并非全部。依托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未进行创新性工作的情况下,所得到的任何其他实施例,均纳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之内。

请查阅图1-6,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技术实现方式:该智能导盲机器狗由机器狗主体1构成,主体1内部设有可调槽11,其两侧各设有收缩槽12,收缩槽12与调节槽11之间设有滑动孔13,调节槽11的内壁一侧连接有驱动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与驱动杆3固定相连,杆3表面设有螺纹,螺纹连接联动架4,架4上设有两个安装孔41,孔41的内壁一侧连接有伸缩杆5,杆5的输出端与连接轴6固定,轴6一端与防护挡板7连接,挡板7内部设有缓冲槽71,槽71的内壁一侧连接有至少两个缓冲弹簧8,这些弹簧的一侧连接有缓冲板81,板81的一侧穿过防护挡板7并延伸至其外部,板81的一侧还固定有第一触点连接件9,缓冲槽71的内壁一侧连接有第二触点连接件91,机器狗主体1的上方安装有警报装置92。

联动架4的两侧均配备了相似的伸缩与滑动设计,与之相对应的连接部件也保持一致,这使得对机器狗本体1的两侧进行同步移动和调整成为可能,进而便于对两侧实施防护措施。

机器狗本体1装备了两套警报系统92,以及相应的触点连接和防护构造,这两套警报系统92各自与两侧的防护挡板7相匹配,便于识别哪一侧的防护构造承受了压力。

在机器狗本体1内部安装了驱动和伸缩装置,这些装置通过伸缩杆5驱动连接轴6,使防护挡板7得以向两侧伸展,便于其开启和调整。驱动结构中的驱动电机2借助驱动杆3,能够带动联动架4在驱动杆3上同步移动和调整,这有助于对展开后的防护挡板7进行位置调整,以保护机器狗本体1背部两侧。防护挡板7展开后,能够对盲人的行走路径和两侧进行保护。挡板上的缓冲板81和触点结构,在接触时能够通过警报装置92发出声音警报,提醒行人避让,防止拥挤的人群从侧面给盲人行走带来不必要的干扰,从而提升盲人行走的安全性。

导盲犬替代技术_智能导盲机器狗_智能机器狗

防护挡板对盲人行走内侧进行保护,确保了盲人能够按照规范直线前行,同时防止了盲人的行走轨迹偏离机器狗所设定的导盲区域。

所述滑动孔13的内部与调节槽11和收缩槽12的内部实现连接,滑动孔13被配置成两组,这两组滑动孔13在调节槽11的两侧呈对称排列。

滑动孔13便于与轴6实现便捷的连接,确保在轴6进行移动和伸缩调节时,其稳定性得以保持。

所述驱动杆3的一端与调节槽11的内壁实现转动式连接,驱动杆3的表面设计有螺纹结构。

驱动杆3凭借螺纹设计,便于操控其上的联动架4在首尾间进行灵活的移动与调整。若驱动杆3正向旋转,联动架4便会向机器狗本体1的尾部移动以进行调节;反之,若驱动杆3反向旋转,联动架4则会向机器狗本体1的首部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

所述连接轴6的一端深入至联动架4内部,并从另一侧延伸至联动架4的外围,同时,该端部通过滑动孔13进入,并进一步延伸至收缩槽12的内部。

该防护挡板7安置在收缩槽12的内部,且与连接轴6呈垂直排列。

所述第一触点连接件9和所述第二触点连接件91之间相适配。

所述的第一触点连接件9与第二触点连接件91被依次连接,共同构成了警报装置92的控制线路。

警报装置92配备了声音警报系统,该系统运作时需与机器狗本体1的内置电源模块相连,而机器狗本体1是一款基于现有技术的智能导盲机器狗,专为盲人提供行走与导盲服务。该机器狗内部所使用的电源模块和控制部件,均采用了现成的控制系统和结构设计。

操作时,应首先激活两组伸缩杆5,这两组伸缩杆5借助两侧的连接轴6的作用,使得两侧的防护挡板7相互拉开,防护挡板7随之逐步从收缩槽12的内侧移出,直至完全脱离收缩槽12的内侧,此时应停止伸缩杆5的动作。

启动驱动电机二号,该电机驱动驱动杆三同步旋转,驱动杆三借助螺纹连接的方式同步推动联动架四向机器狗主体一的后端移动,联动架四同步推动两侧的连接轴六同步向后方移动,两侧的连接轴六同步推动处于展开状态的防护挡板七向后方移动,从而在机器狗主体一的后端形成一道围挡,便于将使用者遮挡在防护挡板七之间。当防护挡板七完全移至后端时,停止驱动电机二的工作。

防护挡板7上的缓冲板81一旦承受压力,便会推动其上的第一触点连接件9,使其朝向第二触点连接件91的方向移动。而当第一触点连接件9与第二触点连接件91相触,警报装置92随即响起声音警报,旨在提醒周边人群和盲人自身注意行走安全,以免因拥挤而遭受伤害。

本文需特别指出,文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关系术语,仅作为区分不同实体或操作的标识,并不必然意味着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着实际上的关联或特定的顺序。此外,术语“涵盖”、“涉猎”及其类似表述,旨在指代一种非排他性的包含关系,这意味着在描述涉及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设备时,不仅包括那些具体列出的要素,同时也涵盖了那些未明确提及的要素,以及与该过程、方法、物品或设备本身紧密相关的要素。

此所述仅为该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但并不对该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在遵循该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其实施的任何调整、等效替代或优化,均应纳入该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