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实施细则(试行)及相关解读

2025-05-18
来源:万象资讯

近期,为了促进事业单位员工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制度性和规范性,打造一支高素养、专业化的员工队伍,依据《干部教育培训条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规则》、《事业单位员工培训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宁夏地区的实际情况,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以及财政厅共同发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事业单位员工培训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这对于规范培训活动、提升培训效果、强化队伍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管理人员培训着重于增强管理技能、专业造诣及职业品德;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则侧重于提升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而工勤技能人员的培训则致力于提高职业技能及实操技能。事业单位的员工通常每年参与各类培训的总时长需达到90学时或12天以上。

二、各级培训主体的职责是什么?

各级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承担本区域事业单位员工培训的管理职责,主要负责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协调服务以及督促检查等工作。各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系统、本行业内员工的具体培训方案,并负责实施、指导、检查和监督相关培训活动。事业单位需构建并完善符合自身特性的培训体系与规划,同时负责培训活动的组织、协调与实施。

事业单位培训工作条例_宁夏专业技术人员_宁夏事业单位培训实施细则

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主要培训什么?

《实施细则》中提及的培训活动,系由事业单位及其相关主管单位和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执行,这类培训主要分为四大类别:首先是岗前培训,这一培训主要面向新入职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旨在增强他们适应岗位及单位工作要求的能力。岗前培训涵盖的内容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部分。其中,公共科目涵盖了应广泛掌握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政策知识、行为规范以及纪律要求等。专业科目涵盖了应聘或拟任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技术及技能等方面。此外,还包括在岗培训,该培训主要面向在职的事业单位员工,旨在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培养职业道德、更新知识体系以及增强工作能力。管理人员在岗培训涵盖了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大类,其中公共科目培训遵循岗前培训的流程进行,而专业科目则涉及了所任岗位所需更新的政策法规、理论知识以及管理实践;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的在岗培训,则需依照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应的规定来进行。第三项是转岗培训,这项培训主要面向那些岗位类别或职责任务发生显著调整的事业单位员工,旨在增强他们应对新岗位职责和任务的能力。第四项是专项培训,它主要服务于那些参与重大项目、重要工程、关键行动等特定任务的事业单位员工。

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如何组织?

《实施细则》依据各类培训的特定性质,对人事综合管理部门、主管机构、事业单位等不同执行主体以及统一组织、委托组织、授权组织等多样化组织架构进行了详细规定,具体内容涵盖:首先,针对岗前培训,明确公共科目培训需由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制定培训计划,并负责统一组织或委托专业培训机构实施,亦或授权主管机构、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执行,通常采用离职培训的形式;而专业科目培训则由主管机构或事业单位负责组织,一般采用离职培训、网络教学、师傅带徒弟等多种形式。二是关于在岗培训,明文规定管理人员的公共科目培训由主管机构负责,并统一安排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通常包括离职培训、在线学习、在职自学等形式;而管理人员的专业科目培训同样由主管机构负责,统一安排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亦或授权事业单位依照规定执行,通常采用离职培训、在线学习、集体学习等方法;至于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的在岗培训,则需依照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规定执行。第三,关于转岗培训,明确指出其具体培训形式应由相关事业单位或主管单位自行决定。第四,针对专项培训,则规定其培训形式需由负责该任务的单位依据工作实际需求来定,并可采用如团队集中训练等多种方式进行。

五、培训如何保障和管理?

事业单位培训工作条例_宁夏事业单位培训实施细则_宁夏专业技术人员

《实施细则》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经费需依照国家及自治区相关条例进行拨付。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各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以及事业单位本身,均有权委托那些符合标准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网络学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培训机构等,来负责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活动需遵循按需原则进行,构建以组织需求与岗位要求为核心的培训效果评价机制。完善调训管理规章,强化整体规划与协调,力求避免出现多头调训、培训重复、长期未培训等问题。尝试实施错峰调训和分段培训模式,以减轻工作与学习的冲突。此外,对事业单位员工培训实施登记管理制度。事业单位需建立健全工作人员的培训记录,详细记录工作人员参与培训的类型、具体内容、培训时长以及考核成绩等信息。

六、培训结果如何运用?

《实施细则》规定,需构建一套将事业单位员工培训与评价、使用相融合的机制。在此机制下,培训成效需纳入考核范围,并成为岗位聘任、职级提升、评选先进和优秀的重要参考。具体措施包括:对于新入职的事业单位员工,若未按规完成入职前的培训,通常应推迟其转正和定级的时间,直至其完成岗前培训。若事业单位员工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在职培训,通常将无法获得岗位级别的提升。对于无故不参与培训的事业单位员工,其年度考核将无法获得优秀等级的评定。

七、培训工作的纪律要求是什么?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培训过程中需严格遵守中央组织部颁布的《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以及其他相关学习培训的规定。他们必须认真执行学习培训和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确保完成既定的培训任务。若因特殊原因未能按时参加培训或未达到培训标准,相关人员应立即进行补训。在培训期间若违反了培训的相关规定和纪律,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将对其采取相应的组织处理或给予处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