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记者 蔡沚彦
开展体育“素质评价”鼓励每天上一节体育课
汕头致力于通过体育来塑造人才,其焦点在于促进青少年全方位的健康成长,力求在青少年文化知识与体育锻炼之间达到均衡发展。
《意见》明确指出,需对学生进行体育素质的评估。自2022年秋季学期起,新生将实施“素质评价与统一考试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同时逐步提升体育中考的分数比重。在高中阶段,将进行体育学业水平的测试,采用“素质评价与最终专业考试相结合”的评估体系,原则上,若学生成绩不达标,将无法顺利毕业。
依据汕头市教育局发布的《2022年汕头市初中生学业水平考试体育科目考试实施计划》,2022年的中考体育成绩在总分中占据60分,此成绩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的测试成绩,计6分,占总成绩的10%;二是中考体育考试的成绩,计54分,占总成绩的90%。
在汕头2022年的中考体育考试中,考试内容分为两项:一项是所有考生都必须参加的必考项目,另一项则是考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主选择的自选项目。必考项目要求男生完成1000米跑步,女生则需完成800米跑步;而自选项目则提供了立定跳远和投掷实心球两种选择,考生需在规定范围内挑选其中一项进行测试。
近年来,一系列政策显现了体育价值的日益突出。《意见》强调,需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并规定中小学每天上午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同时,鼓励学校每天安排一节体育课程,对于当天未设体育课的情况,下午则需安排至少40分钟的课外体育锻炼,并适当布置相关课外作业。
改革体教融合的核心在于,需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实地考察汕头市中心城区的中小学校,我们注意到,众多学校已经实施了晨跑活动,这一举措对于加强学生体质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以东厦中学为参照。自2011年起,该校每周一至周六,除非遇到考试或恶劣天气等特殊状况,都会在每天上午第二节课结束后,安排学生进行集体跑步锻炼。据悉,东厦中学每年都会有若干名学生参加体育术科考试,且这一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他们的成绩普遍优秀。与此同时,学生们对“体育精神”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
汕头地区的中小学校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他们不仅确保体育课程的质量和数量,还全面推行了课间操制度。每天上午,学生们都会统一参与25到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完成广播体操后,还会参与集体体育活动,从而保证了学生的运动需求。
与此同时,各式各样的特色体育品牌活动正蓬勃发展。在汕头市第二中学,该校的特色品牌“学生素养课程”吸引了潮汕地区众多知名专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开设了女子防身术、羽毛球、礼仪、舞蹈、合唱等多个课程项目,让学生在喜爱的活动中锻炼身体。
发展校园足球让体教融合更有抓手
《意见》强调,需打造具有体育传统特色的学校,各级教育及体育机构需统一规划这些学校的项目分布,着重推进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等领域,以及国家和省级的强项、民族特色项目等。具体到小学、初中、高中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项目创建,应按照项目总数6成、3成、1成的比例来安排,形成对应升学渠道,并开展同项目的体育训练活动。
不久前,在焕然一新的汕头人民体育场的足球场上,中国女足的队员肖裕仪与来自汕头多所中学的五十余名年轻女足运动员进行了技艺交流,并在之后向他们分享了许多关于如何卸球、带球的踢球技巧。
黄淑香,作为谢易初足球队的副队长,对肖裕仪这位从汕头诞生的杰出运动员评价颇高。她认为肖裕仪在赛场上展现出的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斗志,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黄淑香接着说:“一直以来,汕头的女足事业都备受关注,如今培育出了肖裕仪这样的优秀人才,相信未来还会涌现出更多杰出运动员!”
实际上,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阶段,我国为了打破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体制和机制难题,教育以及体育相关部门便提出了“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旨在缓解他们在学习与训练过程中的冲突。然而,关于如何结合、结合的内容是什么,这些问题至今仍在不断探索之中。
推动校园足球的普及,恰似打开了“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新篇章。经过长时间的培育,校园足球已从最初的“初步结合”逐步深化至“深度融合”,它正逐渐成为汕头市推进体育与教育融合以及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关键契机。
自2016年起,汕头市启动了“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此举旨在深化汕头青少年校园足球的进步,加快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省级推广学校在汕头的发展步伐,并逐步构建起完善的汕头校园足球联赛体系。
汕头市众多乡村学校,通过足球运动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孩子们不仅走出了家门、走出了校园、走出了村子,甚至超越了那些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更为优越的城区学校,成功夺得了汕头市“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的冠军,进而成为了省市体育竞赛的重要预备力量。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今年的1月份,汕头市龙湖区荣幸地成为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试点区域,其中13所中小学被正式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特色学校,另外还有8所幼儿园也被认定为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
龙湖区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试点区域,构建了一套以推广为方向、教学为重心、赛事为动力、考评为支撑的校园足球推进体系,从而为城乡中小学校搭建了全面的校园足球发展框架。
扩大参与范围,广泛推广是推动校园足球发展的根本。在龙湖区域内,校园足球赛事已全面覆盖各中小学,其中,区内76所公立中小学中,有66所成功组建了校际足球队,这一比例高达86%。此外,该区还持续多年举办“龙湖区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在粤东地区的校园足球事业中起到了模范和先导的作用。
除了着重于以竞赛促进训练,龙湖还不断强化校园足球的特色文化建设,促使校园足球工作得到全面而深入的推进。与此同时,龙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创新培训模式、举办校园足球交流活动、开展足球文化展览、强化校园足球的常规宣传等,以营造浓厚的校园足球氛围,并努力争取更多社会力量对校园足球发展的支持。
校园足球的发展促进了汕头学校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并让“教授、练习、比赛”成为体育活动的常规模式。同时,众多汕头校园足球教师认为,足球运动的推广和进步,不仅能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还能有效减少肥胖、近视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