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医院新兴技术创新与应用优秀案例集自推出以来,得到了行业各方的积极响应。 参与案例将陆续发表,展示医疗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成果。 案例征集截止日期为11月5日,欢迎大家提交。
01
项目介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互联网+医疗”相关决策部署,推动信息技术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应用,环县人民医院围绕智慧医院建设、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医疗服务措施。利用微信产品系统,打通线上线下患者医疗服务渠道,实现医患良性互动; 融合“人脸识别”新兴技术,促进医疗安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医护人员协同办公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和医院管理水平。
本案例使用了微信生态的一系列产品(刷脸支付、公众号、小程序、城市服务、企业微信)。 利用微信覆盖面广、用户量大、推广容易、接受度高的优势,我们从2018年开始,分阶段建设,从基础推广到普及应用、医患沟通,最终完成了“人脸”的使用以微信城市服务渠道为桥梁,配合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患者医疗服务和智慧医院建设。
本案例从医疗安全角度出发,探讨新兴技术“人脸识别”在患者身份验证中的应用。 身份识别是医院运营和医疗工作的基础,也是患者安全的基石。 身份识别关系到患者安全和医疗安全。 。 新兴互联网技术在医院应用的核心目的是带动医疗业务的本质工作。 作为十八个核心医疗制度之一,“查验系统”涵盖了医疗业务的方方面面,其主要目的是正确验证和识别患者身份。 传统方式包括腕带、医疗卡等,效率低且不可靠。 但“人脸识别”更加智能、可靠、安全、高效,在保障医疗安全、推动智慧医院建设方面有着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本案例采用的是“微信人脸识别支付”中的“人脸识别”技术。 一方面,利用其安全、高效、智慧、开放等特点,将人脸识别程序嵌入到医院HIS中,从门诊挂号到医生问诊。 从入院登记到出院结算,实现医疗业务关键环节患者身份的智能识别,对于加强医疗秩序管理和医疗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刷脸”具有快速获取患者信息的特点。 ,用于电子卡归档,可以省去手动输入患者信息的复杂过程。 刷脸建档完成后,公众号、小程序等系统通过接口授权获取患者信息,自动在相应系统中注册,并通过手机引导患者就诊。 使用更便捷的服务; 此外,微信人脸识别支付是该产品的基础,使得医院内诊所之间的支付更加便捷、安全。
针对院内工作,本案例利用企业微信搭建院内协同办公平台,实现公文通知发布、会议管理、在线学习考试、在线报修等功能。 在现代医院管理和办公自动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实现与患者微信互联,推出在线问诊、住院教育随访等功能,利用互联网拓展患者服务空间,让医患沟通渠道更加顺畅,也在维护医患关系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影响深远。
02
服务内容
本案例利用新兴互联网技术推动智慧医院建设。 核心产品内容是微信生态的一系列产品(刷脸就医、公众号、小程序、企业微信)。
服务内容涵盖医院管理和患者服务,涉及诊断前、诊断中、诊断后的所有医疗环节。 服务对象包括广大市民、患者和医院医务人员。
03
关键技术
基于微信开发平台标准,采用JAVA技术开发公众号、小程序、刷脸医疗应用软件,与医院HIS无缝对接,通过IPM接口系统统一管理各项接口服务; 配置腾讯云服务器,用于部署互联网应用。 医院建设前端计算机部署交换方案; 通过与HIS厂商的技术合作,完善了HIS中的登记、入院、采样、检查等模块,并嵌入了患者的“人脸识别”功能。 该系统直接连接到人脸扫描设备。 在通过“人脸识别”完成患者身份认证、获取患者身份信息的同时,还支持HIS系统主动发起“人脸识别”功能,实现患者身份认证和刷脸支付。
网络安全方面,采用内外网防火墙DMZ方式,在云服务器上搭建服务,转发院内前端机的访问地址; 防火墙通过虚拟地址映射转换和端口访问控制仅允许云服务器访问前端机,并制定了其他安全访问策略; 内外网之间部署网守设备,仅允许前端计算机访问内网指定IP和端口,保证内外网数据交互的安全。
04
产品说明、施工流程
本案例分为三个阶段建设,分别对应三个产品,最终实现协同应用:
(1)微信公众号系统建设(微信应用普及阶段):
2018年3月开始,微信公众号系统建成,我们开始推动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并开通了在线注册、支付、报告查询等基本功能。
(2)小程序及企业微信系统建设(医患沟通阶段):
2024年5月,小程序和企业微信上线。 基本功能与公众号系统相同,拓展了在线问诊咨询。 公司重点开发企业微信院内协同办公平台,实现企业微信与患者微信的互通:
门诊方面,完善消息提醒服务,诊断前、诊断中、诊断后推送消息通知; 开通电子健康卡,可线上线下发行。 电子二维码在各种医疗治疗过程中被用作患者识别方法。
在住院病人的服务方面,做到了教育和随访。 报销说明等常识教育表可以在患者入院后自动推送给患者。 每位护理人员可以在企业微信中对科室住院患者进行指定内容的教育。 手术患者在安排手术后可以及时告知医生和患者。 推送手术安排信息和术前教育内容。
医患互动方面,通过企业微信实现与患者在线沟通,并提供咨询服务。
院内办公方面,文件通知发送、报修管理、继续教育、在线学习考试等陆续开通。
(3)“人脸识别”系统建设(人脸识别与微信系列产品协同发展阶段):
2024年初,我们计划打造“刷脸医疗”,已经实现了类似公众号、小程序的基本功能。 刷脸支付的核心功能“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报到、入场、入场登记、检查、考试等环节。 赋能医疗流程,通过人脸识别识别患者身份,探索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医疗安全。 在与公众号、小程序配合拓展应用方面,人脸识别可通过腾讯电子健康卡接口快速获取患者信息并进行登记建档。 对于关注医院公众号的患者,将及时推送取卡通知。 点击收卡通知详情。 系统自动注册公众号与患者关联,引导患者使用公众号更多在线服务; 对于未关注公众号的,发送服务通知。 另外,点击服务通知的取卡通知后,识别二维码即可进入小程序自动登记患者,并引导患者使用小程序上的其他在线服务。
05
应用效果
(1)人脸识别技术在医院各个诊疗环节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患者身份识别方式,让医疗环境更加安全; 作为十八大核心医疗系统之一,体检系统采用“人脸识别”识别患者,更加智能、安全、高效。 比如“刷脸”挂号入院,可以避免以医保患者名义入院。
(2)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建档、登记更加高效便捷,并可与公众号、小程序互联互通,让医疗服务更加智慧。 比如,如果你没有带身份证、没有手机来医院,就可以“刷脸”就医、缴费,整个医疗信息也会推送到你的手机上。
(三)医院整体管理水平提升,患者医疗满意度持续提高。 企业微信实现部分在线办公,让工作更加高效。 患者通过微信进行预约、缴费、问诊等,对就医满意度更高。
(四)今年4月以来,公众号累计粉丝6.7万,小程序注册6.2万个,人脸识别用户超过1000人。
(五)微信支付占比大幅提升,近两个月占比超过65%。 与上年平均48%相比,增长了17%,增幅达35%。 支付的费用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用户数量,且所占比例占总费用的大部分,反映出患者对微信渠道应用的接受度很高。 利用微信生态系统中的一系列应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是一种非常适合大众需求的方式。 公众号、小程序、人脸识别和企业微信的协同使用,效果极其好。
06
总结与展望
智慧医院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新兴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核心是服务于医疗本质工作。 作为一个新兴产品,老百姓对微信的理解最初还停留在作为一种娱乐聊天工具,但将其用作医疗工具对于老百姓来说却是一个非常新鲜的事情。 这个工具能否很好地运用到医院对患者的医疗服务中,需要管理者有远见,信息部门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和建设医院信息化,技术厂商需要对行业进行深入研究需求并不断创新应用产品。
项目建设初期,我院上下齐心协力,在基础信息系统保障、业务宣传推广、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微信医疗服务的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脸识别”技术在医院患者身份识别中的应用,是新兴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核心医疗保障工作的一次实践。 医院将继续深入探索“人脸识别技术”在智慧医院建设中的应用,将“人脸识别”应用于医保结算、远程医疗等,不断丰富患者就医场景,不断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以及患者的医疗经验。
申请单位:
甘肃省环县人民医院
选型方向:
互联网医疗
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医疗信息化领域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