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已久的淘宝小程序终于开始内测了,不过它不叫小程序,而是“轻商店”。
轻店是支持个人或公司开店的工具。 具有群聊、发文章、店铺导航等功能。
目前轻店支持个人和企业,需要账户完成实名认证。 由于尚处于内测阶段,开发者需要通过邮件发送姓名、联系方式、公司名称、职位等信息,申请成为内测用户。 未获得内测资格的用户将无法入驻。
淘宝小程序“轻店”
顾名思义,灯店具有光应用的特点。 随着直播、微淘、淘宝头条等内容功能的不断涌入,手机淘宝的使用场景越来越碎片化,现在也需要一个“用完即走”的场景。
这与微信小程序的定位类似。 小程序最大的特点就是“即用即用”。 例如,用户在使用微信时分享的那些测试小程序、游戏小程序,可以在聊天栏中点击使用。
具体来说,轻店将汇集淘宝品牌主的直播、微淘内容和店铺信息,最终形成用户在线搜索品牌时弹出的信息块。
玩物知微信购物店
基于此功能,领先品牌将通过微信“搜一搜”门户为微信用户提供品牌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官方渠道。 用户可以直接搜索到该品牌的品牌词和相关产品词。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品牌可以据此获得流量,而且还会有官方认证,品牌的电商小程序、公众号、店铺小程序等信息也会被整合。 微信可以获取品牌信息并通过销售广告赚钱,而且用户无需打开多个应用程序,购物更加方便。
与起步较晚的微信相比,一直专注零售领域的淘宝早已意识到,大数据时代的关键是如何整合商家信息,尤其是领先品牌。 在轻店推出之前,阿里巴巴在手机淘宝改造过程中,就已经在手机淘宝上增加了类似于微信“品牌官方专区”的“品牌号”功能。 但功能仍然有限,主要帮助品牌商管理内容和粉丝。
无论功能如何变化,从根本上来说,淘宝的零售基因决定了阿里巴巴的小程序解决方案更注重交易和形成购物场景; 而微信的社交属性则更容易在营销层面形成社交裂变和传播。
这意味着用户只有在手机淘宝购物时才会打开手机淘宝。 而微信则由于工作和社交需要,每天都会打开几次。 虽然这对用户来说有点烦人,但也可以帮助用户不错过重要信息,不错过交易的最佳时机。
品牌永远是在追逐用户。 用户对品牌的需求越频繁,对品牌来说就越好。 从这个逻辑上看,微信小程序似乎比轻店有更大的优势。 不过,微信在社交和用户方面的绝对优势,也让阿里巴巴变得越来越开放。 类似小程序的轻商店的推出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