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老哥靠 3.8 万粉丝获建行 100 万授信,粉丝竟能换贷款?

2025-05-30
来源:网络整理

粉丝参与贷款业务?这样的做法真是高明!重庆的一位大哥在抖音上玩出了新花样,连银行经理都忍不住称赞他懂得门道。

谁能想刷抖音竟能借到百万贷款?重庆的45岁汽修工老王竟然将短视频平台变成了提款工具!这位仅初中毕业且身份成谜的大叔,凭借着3.8万的粉丝数量,成功获得了建设银行的100万授信额度,这一消息让旁观者都惊得瓜子掉了一地。

这事情简直比传说中的重庆火锅还要神奇。自去年起,老王开始录制关于修车的短视频,没想到粉丝数量迅速攀升。有一天,一位银行客户经理刷到了他的视频,便直接上门拜访,说道:“王哥,您的账号真是价值连城啊!”原来,银行新推出的“渝快贷”项目,粉丝数量被视为一种硬通货。老王立刻拿出手机展示账号后台数据,第二天便成功获得了100万的贷款额度,这比某些上市公司融资的速度还要快。

这操作真是让我惊叹不已,拍大腿都成了家常便饭——谁能想到银行放贷竟然也开始关注点赞数了!一位在商业银行工作的朋友私下透露,如今对于“新媒体从业者”的贷款政策已经有所放宽。去年,深圳一家MCN机构凭借500万的粉丝矩阵,一次性贷到了3000万。这不禁让人遐想,在这个时代,粉丝的力量似乎已经超越了房产证的价值?

但大家切莫急于返家开启直播!经过一番深入探究,我发现其中的门道颇为复杂。银行主要看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账号的专业性(如老王仅分享修车实用信息)、二是盈利潜力(他已成功开启橱窗进行商品销售)、三是粉丝的忠诚度(评论区中每天都有人提问)。一位金融专家直言不讳地表示:“这实际上是将流量转化为证券资产,未来或许会催生出‘网红资产评估师’这一新兴职业。”

谈及此事的教训,远比《财富之道》来得更为切实。如今,外卖骑手记录送餐日常,广场舞爱好者分享教学视频,这些内容都可能成为信誉的证明。然而,必须提醒大家,对于那些在“某音”平台上宣扬‘轻松贷款’的教程,切莫轻信!真正值得关注的,是银行所考察的持续经营实力,那些通过突击购买粉丝来刷量的行为,很可能瞬间被列入征信的“黑名单”。

老王在4S店拍摄的新视频映入眼帘,其中那台崭新的举升机显得格外耀眼。评论区有人酸溜溜地说:“不过是运气好罢了。”然而,在我看来,他连续两年坚持拍摄800条视频的毅力,确实值得他赚取财富!如今,手机成了新型的农具,流量则变成了新型的农资,这难道不是一种道理吗?

短视频如何实现盈利,粉丝经济如何发挥作用,银行最新规定如何影响,草根阶层如何实现逆袭,以及所谓的黑户如何贷款?(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你认为粉丝数量是否应作为贷款的参考依据?你周围是否有借助新媒体实现身份转变的案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