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于4月1日在北京发布报道,主题聚焦于通过分析上市银行的资金流动趋势,探讨我国经济发展的生机与动力。
新华社记者 吴雨、李延霞、张千千
2024年的上市银行业绩报告已相继发布。作为企业及居民融资的主要途径,银行的资金流动方向备受瞩目。资金的去向究竟如何?这又映射出我国经济发展中蕴含着哪些生机与活力?
聚焦重点领域发力 科技型企业“吸金”多
根据年报所揭示的信息,上一年度,各大上市银行不断增多信贷资金的投放量,致力于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进入2024年,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共同新增的贷款总额超过了8万亿元。在这其中,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新增贷款额均超过了2万亿元。
根据多家银行发布的年度报告,国家关键战略和关键领域的资金投入依旧占据信贷发放的核心位置,其中制造业、战略型新兴产业以及养老服务等行业的贷款增速尤为显著。
年报揭示,到了2024年年底,工商银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贷款总额突破3.1万亿元;中国银行在此领域的贷款总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6.31%;建设银行对制造业的贷款总额达到了3.04万亿元;农业银行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方面的余额同比增长了20.2%。
与此同时,科技企业越来越受到资本的青睐。到了2024年年底,建设银行的科技相关产业贷款总额已超过3.5万亿元,工商银行的专精特新企业贷款总额比年初增长了超过54%,光大银行对科技型企业的贷款总额同比增长了42.1%。
数据持续上升的背后,反映出银行正加速打造与科技创新相匹配的科技金融制度体系;工商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25个区域性的科技金融中心,农业银行的科技专业支行数量已经接近300家,中国银行则设立了中银科创母基金……
尽管如此,众多科技类中小型企业依然遭遇着资金筹集的困境。记者在多家银行举办的业绩通报会上得知,银行业计划进一步深化“股权融资、贷款、债券发行、担保”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架构,并改进特色服务产品,旨在满足不同创新主体的多样化资金需求。
助力促消费扩内需 个人消费贷款增势良好
信贷成为激发民众消费热情的关键动力。在此背景下,银行业致力于挖掘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领域的潜力,同时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养老服务等领域的新消费模式,并显著增加了个人消费贷款的发放规模。
年报揭示,到2024年年底,交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较去年底增长了1568亿元,增长率为90.44%;农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较去年底增加了2943亿元,增幅达到28.3%;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21%,信用卡贷款余额成功突破1万亿元大关;招商银行消费贷款余额为3961.61亿元,比去年底增长了31.38%。
同时,众多银行将目光投向了居民对刚性及改善型住房的需求,并保持了对个人住房贷款的稳定发放。至2024年年底,建设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客户数量已超过1500万户,个人住房贷款总额达到了6.19万亿元;中信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14.1亿元,这一增长幅度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自去年第四季度起,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得以实施并显现成效,市场态势呈现向好趋势,金融领域的数据也对此给予了证实。
纪志宏,建设银行副行长,透露了去年第四季度,建行个人住房贷款的日均受理量较上季度增长了73%,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5%。进入今年,建行在个人住房贷款的受理和投放方面继续保持积极态势,一季度提前还款的金额较上一季度进一步减少。
随着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接连发布,消费金融领域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的副院长董青马指出,金融和财政方面的贴息、减税降费等措施协同作用,有望促使金融机构不断强化金融扶持,从而为消费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招商银行在其年报中明确指出,将着力探索国家政策所倡导的升级型消费场景以及个人和家庭多元化的消费环境,并致力于稳健推进消费信贷相关业务的发展。在业绩发布会上,工商银行披露了其计划,即主动融入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兴经济领域,不断促进消费潜力的释放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深挖信贷增长点 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在业绩展示活动中,众多银行传达了持续稳定增加贷款投放的意向,这将为我国实体经济的增长提供坚实、强劲且持久的资金保障。
工商银行宣布,在接下来的三年内,将为民营企业提供不少于6万亿元的投融资服务,致力于帮助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提升实体经济的发展。农业银行则透露,到2025年,其工作重点将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展开,预计到今年年底,民营企业的贷款总额将突破7.5万亿元,而普惠型贷款的增长速度也将持续领先于全行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
分析众多银行公开的信息,针对促进实体经济的举措,本年度信贷投放的主要方向已逐步显现清晰。
交通银行宣布,其2025年的信贷投放计划将新增4800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重大工程、制造业发展、农村振兴战略以及战略型新兴产业等与国家政策导向相吻合的关键领域。
建设银行宣布,到2025年,将着力提高“五大战略文章”及零售贷款的比重,并加大对能源、工业、交通等关键行业的绿色贷款扶持力度,同时持续优化“两大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金融服务。
光大银行公布,本年度对科技、环保、便民、制造业、民营企业以及农业相关领域的信贷扶持,将超过公司信贷增长计划的七成。
今年我们将推行更为主动的财政策略和较为宽松的货币措施,宏观调控的强度将有所增强,从而为银行业的成长营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农业银行行长王志恒指出,2025年我们需抓住乡村振兴、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绿色低碳的转型、以及提振消费等战略性的发展机遇,积极发挥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先锋队作用,同时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
专家指出,银行紧密跟随宏观经济的大方向,着力探寻有效的信贷需求,并不断强化金融服务的精确度和适用性,以此确保为实体经济源源不断地输送高效、优质的资金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