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报道,9月6日,以“打造巢穴以吸引凤凰”为策略,广西玉林市在强化产业发展、提升服务水平方面不断努力,旨在促进投资,从而增强经济内部发展动力,实现稳定增长。
新华社记者向志强、黄庆刚
位于广西东部边缘的玉林市,被誉为该省民营经济的标杆城市,其民营经济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高达八成。近期,记者在玉林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该市正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承接来自东部地区的全产业链升级转移,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服务水平,加速项目的落地进程,从而显著提升了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在今年前七个月,全市共签订新项目235项,总投资额高达815.23亿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30.59%。
不少企业订单增长投资扩大
在广西北流泰宏达电子有限公司的厂房里,工人正忙碌地制造着智能机器人、早教机、电子闹钟等电子产品。据公司财务负责人陈良平透露,自今年起,公司订单总额已超过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9.5%。此外,公司已在北流市设立了3个生产基地,并且目前正在进行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车间的装修和扩容工作。
位于广西北流的泰宏达电子有限公司内,工人们正忙碌地制造各种电子产品。(新华社摄影)
记者实地走访了玉州区、北流市、容县等区域,观察到众多民营企业正在进行厂房扩建和生产线升级,同时,一些道路两侧张贴着“广泛招募员工”的广告传单。
在广西容县城区,广西南方黑芝麻食品有限公司的新厂区正在加紧施工。这家以生产南方黑芝麻糊而著称的企业,自今年起推出了芝麻丸等新商品,其产值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该公司还计划通过扩建厂区,对现有设备和技术工艺进行现代化升级。
踏入玉州区仁厚镇的牛腩粉产业园区,一座座厂房巍然矗立,众多企业纷至沓来。这些新厂房系我们自行筹集资金所建,预计国庆节前即可投入使用。“我们公司主要从事米粉加工,近年来发展迅猛,去年的产值已接近1.5亿元。”广西九盛农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余政如此介绍。
统计资料表明,在今年的前七个月里,玉林市的工业领域投资实现了45.2%的增幅,而民间投资的增长率则达到了8.5%。
搭好平台承接产业链升级转移
三月达成协议,五月启动装修,八月正式投产——位于广西(北流)轻工产业园的广西瑞捷金富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子凤向记者透露,公司从深圳搬迁至北流设立新厂,得益于园区提供的标准化厂房,其生产进度显著加快。
为了加速项目的实施并减轻企业的投资负担,玉林市积极推进标准化厂房的建设,以此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入住条件。北流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的主任滕夏表示,北流市去年已经完成了15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及其配套设施的竣工,目前已有75万平方米的厂房被租出。
玉林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与北部湾经济区的交汇地带,其地理位置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该地区创新实施了“工业园区与大湾区专业镇对接”、“专班招商引资”、“以商招商”等多种模式。这些举措旨在围绕5条重点制造业产业链和6条轻工业产业链,于市、县两级进行差异化布局,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并积极引进相关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玉林龙潭产业园区内,华友锂电项目一期厂区热闹非凡,总投资高达1300亿。高精度电子铜箔项目正加紧生产,产品需求旺盛。数千名工人正全力以赴,加速推进其他8个子项目的建设。
玉林龙潭产业园区内,华友锂电项目正加速推进,进展迅速。(图片由新华社记者向志强拍摄)
为了促进入驻企业壮大发展,玉林市在产业链的上下游积极进行招商引资,使得众多配套企业陆续在此安家。以华友锂电、柳钢中金等领军企业为核心,玉林市集中力量发展下游的深加工配套产业,并强化了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截至目前,已成功吸引了12家锂电池新能源领域的下游企业、15家不锈钢精深加工企业以及5家铜箔企业。
优化服务为企业“减负”“输血”
玉林福达国际香料交易市场内,车水马龙,南来北往的车辆川流不息,各式香料从世界各地汇聚于此,进行中转与交易。
福达控股集团在市场建设与运营方面的常务副总经理宋军指出,该市场从征地到投入使用仅花费了一年的时间。目前,在该市场注册的企业与个体工商户中,有高达80%的经营者并非本地居民。
记者获悉,玉林市正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程,积极向粤港澳大湾区学习,以提升营商环境为目标,实施了项目审批的“五项机制”和“五项改革”,同时推行了198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的“跨省通办”,并且着力精简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所需时间。
玉林相关部门亦与众多金融机构携手合作,实施了多项惠及大众的扶持政策,旨在帮助小微企业缓解困境。余政表示,自去年起,公司已成功申请了大约1000万元的“桂惠贷”信贷,此举有效减轻了公司的财务负担。
今年前七个月,玉林市通过“银税互动”项目共发放贷款达64.67亿元,而“桂惠贷”的投放金额高达187.14亿元,“桂惠担”业务实现交易额26.9亿元,同时发行了信用债券3.6亿元,总计帮助超过1.2万户市场主体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