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广场项目弱电工程综合布线交底详细内容

2025-05-31
来源:万象资讯

工程名称

某广场项目

施工单位

某电子

交底部位

施工现场

工序名称

弱电工程综合布线

交底内容:

1)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线缆间不得缠绕、交叉等。

线缆需避免遭受外力挤压,且与之接触的表面必须保持平整与光滑,以防其出现形变或受损。

在布线之前,线缆的两端必须贴上标识,用以标识其起始点和终点,且这些标识必须书写得足够清晰。

直埋保温管技术交底_施工现场弱电布线交底_弱电工程综合布线施工规范

绞合电缆、光缆以及建筑物内的其他弱电线路布设时,需进行分区域铺设,同时确保其间不含有任何接头。

线缆接好后,应确保有足够的余量。在交接间和设备间,对绞合电缆要预先留出长度,通常为0.5米至1米;在工作区域,预留长度通常在10毫米至30毫米之间;对于光缆,在设备端预留的长度一般为3米至5米,如有特殊要求,则需按照设计规范预留相应长度。

6)线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8倍。

②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③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

敷设大对数电缆与光缆若采用牵引方法,必须制作专用的线缆牵引端头。

在布设光缆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光缆盘的旋转与光缆的铺设保持一致,同时,光缆的牵引速度通常维持在每分钟10米的范围内。

布线过程中施加的牵引力需控制在低于线缆可承受张力的80%以内,同时,对光缆而言,瞬时最大牵引力亦不应越过分子的允许张力,而主要的牵引力应集中于光缆的加强芯部分。

绞制电缆与电力线路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需遵守表21-10中的标准,而与其他各类管道的最小安全距离则需参照表21-11的规定执行。

(3)地面线槽和暗管敷设线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敷设管道的两端应有标志,并做好带线。

敷设暗管时,应选用钢管或是阻燃的硬质PVC塑料管。在暗管中敷设绞合电缆的过程中,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保持在25%至30%之间。

弱电工程综合布线施工规范_直埋保温管技术交底_施工现场弱电布线交底

地面铺设的线槽必须选用金属材料制成,且其横截面积的使用率不得超过百分之四十。

敷设钢管的管道设计需注意,不得存在超过两个九十度的弯折,若不可避免,则须增设过渡盒,同时确保弯折处的半径应至少是管道直径的六倍以上。

(4)安装电缆桥架和线槽敷设线缆应符合下列规定:

桥架的顶端与天花板或任何其他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不宜过短,且桥架内部的横断面利用率应严格控制在50%以下。

电缆桥架或线槽内敷设线缆时,若为垂直布置,需在线缆顶部及每隔1.5米的位置,将其牢固地固定在桥架的支撑结构上;若是水平布置,则应确保线缆保持直线,尽量避免交叉,同时在进出线槽以及转弯处的两侧设置固定点。

在布置水平、垂直桥架以及垂直线槽内的线缆时,必须对线缆进行固定。对于对绞电缆,应将其每24根为一束进行捆绑;而对于25对或更多对的主干对绞电缆、光缆以及其他类型的电缆,则需根据线缆的具体类型、直径以及芯数来分别捆绑成束。捆绑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1.5米,且每个绑扣之间的间隔应当保持均匀,同时确保松紧适度。

在竖井中,线缆的敷设需通过明配管、桥架、金属线槽等手段进行,并需遵守相关条款的规定。同时,楼板孔洞的周围需设置宽度为50毫米的防水台,并且洞口必须用防火材料严密封闭。

建筑群子系统在敷设电缆和光缆时,需遵循架空管道、直埋、墙壁明配管(槽)或暗配管(槽)的施工技术。这些要求必须依照国家现行的《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 38)以及《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YDJ 50)中的具体规定进行。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