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宣布,易宝支付因违反清算管理相关规定,被给予警告并处以5000万元以上罚款。 这是迄今为止央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出的最大一笔罚款,超过了此前对通联支付和银联商务的罚款总和。
至于被巨额罚款的原因,央行给出了违反相关清算管理规定的理由。 据《时代周报》报道,易宝支付之所以被罚款,是因为卷入了“二次清理”机构逃亡事件。
此外,这些第三方支付机构还面临金融相互监管下的托管和整改问题。 当前规定的模型绕过了第三方支付。 像易宝支付这样的平台怎么可能愿意这样做。
再加上近期美的等巨头购买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再次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二次清算”机构、共同基金托管模式、牌照价格等成为行业热议话题。
“二次清理”机构何时清理?
据《长江商报》报道,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无证经营大多以“二次清算”公司的形式存在。 目前,我国“二清”企业已超过2000家。
“二次清理”组织到底是什么? 所谓二次清算,可以简单理解为支付机构与商户之间的第三方代理。 原本,交易资金是直接清算给商户的。 在这种模式下,交易资金首先清算给代理商,然后清算给商户。 商人。 通过二次清算,支付机构可以快速扩大特约商户规模,是抢占市场份额的有力武器。 这就是行业二次清算泛滥的根本原因。
自4月份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行动启动以来,第三方支付的整治也令人期待。 央行联合14部委联合印发《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监管表示将对“二次清算”机构开枪。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二清”机构由于无商户准入门槛,近年来商户数量和交易规模实现了大幅增长。 年交易额已达万亿人民币,甚至超过了绝大多数正规支付公司。
厘清“二次清算”问题,需要介绍银行和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撑作用。
首先,我发现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对于商户不存在竞争。 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发展优质商户,第三方支付机构纷纷采取降低刷卡手续费的方式。
银行发现后,并没有采取降低刷卡费用的方式,而是采取了补贴刷卡商户的方式。 只要商户的交易规模达到一定金额,银行就会提供一定的补贴。 于是,双方打响了价格战。
但在价格战中,第三方支付机构实际上无法战胜银行。 因为刷卡手续费对于银行来说是九牛一毛,但是却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入的绝对大部分。 当然,如果第三方机构也使用补贴的话,肯定会处于劣势。
在第三方支付行业,有一条被实践证明的“收入平衡线”。 也就是说,只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规模超过1000亿元,平台才能盈利。 如果规模低于1000亿元,平台就会亏损。 为了增加交易规模,很多交易量不大的机构开始转售支付渠道,相当于利用外包公司帮助其拓展业务。 这些外包公司就是“二次清算”机构。
据网易科技报道,过去,银行向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取的接口费通常是一千、两千。 第三方支付机构向外包机构收取的手续费一般为一千三百五千。 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机构,费用是一百一、一百三或一百五,第三方支付机构赚取差价。
由此可见,这个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有业内人士表示,“只要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生存危机存在,‘二次清算’机构就很难消亡。”
然而,银行业却不这么看。 一位商业银行前高管告诉野马财经,正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野蛮生长,包括不接入云闪付的“二次清算”机构的存在(此前规定需要接入云闪付),而目前存在的政策不合规现象(如接入网联机构)阻碍了银行体系内支付的发展。 目前,银行业信用卡业务受到第三方支付的影响,第三方支付已经到了必须整顿的地步。 “体制内的人受到监督,体制外的人则不受监督。这是不公平的。”
野马财经查阅央行数据发现,2015年信用卡、借记卡发卡量合计4.32亿张,较上年末下降5.05%。 这是信用卡发卡量七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这不得不说与第三方支付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商户来说,“二次清算”机构在法律之外运作,在监管下“捉迷藏”。 一旦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债务纠纷,资金就会被卷走,危及商户资金安全。 。
易宝支付的处罚也显示了监管清理“二次清算”机构的巨大决心。
网贷存管的利息博弈
易宝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网贷领域深耕之后,仍面临着“竹篮打水,血本无归”的风险。
以互联网金融为例。 作为2015年新兴拓展的重点行业之一,易宝支付经过一年的努力,已成功连接数百家互联网金融企业。 互联网金融50强中有20多家是易宝支付。 宝的顾客。
然而,这一切可能会因监管收紧而化为泡影。 目前的监管要求要求网络借贷平台与银行达成托管协议。 目前网贷存管模式有银行直连、直接存管和联合存管三种。 联合存管是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公司推出的联合存管计划。 存管银行开立平台存管账户,负责用户账户监管和资金托管功能,第三方支付作为技术协助,提供资金结算和所需的终端设备。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网络借贷资金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也于8月初向各银行下发,明确银行将提供资金托管。 服务。
具体内容是,在网贷资金托管业务中,托管人应当为客户开立资金托管汇总账户和平台自有资金账户,为网贷机构客户(包括出借人、借款人及其他网上借贷机构)提供服务。贷款机构)。 贷款业务参与者等)在资金存管汇总账户下单独开立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账户,确保客户网贷资金与网贷机构自有资金分开管理,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安全保管。 可以说,上述指引否定了联合存管模式的合规性。
神仙有财创始人兼CEO惠毅向野马财经表示,选择哪种托管模式存在利益博弈。 对于网贷平台来说,直接存管和联合存管没有太大区别,但对于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来说却是一大利好。 直存确定后,第三方支付平台可能会被淘汰。
第三大支付平台却不这么认为。 以易宝支付为例,易宝支付CEO唐斌在回复《时代周报》时表示,由于体制原因,银行的灵活性、服务意识和风险偏好远远落后于网贷公司的需求; 网贷公司也不愿意受到单一支付公司或银行的限制; 同时,网贷企业也希望企业能为他们提供营销、数据分析、风险预警等增值服务。 “所以需要一个连接,将传统金融(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网络贷款、第三方支付)新的关键价值链环节整合起来。而新价值链的形成将伴随阵痛。”
《征求意见稿》尚未最终定稿,一切仍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银监会8月24日正式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也表示,“下一步,银监会将针对第三方信息中介机构制定具体办法”。网贷客户资金托管。” 易宝支付在网贷领域仍有机会。
车牌昂贵且受追捧
目前,各大巨头都在积极涉足支付行业,第三方支付牌照价格不断上涨。 这从最近的几则新闻中就可以看出。
中国支付网8月23日发布公告称,美的集团近期完成对微信中国通富的收购,获得支付牌照。 知情人士透露,交易价格约为3亿元。
8月16日,恒大集团完成对广西吉富通的收购,获得支付牌照。 业内人士透露,收购价格约为5.7亿元。
最高牌照价格应该是土豪雷军定的。去年,小米斥资6亿元收购极飞锐通,只是为了获得支付牌照。
第三方支付牌照已经成为各大公司生态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显得极为珍贵。 但目前经营范围覆盖全国的“裸车牌”报价已达5亿元,而2015年的售价为2亿至3亿元,一年内几乎翻倍。 再加上缺乏审批,第三方许可证已成为稀缺资源。
央行数据回顾显示,2011年、2012年、2014年央行发放支付牌照超过200张,此后牌照发放进入放缓期。 最近的牌照是去年3月颁发的,但只有广东光物电商获得了该牌照。 目前拥有支付牌照的企业仅有267家。
近日,央行正式公布了首批27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换发结果。 支付宝、财付通等27家企业获得换牌资格,但部分支付牌照业务出现萎缩。 。 不过央行也提到,一段时间内原则上不会设立新的机构。
如果想要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看来只能通过曲线救国了。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微信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凤和律师认为,许可证不是特定意义上的东西,它是一种法律许可,而且这种许可不能买卖。 ,但允许通过资产收购、重组等方式发生股权变更。
易宝支付,你为什么不珍惜你的执照呢?
截至发稿,易宝支付尚未回应野马财经的采访请求。
总之,监管加强后,第三方支付的日子可能不会像以前那么轻松了。 在第三方支付行业正规化的道路上,各种体系将会越来越完善。 它与信用卡体系的竞争才刚刚开始,行业并购重组的大戏才刚刚开始。
野马财经是一家专注于金融创新报道的新媒体,涉及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等领域,致力于成为金融领域领先的新媒体机构。 (微信搜索:野马财经,或ID: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