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安全 | 免密码免签证服务,可以设置限额吗?

2024-01-12
来源:网络整理

小额免密码免签证支付的主要风险是卡被盗用的风险。 银行应加强免密免签服务开通提醒,优化结账渠道,提高消费便利性; 金融消费者应强化风险防范和维权意识,关注卡内资金安全,遇到诈骗时积极维权。 挽回损失。

案例故事

云闪付卡默认开通免密免签服务且无法设置限额引发争议

2024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某中心支行接到宋某电话投诉:宋某在A银行办理信用卡,2024年1月19日在百货商店购物时,仅携带信用卡靠近POS,无需输入密码就购买成功,因此对信用卡资金的安全性存有疑虑。 经了解,该信用卡自动开通小额免密码免签证服务,且限额不能调整至100元以下。 因此,宋诉称,A银行在开业时未履行告知义务,侵犯了金融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

免签支付_免签支付通道_免签支付

人民银行某中心支行接到投诉后,立即联系A银行,要求妥善处理投诉。 经查,该行带有“”或“闪通”标识的银行卡均具有小额免密码、免签证功能。 该服务由银联与国内外多家商业银行联合推出。 持卡人在境内指定商户进行300元及以下交易时,只需将银联芯片卡或移动支付设备的芯片靠近终端和“闪付”感应区域即可完成支付。为了消除客户顾虑,A银行信用卡部门联系云闪付,云闪付表示“小额无密码免签”限额不能自行设置,只能关闭该功能。 A银行在征求宋先生的意见后,为宋先生关闭了该功能。

法律分析

默认开启无密码免签证小额支付,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上述案例中,云闪付推出的云闪付卡已默认启用小额免密免签功能,金融消费者无法自主选择小额免密免签额度。 涉嫌利用技术手段强制交易,触犯法律。 金融消费者有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财产安全权,银行未提醒客户开通服务。 因此,“小额免密免签功能是云闪付推出的”抗辩理由并不能免除银行的责任。 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有权了解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

第九条规定:“消费者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说明和明确警示,并说明和标注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式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案例启示

免签支付通道_免签支付_免签支付

补充完善免密码、免签证功能相关规则。

补充完善云闪付卡相关规则。 云闪付推出免密码、免签证服务,提升持卡人用卡体验,考虑到大多数客户的需求。 但也应考虑到不同消费者的金融服务需求,完善相关规则,使消费者在开通云服务时能够使用云闪付。 使用闪付卡时,充分了解免密免签业务的相关服务,赋予消费者充分的自主选择权,避免消费者因免密免签业务自动启动而遭受损失。他们的知识。

银行应严格履行告知义务。 银行在提供免密码、免签证功能时,应切实履行详细告知义务,充分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为有需要的金融消费者提供免密码、免签证服务。 关于银行卡免密码、免签证功能,除在官网公示外,网点柜台办理银行卡申请业务的协议也必须以粗体字明确提示。 并应在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网点自助设备上增设专门页面,明确告知金融消费者,需金融消费者自行选择或同意后方可开通相关业务。 。

(本文首发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24年第10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