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在手,无需输入密码、签名确认。 您只需点击一下即可付款。 它默认启用,并在购物时识别卡,但不识别人。 每天最多可以“刷”3000元……这就是你知道的,这样你就放心了吗?
据云闪付统计,全国已发行“小额免密免签”功能卡超过10亿张。 对于近期备受争议的“免密免签小额”功能,26日,记者进行了专访。
免密码免签证功能默认开启。 “卡主”的决策权从何而来?
“小额无密码免签证”功能()推出一系列报道后,不少消费者留言反映:
“不用输入密码、不用签名就可以购物,我怎么不知道我的银行卡默认有这个功能?” “我办卡的时候没有提醒,这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不尊重!”
针对消费者的反馈,记者在多家银行进行了测试。 结果显示,无论是在柜台人工办卡还是自助发卡机办卡,他们都没有收到任何主动指示,包括口头或书面形式。 暗示。
近日,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微信支行,记者要求在柜台办理云闪付卡。 整个过程中,银行柜员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双免”功能的提醒。 一张包含三张卡使用协议的纸上,质量合同中并没有任何关于“双免”功能的暗示。 最后,当记者办卡后反复询问“有什么需要提醒您的吗”时,柜员似乎“恍然大悟”,说道:“有件事是不需要密码、不需要签证的。”少量...”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建设银行微信支行自助发卡机的操作中。 尽管在办理新卡的过程中,银行工作人员多次协助办理指纹解锁、拍照认证等手续,但他们也没有向记者发表任何相关言论。 “双免”功能风险提示。
对此,云闪付认为,默认启用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并不是对客户知情权的不尊重,而是因为这是云闪付标准下银行卡的基本功能,与云闪付标准不符。与银行卡跨境支付。 消费和插卡取款等功能是一样的。 不可能将银行卡的每一个功能都加载到合约中。 根据国际惯例,云闪付在启动各项功能时不能要求持卡人签字确认。 云闪付负责人认为,这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新功能”,因此默认启用并不存在不尊重用户知情选择权的问题。
专家表示,这无疑是一种“诡辩”。 默认开启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实际上也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权。
云闪付和银行都想“甩锅”吗?
即使是“基础功能”,云闪付是否有义务提醒消费者免密码、免签证支付场景下的刷卡风险?
对此,云闪付认为,虽然小额免密免签业务是云闪付标准下银行卡的基本功能,但云闪付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对持卡人权益的保护。小额双免业务开始。 并通过业务规则明确发卡银行应将小额双免业务告知持卡人,保障持卡人的选择权和知情权。 以中国银行为例,《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城借记卡章程(2017年版)》第十二条规定,长城借记卡默认启用密码——免费免签名小额快速支付服务。 小额免密码免签证服务实行限额管理。 持卡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修改交易限额或关闭此服务。
不过,针对记者常见的“不提醒、不通知”情况,云闪付表示,云闪付作为银行卡协会,与用户没有直接接触。 云闪付只能督促银行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尽力而为。 通知业务,但由于各家银行的操作流程不同,通知的效果也不同。
默认启用并提高限制后,谁负责通知? 记者咨询多家银行客服时,均得到类似答复:该功能由云闪付芯片卡本身提供,银行只是按照规定发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员工向记者“抱怨”:
“柜员在为客户办卡时要承担很多营销任务,还要关注一系列的操作流程问题。一般情况下,用户不询问我们是不会主动告诉我们的。” ,因为有太多的话要说。”
有银行柜员认为,云闪付默认开启“双免”功能,但最终银行在办卡时却被要求告诉别人“该功能默认开启”,导致银行被骂,“银行不会为此承担责任”。 。
赔偿有上限、有时间限制,但你就是不想“说空话”?
据测算,目前约有10亿张银行卡因免密码、免签证功能而面临风险。 而免密免签证功能一旦被盗,如何赔偿?
对于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云闪付表示,设置了专门的赔偿机制,即云闪付可以在银行卡挂失前72小时内对被盗资金的损失进行赔偿,最高赔偿额每人每年补偿不超过3元。 赔偿一万元。
对此,消费者并不“买账”。 不少消费者留言表示,风险赔偿不应该有上限,更不应该有时间限制。 此类服务有类似的例子。 虽然在这种场景下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并未默认启用,但它们都“足够风险”覆盖底线,并且赔偿没有上限。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旦发生欺诈行为,可以向用户作出无上限、无追诉时效的赔偿承诺。
对此,云闪付给出了这样的回应:
“我们更喜欢踏踏实实做事,而不是喊着‘你敢出钱我就敢赔你’这样的口号,然后就完事了。”
也有网友担心,信用卡被盗的风险不仅来自于卡的丢失或被盗,还来自于持卡人在没有主观意愿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卡。 “本来我以为银行卡购物需要密码,结果孩子拿了我的卡直接刷卡购物。我去商家时,他们让我自己去报案,银行不是吗?”在这件事上有什么责任吗?”
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支付行业业内人士判断,云闪付在补偿机制上设置重重障碍,主要原因是对“双免”功能的安全性缺乏信心。
有业内专家认为,应取消默认激活的“双免”功能,将知情选择权还给用户。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天勇建议,对于默认开启相关功能的老用户,从保护用户、云闪付和银行合法权益的角度考虑应先关闭该功能,然后以适当的方式告知用户。 获取用户后 获得明确授权后重新启用“双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