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众多上市公司保险公司纷纷公布了第一季度的经营成果。整体而言,市场的不稳定性对多数保险公司的业绩产生了压力,然而,分红保险(简称分红险)的转型以及多元化销售渠道的构建已展现出初步成效,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自去年8月份,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完善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其中首次提出了“构建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联动及适时调整的机制”。自此,众多保险公司纷纷加速了对产品业务转型的战略部署。在保险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人寿”)在行动上表现得尤为敏捷。
中国人寿在其2024年的年度报告中指出,公司不断扩充针对各类客户群体的分红及浮动收益类产品线。据一季度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的浮动收益业务在首年期交保费中的占比显著增加,较上年同期上升至51.72%。此外,该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在第一季度内净利润、新业务价值、总保费等关键财务指标均实现稳定增长的上市保险公司之一。分红型保险成为推动业务发展的强劲动力,对其转型策略进行深入剖析,同样能为当前面临压力、努力前行的保险公司带来突破困境的新视角。
多元化产品矩阵满足市场需求
优质的产品构成了业务成长的基石,同时也是中国人寿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的动力所在。在进入新千年之际,中国人寿推出了其首款分红保险产品。自那时起,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公司持续深入挖掘并拓展国内分红保险市场,不断扩充了涵盖各类客户需求的分红年金保险、养老年金保险、两全保险以及终身寿险等多元化产品线。截至2025年4月,开发完成的分红型保险产品种类已超过140种,通过形态多样的分红型保险产品矩阵,全面满足了客户在其生命周期中的各种需求。
中国人寿的分红险产品在保险期间上种类繁多,交费方式也极为丰富。它涵盖了生存、身故以及全残等多种保障责任,能够很好地满足教育资金储备、养老规划、资产配置、财富管理和风险保障等关键需求。这些产品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进行了精心设计,旨在满足他们的个性化期待。
为了有效助力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该公司在个人养老金体系内推出了多款分红型保险产品,从而为顾客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国寿鑫耀呈祥年金保险(分红型)是一款产品,它不仅可在个人养老金制度内外销售,还包含了特别生存金、年金、满期保险金以及身故保险金等责任,旨在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在财富管理和养老保障方面的需求;此外,投保人还能按照合同约定获得红利分配,依据投保时所选的红利领取方式,享有保险公司分红型保险产品的收益分配权益。
“服务+队伍”支撑业务快速转型
为确保分红保险业务的持续高水平发展,众多保险公司正加快构建与自身运营需求相契合的辅助体系,特别强调对渠道运营效率以及综合服务能力的核心领域进行优化提升,中国人寿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分红险等产品的保险收益存在波动性,销售团队需详尽阐释并提醒潜在客户相关风险,科学指导客户对收益的合理预期,挑选合适的产品进行投保,这对销售团队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提出了较高标准。中国人寿近年在个险渠道营销体系改革方面不遗余力,其现有团队正坚定不移地践行“客资建队伍”的经营策略,不断优化以客户为核心的个险经营管理架构,销售团队也在持续向专业化、职业化、综合化方向转型,同时,新型营销模式“种子计划”的布局正稳步推进。这些重要措施确保了该公司在保险代理人整体人力规模持续减少的背景下,销售团队的核心力量得以保持稳定,同时为分红保险业务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加强团队建设之外,服务质量的优劣同样成为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的重要参考因素。在备受市场瞩目的“保险与养老相结合”领域,中国人寿正稳步推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供给,加速在关键战略区域的布局步伐。公司不仅积极推进CCRC养老社区、城心养老公寓、康养旅居等三大养老产品线的落地实施,而且在15个城市成功布局了18个机构养老项目。此外,还推出了三款“随心居”旅居产品,并致力于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探索,以满足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公司在深入挖掘大健康及大养老服务领域的创新潜力,同时也在不断为保险业务的拓展提供动力和支持。
此外,分红险的收益波动与保险公司投资实力及其投资回报紧密相连。中国人寿,作为我国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恪守资产负债平衡原则,秉持长期投资、价值导向和稳健经营的理念,坚守战略定力,从跨周期的长远角度出发,精心进行资产配置管理,其投资业绩在近年里持续呈现出积极趋势。今年第一季度,该企业累计获得了537.67亿元人民币的总投资回报,其投资回报率达到了2.75%;此外,企业的净投资收益为442.47亿元人民币,净投资回报率则为2.60%,这一成绩在行业内位居领先地位。
构建公司客户“双赢”业务模式
近期,市场利率经历了一系列波动。在4月21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召集了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2025年第一季度的例行会议。会上,专家们提出,目前针对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研究数值为2.13%,这一数值比之前下降了21个基点。
利率中枢的下调导致国内保险业整体承受着保险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的压力,这一现象促使业界普遍认识到,推动产品向转型升级方向发展,拓展浮动收益型保险业务,已成为行业内的共识。与此同时,分红险作为一种人身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会将其实际经营成果超出定价假设的盈余,按照既定比例分配给保单持有人。在目前资本市场持续向好的大背景下,消费者们也相对更容易实现较为可观的长期收益。
自2024年起,中国人寿不断促进旗下产品和业务的多样化进程,这涵盖了形态、期限以及成本的多样化,特别是对浮动收益类产品的推广力度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公司的业务形态已得到显著拓展,浮动收益类产品和业务在整体中的比重也在迅速增加,转型成果显著。在3月份的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总裁利明光如此阐述。
展望未来市场,众多保险公司正逐步调整其产品组合,转向分红保险领域。一些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透露,他们计划将分红保险的保费比例提升至50%或更高。从长远角度分析,采用“固定收益与浮动收益相结合”的分红保险产品,有望成为人身保险公司集中精力发展的重点,并有望构建出保险公司与客户双方都能获得利益的业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