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微信小程序上线,它会带来颠覆性改变吗?

2025-06-12
来源:万象资讯

1月9日,微信小程序正式推出。相较于APP,小程序的首页设计更为简洁,着重展示核心功能。部分用户反映,他们已经迅速删除了一些使用频率较低的APP。然而,小程序是否能够像十年前的新产品那样引发颠覆性的变革,这仍需时间的检验。

微信小程序是什么?

张小龙,微信的创始人,曾这样阐述:微信小程序是一种相较于我们目前所拥有的各类应用程序,更具灵活性,且更容易获取的新形态。

小程序有4个特性:无须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须卸载。

微信小程序可以做什么?

经过整整一年的翘首以盼,2017年1月9日的凌晨时分,这款小程序终于揭开了它那神秘的面纱,正式与公众见面。

微信小程序推广海报

小程序一经正式投入使用,用户便能够通过扫描二维码、搜索等多种途径,亲身体验到开发者们精心打造的应用程序。

用户一旦将微信升级到最新版本并尝试过小程序,便能在“发现”界面找到小程序的标签页,然而微信并不会在这一区域向用户推送小程序。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小程序具备将内容展示于聊天界面顶部的特性,这一功能使得用户在操作小程序时能够迅速返回至聊天场景,同时,在聊天界面也能轻松进入小程序,从而实现了小程序与聊天功能之间的流畅切换。

微信小程序展示的位置

用户使用过的小程序,将以列表的方式呈现在小程序TAB中。

小程序列表

如此前微信团队介绍的一样,小程序可以分享至对话。

“自选股”小程序分享展示

微信小程序功能对比APP_桌面手机小程序开发_微信小程序特性

安卓版用户还可将小程序添加快捷方式至桌面。

根据试用效果分析,该小程序运行表现良好,同时,开发者对其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比如猫眼电影就推出了小程序体验大礼包。

经过试用自选股、美团外卖、猫眼电影、滴滴公交查询等几个小程序,我明显感觉到,开发者在小程序中保留了APP的核心功能,而对于其他一些功能,则选择了舍弃。

滴滴出行的小程序只保留了打车服务,与此同时,APP中包含的地图导航、出行方式挑选、用户界面设计以及商城购物等众多功能则被完全移除。

滴滴出行小程序界面

自选股小程序在保留APP主要功能方面做得较为全面,只是将“资讯”板块独立出去,继续保留了自选、行情、设置等核心功能。此外,它还提供了与APP相同的股价提醒服务,并支持分享股票详情页面,当好友点击查看时,能够实时获取股价信息,整体使用感受相当完善。

左为自选股小程序界面,右为自选股APP界面

微信团队之前所提及的公众号关联特性,如今在公众号的主页上已清晰展现。

在公众号的主页上,若已开发小程序,用户便能直观地看到这些小程序,并通过点击直接进入。得益于同一账号体系的优势,公众号的粉丝能以较低的成本转变为小程序的使用者。

左为公众号介绍页;右为公众号主体开发的小程序

针对那些意图将公众号转化为产品的团队来说,小程序及其与公众号的整合使用能够显著降低开发费用和引流成本。同时,这也为内容创作者们提供了一种优质的内容产品化手段。

结合体验及此前微信团队的介绍,小程序规则已经清晰。

微信小程序不提供的功能

1.小程序在微信没有集中入口。

2.微信不会推出小程序商店,也不会向用户推荐小程序。

3.小程序没有订阅关系,没有粉丝,只有访问,只有访问量。

4.小程序不能推送消息。

5.小程序不能做游戏。

微信小程序提供的功能

桌面手机小程序开发_微信小程序特性_微信小程序功能对比APP

小程序页面功能介绍:此功能允许用户分享现有信息,比如股票页面,当好友点击打开后,他们将直接看到股票的最新动态,无需重新启动小程序即可浏览。

2.对话分享:可以分享到对话,支持分享给单个好友及微信群。

小程序支持搜索功能,不过微信对其搜索权限进行了严格限制,目前用户只能通过小程序的名称或品牌进行直接搜索。

在小程序与公众号同属一个开发主体的条件下,我们提供小程序与微信公众号之间的相互连接服务。

线下扫码功能旨在向用户展示周边存在的小程序,用户可通过此方式便捷地使用小程序,这一做法正是微信所推崇的接入途径。

小程序可进入挂起模式,类似于多窗口操作,用户可将小程序暂时搁置,转而处理其他事务。待需使用该小程序时,能够迅速唤醒,并恢复至初始界面。

通知信息:商家有权向已享受过服务的顾客推送预设的短信,顾客则可在应用内与客服进行交流,此服务涵盖文字与图像,旨在有效解决顾客与小程序之间的沟通难题。

历史记录中,用户曾使用的各类小程序将被收录,以便于用户在下次访问时能够便捷地找到并再次使用。

微信小程序会带来什么?

由于追求早期流量收益的考量,外界对小程序充满了高度期望。然而,在2016年12月28日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发表了一场演讲,其中所提供的回应或许会让某些人感到些许失望。

众多人士目睹微信小程序内测启动,纷纷建议抓住流量机遇,然而遗憾的是,公众号在微信平台中并无明确入口,小程序亦然。

这样的部署,源于张小龙对小程序应具备职能的理解,而这些职能的确定,又建立在他对网络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入思考之上。

在微信公开课PRO版的演讲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张小龙将大部分时长投入于讲解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方向、小程序的功能特点及其定位,以及为何要开发小程序,而不是仅仅告知听众:小程序的规则有哪些,以及他们应该如何去制作小程序。

在张小龙看来,移动互联网的下一站是“唾手可得”。

在设想中的那个虚构的将来,智能眼镜中的应用程序将呈现出全新的样子,与当前手机上的应用截然不同。这种形态是真正的所见即所得,我所说的所见即所得并非指在PC时代我们在绘制图形或用户界面时所见即所得,而是指我们所看到的每一个具体事物,都蕴含着相关信息,并内含了对这些信息的处理过程。”

张小龙阐述了他对未来应用程序形态的期望:它们将无所不在,人们可以随时便捷地访问。

实际上,微信小程序的功能配置充分展现了这一理念,例如,它能够向用户展示周边存在的小程序,借助二维码这一渠道,消除了小程序与线下服务之间的隔阂。通过线下二维码的应用,实现了应用程序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愿景。

业界知名的信息技术评论员指出,小程序的接入点并非局限于微信平台,它们实际上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例如,医院挂号所使用的小程序便直接在医院内部。微信正致力于实现“一种生活方式”的宏伟愿景,将多样化的接入途径分布至各个生活场景之中,以此扩展微信主程序的版图,进而让微信的想象力和应用范围变得更加宽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