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分手后支付宝款项起纠纷,法院审理查明转账背后真相

2025-06-15
来源:万象资讯

基本案情

刘某与张某原本是一对恋人,在相恋期间,刘某向张某透露了自己的支付宝账户信息,包括账号和登录密码、支付密码,张某便开始利用这个账户进行支付。然而,两人并未步入婚姻的殿堂。到了2023年11月,他们结束了关系。由于刘某平时并不常用支付宝,因此他并未更新自己的支付宝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刘某在登录自己的支付宝账户时,意外地发现账户余额有所下降。经过一番调查,他了解到这笔钱是被张某擅自从他的支付宝账户中转走,转移到了张某的支付宝账户。基于此情况,刘某决定提起诉讼,要求张某归还这笔钱。然而,张某对此进行了反驳,声称他之所以会登录刘某的支付宝,并将相应金额转到自己的账户,是因为刘某在2023年8月向他借的钱尚未归还。

法院审理后认定,张某擅自登录刘某的支付宝账户,将账户内资金划拨至个人支付宝账户,此行为有支付宝转账的电子凭证为证,且张某本人亦对此予以确认,证据确凿。然而,张某提出抗辩,称刘某于2023年8月向他借款至今未还,但未能提供相应证据,法院对此不予认可。张某辩称,将刘某支付宝账户中的资金转入自己账户是为了追讨借款,但此说法缺乏充分证据,法院未予认可。因此,法院认定张某无法律或合同依据获取刘某的资金,属于不当得利。鉴于刘某提出返还请求,法院决定予以支持,并最终判决张某须退还刘某5万元。

典型意义

张赞斌

城区法院

北石店法庭庭长

_ 恋爱分手支付宝财产纠纷 _支付宝转账转错了

经济发展推动了时代的进步,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我们的支付手段也日益简便,微信扫码和支付宝扫码支付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恋爱的旅程中,表达爱意的方式丰富多变,一方往往会在日常生活中为对方承担小额的花销,支付餐饮、娱乐等费用。有时,为了进一步表达对对方的深情与信任,他们甚至会透露自己的银行卡信息、微信或支付宝的账号密码,甚至设置支付密码,并允许对方开通亲密付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以传达情感的手段丰富多彩,然而,所谓的“无私奉献”实则可能潜藏财产和法律上的隐患。恋爱关系结束后,此类问题往往演变为财产纠纷。法院在审理此类财产返还案件的过程中,不断向恋爱中的当事人发出警示,强调他们在处理财务问题时需保持谨慎,并需充分认识到亲密关系中存在的财产风险。恋爱关系存续期间,共享的密码往往被视为一种“授权”象征,然而,一旦分手,若其中一方仍继续使用该密码来操作对方的账户,这种行为就可能触犯侵权法律。分手之后,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主动提供密码的那方应当立即更换自己的密码,以防遭受财产损失和情感伤害。同时,另一方也应当保持理智,不应因个人情感纠葛而采取侵权举动。

晋城市城区人民法院

官方公众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