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近期推出了一款名为蜻蜓的刷脸支付设备,众多用户对此感到困惑,接下来,我们就共同来探究这一现象。
支付宝蜻蜓发布是怎么回事 蜻蜓智能刷脸支付功能亮点一览
12月13日,在支付宝于上海举办的开放日活动中,该公司正式发布了一款创新型的刷脸支付设备——“蜻蜓”,此举使得刷脸支付技术的接入费用大幅减少,降幅高达80%。从今往后,无论是大型医院、连锁超市、餐饮场所、知名品牌的零售店铺,抑或是街头巷尾的便利店、夫妻店,甚至是菜市场,消费者均可通过刷脸实现支付。
“蜻蜓”的形态宛如一盏台灯,不过其“灯泡”部分已被一块面积相当于书本的刷脸显示屏所替代。将其连接至原有的收银设备,并安置于收银台之上,便能够实现刷脸支付功能。商品确认完毕后,屏幕上的摄像头便会启动。若用户已在支付宝上完成了刷脸支付授权,只需将面部对准摄像头,系统识别成功后,输入手机号码便可实现刷脸支付。若用户尚未设置刷脸支付,屏幕将提示用户是否需要设置,或者可选择“扫一扫”或现金等支付方式。自然,即便消费者最初并不打算采用面部识别支付,他们依然可以继续使用传统的结账方式。
支付宝物联网部门负责人钟繇指出,在具体应用场景中,“蜻蜓”功能允许用户省略输入手机号码的步骤。例如,用户常去的健身房、便利店等场所,系统会利用智能算法,让消费者能够直接通过刷脸完成支付。此外,相较于传统的“扫一扫”方式,刷脸支付还能有效解决手机遗失、电量不足等情况下,如何便捷支付的问题。
他还透露,选择在开放日上推出“蜻蜓”这款产品,旨在借助它让更多商家能够体验到刷脸支付这一前沿技术。“蜻蜓”体积小巧,仅为原有自助刷脸机器的十分之一,安装简便,无需对商家现有的erp系统进行任何改造。然而,其搭载的刷脸识别技术更为尖端,运用了3D结构光摄像头,识别速度更快、准确性更高;并且对智能引擎进行了升级,使得用户在频繁光顾或熟悉的环境中,无需输入手机号码即可轻松完成支付。而且,“蜻蜓”的刷脸屏幕还能作为电子海报使用,在不进行刷脸支付时,可根据商家的需求播放动态广告。
支付宝最新推出的刷脸支付设备,其外观设计犹如一面化妆镜,然而,与传统的化妆镜不同的是,它将镜面替换为了用于刷脸识别的显示屏。实际上,在2015年的汉诺威电子展期间,马云便现场展示了支付宝的刷脸支付功能,这标志着该技术的首次公开露面。随后在2017年,支付宝正式开始在实体场景中部署刷脸支付服务。如今,支付宝正式推出了刷脸支付专用设备,这进一步证实了刷脸支付技术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实际上,自从刷脸支付技术问世以来,众多商家便察觉到“以貌取物”的消费模式相较于“扫码支付”更具吸引力。
支付宝IoT事业部总经理钟繇在介绍时提到,此次推出的全新刷脸支付设备“蜻蜓”相较于以往产品实现了全面升级。据悉,“蜻蜓”的外观设计类似台灯,其“灯泡”的位置被一块书本大小的刷脸显示屏所取代。将此设备连接至人工收银机并置于收银台上,顾客只需对准摄像头,即可迅速完成刷脸支付操作。蜻蜓体积小巧,仅相当于自助收银机体积的十分之一,安装过程简便,实现即插即用。此外,它无需对商家的ERP系统进行任何改造,有效降低了商家的使用成本。同时,设备配备3D结构光摄像头,识别速度和准确性均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它还拥有深度学习能力,使得用户在常去的商铺支付时无需输入手机号码,极大提升了支付效率。
当然,若你希望尝试人脸识别支付,首先需确保你的支付宝账户中已成功开启了人脸支付服务。
目前的数据分析显示,有六成的手机支付操作是通过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的,这表明生物信息识别技术已逐渐成为支付领域的常态。在国内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作为领军企业,其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更是不断深入。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物联网的迅猛发展,未来的支付方式相较于现在无疑将迎来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