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门组织全国创建文明网站活动,互联网法律知识普及月同步启动

2025-06-16
来源:万象资讯

新华网北京9月29日电,中央文明办、中央外宣办、工信部、公安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七部门联合发起的全国性“文明网站”创建行动,受到了互联网行业的广泛支持。据悉,全国各地的网站均设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详细的创建计划。全国创建“文明网站”活动已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推开,进展良好。

学法律 明责任:普法活动增强互联网从业人员法律意识

缺乏规则,则难以形成秩序。互联网相关法律规范为网站确立了诸多合法权益,同时明确了网站在维护互联网秩序和促进其健康发展方面的职责。

9月1日举办的互联网法律知识普及月活动,作为“文明网站”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国互联网行业在法律学习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此次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旨在增强互联网从业者的法律意识与素养,推动互联网站点遵循法律法规进行运营和管理,同时促进广大网民学习法律、了解法律、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

自活动启动至今,众多省份及逾百家新闻平台热切投身于普法推广,其中不少平台依据自身特色,精心策划并实施了别具一格的普法教育项目。

新华网召集全体员工开展了互联网法律知识的专项培训,同时,通过组织考试和竞赛等多种方式,对培训成效进行了严格的监督和评估。

中国网络电视台在微博上举办了“我为普法知识出题”的专题活动,号召众多网民针对互联网相关法律知识进行题目设计,并鼓励他们参与答题,以此营造出一个积极学习网络法律知识的良好环境。至9月27日晚上22点为止,这一活动已经收集到了1077条微博。

光明网向每位编辑派发了《互联网从业人员法律知识读本》,并督促全体员工阅读,撰写阶段性总结,同时进行考核。另外,为了提高员工对普法活动的重视程度,网站内部对部分违法转载内容进行了清理,并开展了专项检查。

全国文明网站创建活动_互联网法律知识普及月_全国文明网站建设

海南与福建等地区主动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其中海南天涯社区以及海南在线新闻中心分别分期分批安排新闻编辑团队参与网络法治知识的学习与教育活动。

天津市众多网站大力推广“倡导文明网民、建设文明网站、提倡文明言论、营造文明网络空间”的宣传教育活动,并强化对网站工作人员的教育与管理,严格执行新闻发布流程,坚决抵制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现象。广西超过30家网站、广东8家网站以及贵州省内多家网络媒体共同签署了“积极创建文明网站”的倡议书。

……

全国创建“文明网站”活动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透露,为了更有效地推广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普法推广活动计划一直持续至十月的下旬。众多网站将围绕普法这一核心主题,举办具有各自特色、积极健康且内容丰富的普法活动,致力于打造一个文明和谐的网络空间。

建专题 开微博:多种形式让创建活动落实处见实效

每家网站均参与了活动的创设,并最终将享受网络文明的果实。自“文明网站”创建活动启动以来,众多网站充分利用网络之便,通过多样方式,以具体行动促进了自身文明建设的进程。

新华网与中国文明网设立了“全国创建‘文明网站’活动”的官方平台,该平台致力于全面报道各地网站在创建“文明网站”过程中的进展情况,搜集并整理各网站结合自身特点实施的各类创建活动信息,以此促进全国范围内“文明网站”创建工作的稳步推进。官方平台特地设立了“文明网站”的新华微博账号,此举措旨在便于公众分享和交流法律知识学习体会,进而显著提升了创建活动的普及范围及民众的参与热情。

截至目前,人民网、新华网等16家国家级新闻网站以及31个省级行政区的众多新闻网站均推出了“文明网站”创建活动的专题报道,设立了与法律法规相关的主题页面,并且引导新闻工作者参与了网络法治知识的学习教育活动。

全国文明网站建设_全国文明网站创建活动_互联网法律知识普及月

新华网坚持“以高品质的网络文化占据网络思想文化领域,从而有效压缩不文明网络行为的生存空间”这一信念,近期增强了与民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热点话题报道,主动呈现民众日常生活的亮点,赞颂群众身边的优秀人物的平凡善行,致力于打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此外,新华网在首页的显眼区域,采用红色字体特别设计了“打造文明网站”的专题入口,并集中展示了创建活动的最新进展情况。

新浪公司举办了自律专员成立一周年的座谈会,同时发布了《新浪与自律专员共同促进网络文明建设倡议书》。未来,公司计划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自律专员团队,使之成为一项常规的第三方监督机制,助力打造文明网站。

在线谈 专家析:系列网络访谈节目成普法学习园地

在互联网法律知识普及月活动期间,众多法律和互联网领域的专家们纷纷踏入网络访谈的殿堂,他们与众多网友及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进行了线上互动,对相关的法律条文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和剖析。

周汉华,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作为首场访谈的特邀嘉宾,现身新华网,与广大网友就“互联网隐私权保护”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在长达一个小时的访谈中,周汉华研究员对网络隐私权的定义、哪些行为可能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微博平台侵犯隐私权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法律对媒体披露信息的限制等众多焦点问题进行了逐一的、详尽的阐释。

北京市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的李德成律师就“网络版权保护”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的李欲晓院长也就“网络安全”等关键问题接受了人民网、新华网以及中国网络电视台的在线采访。

系列访谈深受众多网友,尤其是网站从业者的好评。“这些访谈极具针对性,”中国平安网的一名编辑表示,“专家们通过实例,深入浅出地进行了阐释,使我们掌握了相关法律法规的核心内容,今后在工作中遇到需要时,可以迅速查阅并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举办“互联网法律知识普及月活动”,通过组织一场互联网法律知识竞赛,来评估法律知识普及活动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以树立榜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