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正逐步加强对公众号“软文”的规范管理。
界面新闻报道,近期在众多发布推广内容的公众号文章中,微信平台已开始弹出提示,告知“该内容可能含有未经审查的第三方商业推广信息”。用户在核实信息后,可自主选择继续阅读文章或选择退出。
并非所有包含营销信息的微博都配备了相应的弹出提示。一位与微信关系密切的知情者向界面新闻报道:“是否属于营销性质的内容,需依据具体内容表述来判定;对于涉嫌违规的判断,都会有专人进行人工审核,并且还设立了申诉渠道。”
微信此举早有预兆。
今年四月,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颁布了《微信公众号营销内容合规规范的通知》,规定公众号运营者必须对发布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在推销商品或服务时,若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并附有购物链接等购买途径,必须明确标注“广告”二字。
一个月过后,微信官方再度发布通告,指出公众号的运营者若采用与第三方商家合作推广商品或服务,包括添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在内的商业合作营销活动,必须于2023年6月30日之后,通过腾讯公司的官方广告发布渠道进行推广,即所谓的“互选广告”模式。若这些内容未通过腾讯官方的广告平台发布,相关内容以及账号将依照平台运营规范和相关规则受到限制。
在互选广告模式中,广告主和流量主完成身份验证后便能够进入互选页面,此时,广告主可挑选合作方式、选定账号类别或直接搜索特定账号名称以进行广告投放;而流量主只要粉丝数量超过500人,就有资格加入互选平台。从6月1日开始,互选广告合作将收取5%的服务费用。然而,微信尚未对外公布腾讯官方广告平台的入驻现状。
自媒体从业者指出,当前实施的整治举措并未造成显著负面影响。显著的变化在于,广告投放方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广告时,必须通过微信官方平台进行订单操作,这无疑提高了与内容创作者的交流成本。此外,额外收取的服务费用,主要还是由广告投放方承担。
据他透露,微信对于含有购买链接的推文审查相当严格,目前其旗下的公众号投放广告均需通过官方渠道进行下单操作。
该消费电子品牌的媒介投放负责人表示,目前尚未观察到针对纯文字广告的严格限制政策,且该品牌尚未加入互选平台。